對浙江桐廬人來説,5月6日很特別:73年前的這天,桐廬解放了。
2012年,這一天被賦予新的內涵——“桐廬百姓日”。
在“百姓日”期間,有人走進了縣政府大院,有人登上了廣場大舞臺,有人獲得了額外的假期,有人收到了驚喜大禮包……
10年來,“桐廬百姓日”早已成為溫暖幸福的代名詞,在桐廬百姓心中生根發芽。
幸福是可觸可感的民生實事
幸福是什麼?一句話,各有各的幸福。
在市民代表夏柏松看來,幸福是政府打開大門擁抱群眾,俯下身子傾聽最基層的聲音。
學府小學學生家長盧群告訴你,幸福是一個書包、一套文具,這是縣委、縣政府對教育的重視,更是對少年兒童的關心,讓學生家長倍感幸福。
環衛工人褚阿娣説得挺實在:幸福是放一天假,政府請大家免費遊覽大奇山景區,到桐廬劇院觀看“歡樂大舞臺”總決賽,在親水準臺與“馬術”騎手親密互動……
從2012年到2021年,“桐廬百姓日”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提升,形成了社會共參與、政民齊互動的良好態勢,歡樂、喜悅成為“百姓日”不變的主旋律——
這一天,無論在縣城還是在鄉村,無論是常規動作還是自選動作,桐廬百姓是最閃亮的主角,桐廬大地處處洋溢著幸福的笑臉。
這一天,就業紅包、升學紅包、桐君山永久免費開放……一系列惠民措施出臺和精彩活動相繼上演,從不同角度向全縣人民展現不斷進步、持續發展的新桐廬,也讓百姓收穫了更多獲得感。
這一天,一種由歷史變遷中衍生而來的幸福感、歸屬感,集中迸發、如花燦爛,並催生出新的期盼、新的動力,激勵著桐廬人走向新的未來。
並非“熱鬧一下就過去,歡樂一天就結束”。借由“百姓日”的惠民措施,桐廬探索的是民生為本的長效機制。通過“節日”的形式,桐廬實現了“小財政”到“大民生”的轉變。2021年,民生支出51.21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3.6%。
幸福需要不斷刷新。近年來,桐廬不斷提升優質公共服務,有序推進各項民生實事工程落實,如老舊小區改造、智慧陽光廚房建設、微型養老機構建設等民生“小事”,點滴積累,讓居民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幸福是美麗經濟的華麗轉身
幸福是桐廬越來越美,老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在青山綠水間邁上共富路。
十年春風化雨,已連續舉辦十屆的“桐廬百姓日”,早已超出一般節日的概念,成為提升百姓獲得感、增強社會凝聚力的平臺,更是桐廬對共同富裕的上下求索。
實現共同富裕,在桐廬是可觸可感的奮鬥目標。
産業興帶動群眾富。近日,我縣一季度經濟運作數據出爐,全縣地區生産總值93.6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5.8%。在經濟運作平穩區間內,居民收入較快增長。一季度,全體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7566元,同比增長5.7%。
一連串亮眼數字,進一步拉近了桐廬百姓與幸福的距離。
今年以來,桐廬更是聚焦“優資興業、聚人興城、強産興縣”戰略,實施産業躍升行動,堅持“製造業優先、三次産業融合”發展,加快美麗事業向美麗産業轉變。
産業高品質發展的目的,歸根結底還是為了千方百計增進民生福祉。
“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在桐廬的鄉村,堅定不移“興産業”,持之以恒“美環境”,創新賦能“善治理”,扮靚環境增面子、做活産業鼓袋子、涵養新風補裏子,讓一個個美麗鄉村成為“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悠悠鄉愁”的好地方。
“靠著綠水青山,就能賺錢,真正實現了鄉村美麗風景向‘美麗經濟’的轉變。”百江鎮聯盟村榔樹下精品民宿主姜利永在家門口迎來了“事業第二春”。如今,越來越多走出農村的青年一代選擇回鄉創業,讓原本寂靜的鄉村與青春活力交織交融,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雙向轉化。
就在前不久,一則好消息傳來,我縣7個共富村、2條共富帶、1個共富聯合體入選杭州市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公佈全市首批共富村、共富帶、共富聯合體名單。這是一份榮耀,更是向全縣百姓交出的高分答卷。
只有黨委政府與老百姓“零距離”,縣域發展才有“凝聚力”,才能跑出“聚人興城”的“加速度”。
“我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掃碼查看了就業碼,並預留了就業資訊,沒想到這麼快就幫我找到了心儀的工作。”日前,剛畢業的大學生俞超在縣人社局和鄉鎮工作人員的幫扶下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
聚人興城是發展的核心。“共桐富裕”就業碼、“雲上線下”招聘會、“進村入戶”直通車……今年初,我縣創新開展“共桐富裕”就業民生保障百千萬工程,徵集750家企業崗位1.8萬個,開展新春人力資源交流系列活動30場,收集人力資源資訊7000多條,實現就業6200余人。
致富有項目,增收有門路,家門口就業帶來穩穩的幸福,為共同富裕鋪上暖心底色。
幸福是瀟灑桐廬的身閒性靈
共同富裕,除了物質富裕,還有精神富足。
百姓鼓起了錢袋子,美麗鄉村3.0建設讓村民精神富裕更上一層樓。自“浙裏富春 那麼鄉田”中國·桐廬山水藝術季在桐君街道梅蓉村啟幕以來,豐收的喜悅、藝術的靈動讓村民和遊客樂開了花。
“家門口的藝術季,不僅讓村民走近藝術、提高審美力,更引導村民自主改變生活環境,讓其更美麗、更藝術。”桐君街道梅蓉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吳方雲笑著説,藝術季的落戶讓梅蓉正步入強村富民的建設路子。
精神富足還包括精神文化活動的豐富滋養。“百姓日”當天,“歡樂大舞臺、幸福桐廬人”“全民運動大聚會”,以及覆蓋各鄉鎮(街道)的趣味運動會、健康毅行、剪紙藝術展等活動,無不從全域覆蓋、全員參與的角度出發,讓百姓真正受益,豐富了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去年,賴素月作為市民代表參加了“百姓日”活動。據她回憶,當時自己也被舞臺上甜蜜的歌聲和周圍群眾幸福的笑聲感染。“讓我很有歸屬感,我也是桐廬的一員,要發揮主人翁精神,努力扮靚這座溫暖之城。”賴素月説道。
每年“百姓日”,來自各行各業的志願者們仿佛一股紅色暖流,讓“百姓日”充滿了溫暖與幸福。志願者們踏出的每一個沉實腳印,都閃亮著人性之光,詮釋著“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含義。
在談及為何會積極參與志願活動時,許多志願者表示:現在生活好了,時間也充裕,就想為社會作一點貢獻。
豐沛的物質生活,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有了落腳點。如何在物質積累的同時,豐實精神,從而達到物質與精神的共同富裕?
答案寫在范仲淹的詩詞裏,“瀟灑桐廬郡,身閒性亦靈。”范仲淹筆下瀟灑、性靈的桐廬,與現在追求物質精神共富裕的桐廬遙相呼應。
桐廬與歷史呼應的載體是“憶江南”。借著春晚《憶江南》這枚已火熱出圈的文化符號,我縣推出“憶江南富春山居”旅遊路線,並打造沉浸式文化遊線和地標式演藝……以文化底蘊帶動産業發展,以産業發展孕育精神文化。
從第十一屆“桐廬百姓日”新聞發佈會上獲悉,今年“百姓日”還設計了“憶江南·盲盒戲曲周”“憶江南·富春山居春日遊”等緊扣“憶江南”核心的活動,讓百姓在深厚的文化底蘊中提升文化自信。
幸福是共建共用的全民參與
百姓是桐廬的主人翁,幸福是共同奮鬥來的。
在每一屆“百姓日”活動中,政府開放日、政民懇談會作為常規動作,成為拓寬政民溝通渠道的重要一環,成為面對面話民生、心連心謀發展的重要平臺。
“希望政府關注居家養老服務。”“期待出臺更多政策,幫助企業留住人才。”在去年的政民懇談會上,市民代表們打開話匣子,從産業發展到鄉村振興,從美化環境到人才引進……大家掏著心窩子、説著心裏話。只因在這裡,沒有敷衍應付的託詞,只有縣領導誠懇的答覆。
“百姓日”給了廣大老百姓一個參與社會管理、“共建共用共樂”的民主自治平臺,激發出空前的社會管理創新新能量,走出了一條“民共建、民共管、民共用、民共樂”的“幸福桐廬”之路。
如今,“政民懇談會”模式延伸到縣鄉村三級,每年徵求到的意見建議都有上萬條; “新村夜話”以“夜訪、夜巡、夜話”等形式,走近村民身邊,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話,講老百姓喜歡聽的事,傾聽所思所想,討論發展思路;社區還有由退休黨員組成的“樓下書記”為群眾排憂解難……共建共治共用,10年來,基層治理的“桐廬模式”已然成型。
做大亞運“乘數效應”,共建共用提升“一座城”。一直以來,桐廬緊扣“五精(經)”“五高”要求,全力攻堅“一館一區”建設,確保以最高標準、最快速度、最強合力做好亞運馬術賽事各項籌備工作。
從桐廬馬術中心到“無疫區”建設,從環境整治提升到全民參與志願服務……在45萬桐廬人的共同努力下,桐廬的身姿一天比一天優美,處處都是比學趕超“賽馬”的氛圍——
主場館已竣工驗收,屆時將成為全國唯一具備奧運會賽時條件的馬術場館;
“無疫區”已通過農業農村部評估,並獲得國際組織認可。
全縣上下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如火如荼,迎亞運公路路域環境改造提升工程等項目建設高標準推進。
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深化“我為亞運增光彩”、亞運“桐”行等活動,打造觀賽空間、主題街區、主題公園等20余組(處)……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百姓日”期間,我縣圍繞亞運主題,推出“迎亞運環境大整治”等活動,既讓百姓了解全縣工作,也能全面參與,形成共建共治的良好局面。
在桐廬,見幸福,是往年,是今年,是來年,是每一年。
今天,讓我們共同參與這個快樂的聚會、幸福的約會,一同沉浸在歡樂的海洋、幸福的家鄉。
今天,讓我們共同沐浴改革發展的春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同朝著共同富裕闊步前行。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徐達軍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徐達軍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