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抓住‘江南’這個總理念,體現‘走進桐廬,又見江南’,換句話説,‘所謂江南就是桐廬,所謂桐廬就是江南’……”3月6日上午,憶江南·文化賦能共同富裕研討會在浙江桐廬富春江畔舉行。專家學者圍繞“文化賦能”“共同富裕”等主題,為桐廬文旅融合發展把脈問診、出謀劃策。
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電影局局長葛學斌,杭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應雪林出席會議並講話。夏積亮、王金才、周海靜等縣四套班子領導參加。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湯燕君主持。
“嚴子陵釣臺不光是一座釣臺,也不光是一個人的問題,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種文化特色——嚴子陵文化,它奠定了桐廬人文精神的基礎,而嚴子陵堅守氣節的風格也正與浙江的學術傳統一脈相承,因此在新時代研究併發揚好嚴子陵文化意義重大。”研討會一開始,吳光就為桐廬文化點了題。
陸春祥則認為,《富春山居圖》的當代文化表達,在於積極的隱逸文化與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在‘隱’的時空裏,他們將生命的長度拉長、廣度拉伸,在山水田園中有序生活,追求自然和原始,修煉更高的道德修養,這就是‘隱’的積極意義。這已經成為一種獨特精神符號,也成為黃公望內心強大的精神力量。”
山還是那樣的山,水還是那樣的水,關鍵是對桐廬文化的挖掘。“做旅遊規劃,首先要盤點資源、梳理線索、明煉主題,形成串點成線的旅遊格局,深化遊客移步換景、因景生情的旅遊體驗。”胡阿祥建議,深挖本地文史地資源,形成相對長期的出版規劃,通過勝景評選、城市廣告打造、大型實景演出謀劃等方式,把文化産品做得有看頭、有説頭、有吃頭、有想頭。
回顧桐廬文旅發展,癥結在哪兒?——文化資源多為非實體資源,整體消費過低。“但桐廬依舊具備由非實體資源向實體資源轉化的巨大潛力。”王英傑説,桐廬要形成基於全域旅遊的“空間功能體系”,關鍵要從全域旅遊、旅遊+、文旅融合的大視角出發,對現有景點、景區整合升級,挖掘潛在未開發資源,打造龍頭産品,形成桐廬品牌。
與會專家學者因節目《憶江南》而相聚桐廬,“江南”成為一個繞不開的詞。康震認為,何謂“江南”,江南就是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生活在哪,在桐廬的心中。“桐廬之廬,是為家也。這是中國人的江南的家園,每個人都要尋找‘兩個家’,一個是我們自己的家,另一個是江南的家。桐廬要做深這個概念,把現實的江南和心中的江南吻合起來。”康震説,要利用創造性思維、創新性舉措,抓住桐廬“詩、居、畫”這個文旅事業的根本要素,並把具有桐廬特色的江南文化打造與共富大局、宋韻文化結合起來。
研討會上,與會領導圍繞文旅資源梳理整合提煉、《富春山居圖》背後故事情懷挖掘、文旅融合跑道選擇等方面,為桐廬文化旅遊事業發展把脈定向。康震與縣委書記夏積亮共同為浙江桐廬文化梳理工程揭牌。
來源:中國網 | 撰稿:汪傑菲 通訊員 金黃璐敏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汪傑菲 通訊員 金黃璐敏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