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本站專題 > 桐廬專題 > 要聞資訊 新聞詳情
快遞進村跑出“加速度” 存在問題需引起重視
——桐廬縣快遞進農村發展現狀分析
中國網 · 汪傑菲 通訊員 朱軍 | 發佈時間2022-02-12 20:24:28    

   快遞進村是惠民生、提升農村居民生活品質的必然要求,也是擴內需、促就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為了更好滿足農村生産發展和農村居民消費升級需求,國務院辦公廳今年8月印發《關於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意見》指出,到2025年,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有服務,農産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便民惠民寄遞服務基本覆蓋。

  桐廬作為“中國民營快遞之鄉”,實施快遞進村行動一年多來成效如何?還存在哪些困難?下步如何加速快遞進村?近期,桐廬縣統計局到縣郵政管理局、第三方運營公司開展專題調研,並實地走訪12個村、問卷調研169個村,訪問了快遞小哥4名、181名熟悉本村快遞寄收情況的村民和幹部。

  一、快遞進村發展迅速

  (一)創新運營模式,快遞進村快速推進。2020年11月前,全縣有96個行政村不能寄收快遞,為加快推進快遞進村工程,桐廬縣積極探索“政府引導、市場主體、末端共配”的運營模式。2020年11月,由政府主導成立桐廬驛共用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三通一達”、百世等5家民營快遞企業聯合入股,聘請職業經理人團隊負責推進“快遞驛站”全覆蓋工程和整體運營,在鄉鎮進村環節創新共用配送網路,也就是在鄉鎮建立快遞轉机倉,各快遞企業將進村件集中運到鄉鎮轉机站,再由桐廬驛共用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統一分派,派件員按行政村分類後配送至各村驛站,既優化了攬派雙方的利益分配、降低了企業運作成本,又有效解決了重復配送問題。調研顯示,所在村收取和寄出快遞的方式是快遞驛站(便利店、村便民中心、豐收驛站等)的分別佔全縣181個行政村的96.7%和96.8%,快遞驛站成為農村居民寄收快遞的普遍選擇。

  (二)打通進出迴圈,快遞直投到村率明顯提升。桐廬縣通過把快遞進村與打造農産品創牌工程緊密結合起來,打通“快遞進村農産品出村”微迴圈,暢通城鄉雙迴圈,更好服務農村、便捷群眾,加快了快遞進村發展的步伐。調研顯示,目前181個調研村能收到快遞的180個,佔全部調研村的99.4%。能直接寄出快遞的154個,佔全部調研村的85.1%。

  (三)健全末端網路,快遞到村效率明顯提高。調研顯示,本村發快遞,從發出任務到寄出,當天能發出的佔64.3%,次日能發出的佔32.5%,只有3.2%的需要三天及以上。而從寄快遞收費情況看,收費與從鄉鎮駐地寄出保持一致的佔96.8%。

  二、快遞進村發展成效得到認可

  (一)快遞進村知曉率高。調研顯示,181名被訪村民和幹部中,96.7%知曉快遞進村工作,僅有3.3%表示不知道。被訪知曉快遞進村工作的村民和幹部中,100%認為快遞進村是必要的,其中89.7%認為有必要、10.3%認為有一定必要。

  (二)快遞進村實施效果滿意率高。調研顯示,被訪知曉快遞進村工作的村民和幹部中,對目前快遞進村實施效果滿意率達97.1%,其中選擇滿意的佔61.7%,較滿意的佔35.4%。從分項滿意率來看,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分別為快遞進村實施後農村交通設施建設99.4%、政府對快遞進村宣傳力度98.9%。

  (三)快遞進村促進鄉村振興。調研顯示,被訪知曉快遞進村工作的村民和幹部中,100%認為快遞進村能促進鄉村振興,其中82.9%認為有利、17.1%認為比較有利。在問到“您認為快遞進村後對您所在村帶來的好處”(多選題)時,認為購物更方便的佔96.6%、拓寬農産品銷售渠道的佔49.8%、電商進村促進就業的佔46.9%、網路交易減少中間商差價的佔28.6%。

  三、快遞進村面臨的困境

  從“您認為目前快遞進村發展中還存在哪些問題”(可多選,不超過4項)一題來看:主要阻力在於攬件量少,派件成本高;快遞服務點不規範,服務品質不高;農村對網購的認可度不高,缺乏信任;這三項選擇頻率排在前3位(具體見下圖)。

1.png

圖1 您認為目前快遞進村還存在哪些問題(可多選不超過4項)

  (一)業務量較少,成本高利潤低。調研中有41.8%的調研對象認為“攬件量少,運營成本高”,影響桐廬縣農村快遞發展,佔比最高。桐廬縣農村人口居住分散,投遞點多、面廣、線路長,業務量相對較少且收少派多,經營成本高,利潤空間窄,村級快遞服務點生存困難,影響可持續發展。桐廬驛共用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反映,該公司負責的96個行政村平均每天業務量為4000件左右,是剛成立時一倍左右,快遞公司給企業的派件費0.4元/件,企業扣除驛站補貼0.3元/件和短信費、派送員工工資、網路維護費、管理人員工資等費用後,處於虧損狀態,靠政府的補助維持正常運營。新合鄉松山村快遞驛站設立在“ 鐘文堂小店”,店主反映,本村快遞業務量小,每月50件左右,收件0.3元/件,基本沒有寄件業務,收入每月只有驛共用公司的保底補貼150元。合村鄉瑤溪村和後溪村快遞小哥反映,偏僻山區路程遠、業務量少,而且以單向送件業務為主,沒有有效開展寄件業務,綜合成本高。

  (二)驛站欠規範,服務品質不高。調研中有34.9%的調研對象認為“快遞服務點不規範,服務品質不高”。多數村的快遞驛站設在便利店,沒有獨立的場地,貨品散亂放置,管理較混亂,一旦快遞量大,亂堆亂放現象嚴重,快件搜尋不便。江南鎮彰塢村、小潘村快遞小哥反映,快遞驛站沒有安裝監控,容易丟件,造成糾紛。鍾山鄉夏塘村、新合鄉新四村快遞小哥反映,山路崎嶇,大車多,易堵車,快遞到村時有延誤。鍾山鄉的多位村民反映,快遞驛站設立在村委會,由於村委會晚上無人上班,村民取件不便。

  (三)網銷意識弱,模式傳統為主。在實現快遞進村的同時,也需要實現特色農産品“走出去”。本次調研181個村中,有83個村種植或養殖具有一定地域品牌價值的特色農産品,佔調研村的45.9%。從本村特色農産品主要銷售模式上看,83個有特色農産品的村中,以網路電商銷售農産品為主的佔14.5%,其中有直播帶貨的僅有3個村,以傳統的農産品經銷商採購銷售農産品為主的佔72.3%,特色農産品銷售模式仍以傳統模式為主(具體見下圖)。農村留守群體對電商運營較陌生,接受度不高,依然依託商販“到府收”的傳統模式,對電商帶貨參與度不高。在被問到“您認為目前農村快遞還存在的問題”(可多選,不超過4項)時,有27.4%的調研對象選擇“村民對網購和網銷的認可度不高,缺乏信任”。

2.png

圖2 調研村特色農産品主要銷售模式

  四、加速快遞進村的幾點建議

  (一)規劃引領,推進村級驛站標準化建設。一是科學布點。在一個行政村設立一個快遞驛站的總體原則下,規模較大或者自然村分散的行政村結合實際增設快遞驛站。同時根據各村實際情況,快遞驛站設立在豐收驛站、村委會、便利店等。二是強化標準。按照“統一形象標識、統一服務標準、統一寄遞時長”的標準,規範快遞驛站業務流程,完善電腦、貨架、場地、監控等設備設施配置。按照標準對目前建設較好的快遞驛站進行完善並以此為樣板,每個鄉鎮(街道)選取一個快遞寄收量較大的村開展試點,然後全面鋪開。三是優化隊伍。提高快遞小哥、驛站從業人員待遇,解決人員年齡偏大問題,加強崗前安全培訓、技能培訓,使其具備相應業務技能和處置能力,建成一支專業化、規範化的隊伍,改進和提升服務品質。

  (二)因地制宜,完善農村末端配送體系建設。一是完善網路。加強農村快遞運輸流程的智慧化改革,篩選出最優的配送路徑,縮短運輸時間,提高配送效率;鼓勵企業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在偏遠且快遞量少的村推廣應用無人機配送,確保每一個快件快速“翻山越嶺”。二是整合提升。在現有較成功模式的基礎上,加大資源整合,實施“快遞進村”換擋升級工程,一方面把驛共用公司管理之外的85個村納入統一管理範圍,在共用相關政策的同時,對現有配送方式、配送體系進行完善;另一方面支援在人口集聚且有條件的村布設共用智慧快遞櫃或信報箱,提高自助服務設施的覆蓋率和使用率。三是個性定制。推行個性化定制快遞服務,根據實際情況為當地農産品定制運輸解決方案,通過設置寄送直髮專線、增加車輛車次、優先運發、優先投遞等方式保障農産品運輸。

  (三)科學引導,促進快遞“進出”雙向暢通。一是鼓勵引導。科學引導農村居民消費和銷售習慣,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各類補貼政策,引導地方電商企業降低成本,降低農村居民網購成本,鼓勵農村居民線上消費。二是合力推進。加快實施“網際網路+”農産品出村進城工程,探索建立“1+1+N”運營機制,重塑産業體系;即1個知名電商企業,1個産業化運營主體,帶動N個市場主體和小農戶廣泛參與。同時大力發展農村直播電商、社交電商,培養一批“網紅主播”為農特産品直播帶貨,使農特土貨變身“網紅”産品。三是雙向發展。利用好縣、鄉鎮、村三級投遞網路,構建“産、運、銷”一體的農村供應鏈體系,逐步實現成本下降、日日送達,努力打通鄉村消費“最後一公里”和農産品進城“最先一公里”,讓數字經濟紅利惠及更多鄉村。

來源:中國網    | 撰稿:汪傑菲 通訊員 朱軍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汪傑菲 通訊員 朱軍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