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溫州 新聞詳情 A- A+
從一技傍身到技能成才 如何煉成更多金藍領
發佈時間:2024-03-21 10:20:39    

       技能人才能否獲得寬廣的成長空間,有沒有高度的職業認可?今年3月,溫州發佈《“技能強城”行動建設高素養技能勞動者隊伍十六條工作舉措》,聚焦構建技能培育體系、技能創富體系、技能生態體系,力促高素養技能勞動者隊伍“壯”起來。

  “不唯學歷論”,將青年就業置身於“強城行動”的大局,在溫的技能型青年該如何實現“從一技傍身到技能成才”,成長為“金藍領”?通過親歷者講述,一線訪談、問計專家,在各方觀點的闡述中,問題漸漸有了答案。

  親歷講述》>

  技術工走上“管理崗”

  “技能成才”終成職場

  何謂“金藍領”?百度上的名詞解釋為:有著一技之長,在知識方面也有自己的專攻,又善於實際操作,是某一技術方面的精英。從一名普通的驗光師到30家眼鏡門店的副總經理,畢業于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的吳登堅深知,“技能成才”是實現“藍領”到“金藍領”的晉級訣竅。

  與大多數人一樣,選擇職業技術類院校是吳登堅的無奈之舉。高考沒上本科線,他選擇了職業技術類的學校,他説:“當時選擇浙工貿的眼視光技術專業,就是看中其半醫半商的專業特點,就業前景比較好。”

  正如吳堅登預料的那樣,因為有一技傍身,他的求職之路也格外順利。畢業後,他很快就在黎明眼鏡店找到了驗光師的工作。雖然每月只有1000多元的薪酬,但他告訴自己,要“沉下心,把技術學好”。

  就這樣,吳登堅在眼鏡店一幹就是15年。這期間,他憑藉著自己的技術,不僅贏得了客戶的口碑,也開始學習門店的管理經驗,最終成功轉型成為溫州黎明眼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以前,我總覺得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的學生,一輩子幹的都是技術活。但現實中,有一技之長的技術類人才,只要朝著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發展道路前行,同樣能突破職業限制的‘天花板’,從藍領變為‘金藍領’。”

  回望來時路,吳登堅心有感觸。他説,技能人才在日常工作中可能面臨發展通道較為狹窄、制度空間較為受限的實際困難,這不僅會挫傷一部分技能人才的工作積極性,也有損於技能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充實。因此,溫州要打破固有的職業發展格局,首先要建立技能人才的發展通道,讓更多有一技之長的技能型人才在溫州看得見未來,更能把握未來。

  一線訪談》>

  如何培育“金藍領”

  三個關鍵要素一個都不能少

  俗話説,學好一門手藝,不怕沒飯吃。隨著溫州産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新技術、新業態不斷涌現,富有實操經驗的“金藍領”日漸成為招聘市場的“香餑餑”。那麼技能成才的“金藍領”要如何煉成?受訪者表示,政策引導、社會認可、專業培訓,一個都不能少。

  從“數控車工”到高校老師,唐必瀟嘗到了“政策引導”的甜頭。曾經高考失利的他,無奈成為一名數控車工,並在工廠車間一幹就是10多個年頭。10年間,他承擔了企業多種口徑儀錶零部件生産及新産品的試製加工任務。精湛的專業技術與不斷進取的創新精神,讓唐必瀟不僅成為企業的青年骨幹,還獲得了全省“五一勞動獎章”,領辦浙江省唐必瀟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

  “如今社會對技能人才越來越重視,我趕上了好時機。去年憑藉技師等級認定和一系列獎項,我成功受聘成為一名高校老師。”因為自己的這段經歷,唐必瀟覺得政策引導至關重要,他也希望社會能繼續完善技能型人才晉陞與發展的渠道,讓有真本事的能工巧匠“彎道超車”,得其所用。

  未出校門,就已經成為企業爭搶的技術人才。就在不久前,就讀于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的黃浩然在第十八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學生組全國決賽中,捧回了智慧硬體裝調員競賽項目金獎。有了這份“國獎”的加持,今年即將畢業的黃浩然,求職道路變得更加平坦。對未來的就業方向,黃浩然有了更清晰和明確的規劃。這也讓他看到,如今社會對技能人才的認可與推崇。

  作為一所以培育高技能人才為主的綜合性技師學院,近年來技師學院畢業的學生廣受企業歡迎。學院産教合作部唐成棉道出了其中的關鍵。他説:“我們的課堂植入了企業發展的需求。我們把企業生産線搬入學校,縮短學生上崗的適應期,使他們未出校門就具有實幹能力。”

  正是因為學院的教學對接産業、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創新,使得該學院2023年畢業生就業率98.83%,企業滿意率99.84%,留溫率90.92%,培養出了一批更好、更匹配産業升級和製造轉型的高素養技能勞動者。

  除了深化校企合作外,不少已經跨出校門的技術類畢業生渴望獲取更多“充電”的渠道,從而實現“藍領”到“金藍領”的晉級。

  已經在企業工作5年的小明(化名),一直希望能不斷自我充電,自我成長。2019年,他從溫州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後,在溫州某知名鞋企找到了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但他的“奮鬥”並未止步於此。

  他説:“已經5年了,我希望自己今年能有所突破與成就。”小明還告訴記者,他渴望在日常工作之餘,獲得更多學習的機會,如參加人力資源部門舉辦的技能類培訓,利用企業“培訓金”實現“深造”,一步一步朝著技能型人才靠近。

  問計專家》>

  合作共贏雙向奔赴

  技能型人才與“城”共成長

  “強城行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溫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廣大青年鼓足幹勁、創新創業、貢獻青春。從一技傍身到技能成才,城市如何煉成更多“金藍領”?

  正在從事相關課題研究的溫州職業技術學院老師陳瑤瑤認為,城市與技能型人才的雙向奔赴、共同成長,需要推出更多普惠暖心政策舉措,更好滿足技能型人才的多元化、多層次發展需求,吸引更多技能人才落戶溫州、紮根溫州、建設溫州。

  破解目前城市建設發展中出現的“技工荒”,陳瑤瑤給出的建議是,首先要提升職業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圍繞新興産業發展、市場急需崗位和勞動者緊缺技能,開展新職業新業態新模式從業人員技能培訓,如分産業陸續建設産業工人孵化基地,打造産業人才培養的“二傳手”市場。

  其次,要提升企業培養人才的積極性。按照“誰使用誰培養”的原則,發揮企業培養技能人才的主體作用,如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學徒制模式,組織企業技能崗位新招用和轉崗人員參加學徒制培訓。

  “技能型人才在溫州施展不開拳腳,還與社會認同缺失有密切關係”,陳瑤瑤在課題調研中發現,目前社會上依舊存在基於職業和身份的偏見,比如提到技師,絕大多數人眼裏都是“藍領”概念,提到工程師就是“白領”,這也導致很多年輕人對技術技能的追求缺乏熱情,不願進廠進企。

  因此,她建議城市需提升對技能人才的認可度,引導企業建立與職業技能等級相匹配的、以技能價值為導向的薪酬分配機制,實現技能高則工資高、貢獻大則待遇優,給予一線工人信心。同時完善産業工人晉陞渠道,勾勒“普工—關鍵崗位—産業技工—工程師”的職業生涯規劃,打通技能人才與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職業轉換通道。而政府相關部門也應組織技術技能工人的評選表彰和競賽活動,加強技術技能工人的宣傳和推廣。

  乘“職業友好之城”的東風,溫州已敞開懷抱,殷殷期盼:將人才培養需求與經濟發展現狀結合起來,找到適合自己的路,激發出青年與城市之間雙向促進、合作共贏的活力,讓溫州成為技能人才的“圓夢之城”。

  市民期盼》>

  重視技能型人才

  完善人才政策

  市民錢先生:溫州要拓寬求職渠道,完善勞動保障,提高技能人才職業發展前景,以此增強城市吸引力,提高引才留人能力。

  市民韓先生:重視技能型人才,建議縣(市、區)可以多組織職業技能培訓,打破傳統思維,為技能人才職業發展提供支援。市級層面可以建立技能人才特級技師、首席技師的考評機制。

  市民林女士:希望政府部門多提供免費的培訓學習機會,多給職業院校的學生進行就業指導。

  市民丁先生:重點優化就業環境方面,吸納更多優質一線城市企業,在溫州設立辦公點。保障畢業生來溫就業各項補貼能夠落實到位,監督企業為職工繳納五險一金。

來源: 溫州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陳曉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