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勞動者正迎來更多“陽光雨露”。3月13日,溫州市人力社保局發佈《“技能強城”行動建設高素養技能勞動者隊伍十六條工作舉措》(以下簡稱《十六條舉措》),聚焦構建技能培育體系、技能創富體系、技能生態體系,力促高素養技能勞動者隊伍“壯”起來。
年初浙江省委“新春第一會”提出,重點要建強“三支隊伍”。其中高素養勞動者隊伍是基礎支撐。眼下,溫州“強城行動”吹響衝刺“雙萬”城市的號角,《十六條舉措》進一步凸顯崇尚技能、崇敬工匠、打造技能型社會的鮮明導向,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生動局面。
構築招引“全鏈條”
技能學歷雙提升 來溫工作享補貼
打破學歷“門檻”,拓寬技能人才的成長通道,才能讓更多有“一技之長”的勞動者沒有後顧之憂。為此,《十六條舉措》提出,探索“技能+學歷”現代技工教育改革。支援溫州技師學院優勢專業和高職院校開展“3+2”“技能+學歷”長學制培養,打通技術工人學歷能力“雙提升”成長通道。
另外,溫州還將為技能人才構建既有學歷又有技能的“立交橋”。支援在溫高校向本校相關專業全日制學生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並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納入學分體系,鼓勵在校學生考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加大技術技能複合型青年人才培養力度。
一手抓培育,一手抓招引。通過舉辦“千企百校”人才合作對接會和技能人才校企合作洽談會,大力引進職業(技工)院校畢業生。支援企業高薪引育緊缺急需高技能人才,對中小微企業引進留用的全日制高級工、技師班畢業生分別給予1萬元、2萬元就業補貼。同時,支援技工院校開通省外招生直通車。
提高技能“含金量”
拓寬成長通道 探索評價機制
為讓技能人才有待遇更有機遇。溫州將探索“問企識才”技能人才評價機制。實施“5+5”産業領域重點企業“首席技師”政策,支援相關企業每年可自主評價推薦1-2名年薪10萬元以上的技師,經擇優評定列入“甌越英才計劃”,授予市“首席技師”稱號,納入E類人才,給予相關優秀企業一定的配售型人才住房購買名額。
此外,多措並舉拓寬技能人才的成長通道。如探索數字領域高技能人才“一試雙證”試點改革,對符合條件的數字技能人才進行一次評價認證,授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企業行業認可證書,為技能人才更多賦能。
鬆綁限制,探索在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中打破學歷、經歷、年齡等限制,對符合有關條件的高技能人才,可以採取直接考核的方式聘用到與所獲技能獎項相關的崗位。
打造技能“培訓圈”
家門口上夜校 終身職業培訓
今後,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上技能夜校。根據《十六條舉措》,面向企業職工和重點就業群體,創新開設“技能夜校”“技能業餘課堂”,打造“30分鐘職業技能培訓圈”,推進縣域鎮街培訓網路全覆蓋。
技能培訓有哪些項目?據介紹,為進一步推動“技能培訓+就業服務”深度融合,溫州將重點圍繞先進製造業、數字經濟、現代服務業等領域開展精準化職業技能培訓,制定差異化培訓補貼制度,實施緊缺職業(工種)動態調整和補貼上浮機制,健全適應技能人才成長需要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終身職業培訓制度。
激活單元“小細胞”
激勵創富型企業 幫扶低收入家庭
值得一提的是,《十六條舉措》創新提出打造技能創富型企業,鼓勵企業實施技能人才股權激勵計劃、支援業內規模以上企業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自主認定備案,推動實現“以技提薪”。為了激勵企業,探索將技術工人比例和薪資待遇等情況與“數據得地365”預評審、畝均評價、培訓補貼等相掛鉤,充分激發企業用人留人的積極性和主體性。
同時,創建技能共富型鄉村(社區),培育技能致富型家庭。推廣富有地方産業經濟和就業需求特色的專項技能培訓品牌,推動富有地方特色的職業技能進村入社,塑造鄉村(社區)技能新生態。實施低收入家庭“1619”技能幫扶行動,對低收入家庭中16-19歲青少年開展專項職業教育,給予全市500名以上“1619”幫扶對象生活費用補貼支援。開展“1619”對象和重點幫扶家庭訂單式和定向定崗培訓,組織開展養老服務、托育、幼教、電商、汽修、電工等就業技能培訓,讓低收入家庭人人有技能。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共用聯盟·溫州中心 孫余丹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