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浙江:在推進共同富裕中先行示範
發佈時間 | 2024-03-11 08:32:07    

   兩會期間,對浙江來説,共同富裕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浙江要在推進共同富裕中先行示範。

  共同富裕,既是浙江的長遠目標,也是當下高品質發展的內生動力。眼下,浙江正聚焦縮小“三大差距”,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和特色産業,全力拓寬居民增收渠道,在共同富裕的征程上邁出堅實步伐。

  全國兩會期間,浙江的代表委員們建言獻策,穩就業、促增收、優服務,萬語千言匯成一句話:要在推進共同富裕中先行示範。

  在高品質發展中做大“蛋糕”

  剛過去的春節,不少代表委員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假期出遊熱、消費旺、年味濃。

  普陀山,帶給大家的感受如出一轍。品牌連鎖酒店一房難求,沈家門夜排檔來不及翻臺……據舟山市文廣旅體局數據,春節期間,舟山累計接待遊客約209.2萬人次,同比增加47.3%;累計接待旅遊團隊2866個,團隊遊客35124人,同比分別增加87.7%和134.9%。

  用好得天獨厚的文旅資源,不斷做大海島文旅“蛋糕”,這是全國人大代表、舟山市普陀山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謝麗的感受。偏遠海島靠海吃海,大力發展海島文旅,推動海洋特色富民産業,照樣能打造地方經濟的增長極。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積極培育智慧家居、文娛旅遊、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這讓我印象深刻。”謝麗代表表示,這些提法為她打開思路,讓她對今年“文旅融合”“體旅融合”信心倍增,進一步堅定了走高品質發展之路。

  不光是海島,推動山區26縣高品質發展,也是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的必然要求。

  浙南山區的景寧,今年格外提氣。眼下,景寧民族創業園裏,年産20萬套精密機械裝備製造項目正抓緊施工,這是近年來景寧縣域內單體最大的製造業項目;景寧抽水蓄能電站下庫導流泄放洞,順利實現全線貫通……

  産業是景寧發展的底氣。要想做大經濟發展的“蛋糕”,就必須通過大項目形成地方特色産業,揚己之長,乘勢而上。

  景寧特色産業平臺指揮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總投資約21.1億元的景寧特色産業平臺一期項目推進,平臺今後將有效破解當地工業發展瓶頸,不光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動能,也能極大推動解決本地就業問題。

  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重點、難點、關鍵點在山區縣。放眼全省,2023年,山區縣的GDP縣縣破百億元,26個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全部超6億元。山區縣在産業的持續賦能下,正快步跟上全省發展節奏,行進在高品質發展的大道上。

  在區域平衡中縮小差距

  實現共同富裕,一個關鍵詞是“均衡”。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的主攻方向,聚焦的是群眾感受最強烈的“三大差距”——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

  從宏觀視野看,“三大差距”是發展的“硬”問題,不過放大顆粒度會發現,其中還有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軟”配套。

  記者聽到來自教育界的委員們的心聲。在他們看來,不管是地區差距還是城鄉差距,造成差距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教育資源差距。

  在共同富裕視野下,優質教育資源是不稀缺的,複雜的是如何讓優質資源覆蓋到更大的群體。數字化手段,或許是破解之道。討論中,委員們提到,正如借助數字化手段,小地方的百姓能問診大城市的專家,利用人工智慧等技術,鄉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更優質的教育。

  “縣域是教育公平的主戰場。”委員們建議,縮小區域教育差距,可以鼓勵名師積極到縣域發光發熱。他們還認為,宏觀調控政策仍有很大空間,比如通過財政傾斜,對基層一線的教育崗位給出更多優惠待遇。

  在區域平衡中,有人關注教育公平,也有人聚焦鄉愁記憶。“鄉村振興要和新型城鎮化結合在一起,這將極大增強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和平衡性。”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王澍,是中國獲得全球建築領域最高榮譽普利茲克建築獎的第一位建築師,他認為在城鄉相關配套上,農村仍存在短板。

  “共同富裕不光是增加農民收入,更要為完善鄉村公共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準留出空間。”王澍委員説,鄉村振興不僅僅是“三農”問題,要讓鄉村享受到和城市一樣的公共設施和服務,實現城鄉人才的雙向流動。

  就在全國兩會前夕,王澍委員還在杭州市富陽區的文村忙活,這裡夯土墻、抹泥墻、杭灰石墻的外立面,凝聚著這座村莊的記憶,也是他傾心打造的農居試點。用他的話説就是,讓農村“不造高樓大廈,也能現代化”。

  在鄉村振興中加快增收

  收入水準,是實現共同富裕的一個重要指標。其中,農民增收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環節。

  2023年,浙江農民收入再創新高,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40311元,連續39年位居全國各省區第一。從數據指標看,浙江農民“錢袋子”增長,最關鍵的拉動力是每人平均經營性收入。

  提及此,全國人大代表、義烏市後宅街道李祖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方豪龍興奮地告訴記者,春節前夕,李祖村村民眾籌開辦的豌荳花餐廳剛分紅,31名村民股東共同分享60萬元分紅收益。

  去年9月20日,是李祖村的“高光時刻”。那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李祖村考察調研,指出李祖村紮實推進共同富裕,是浙江“千萬工程”顯著成效的一個縮影,要再接再厲,在推動鄉村振興上取得更大成績。

  “産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方豪龍代表説,如今村裏聚集了露營基地、咖啡館等62個文旅創業項目。村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從20年前的不足5000元,提高到去年的6萬元。

  鄉村振興,産業不能停。方豪龍代表告訴記者,接下來他們將圍繞梨園産業、農創客培訓基地等招商引資,不斷完善更新産業業態。為突破村莊發展空間小的局限,他們通過黨建聯建,推動周邊5個村莊“農文旅”産業融合、抱團發展。

  穩就業,是老百姓增收的關鍵。在“千萬工程”持續迭代中,像李祖村這樣的美麗鄉村,不斷催生出多元新業態,農村電商、農旅融合、民宿經濟,一、二、三産的界限不斷被打破。為進一步增強農民創業就業增收致富能力,浙江還統籌推進農民短期培訓、農民學歷教育、農民在職研修,通過提高農民素質、豐富創業技能,持續拓寬農民群體就業創業渠道。

  “示範區”,意味著浙江不僅要努力“奔富”,還要努力“帶富”,探索形成可借鑒可推廣可複製的實踐經驗。去年國家發改委印發《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第一批典型經驗》,總結提煉了共富工坊、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山海協作、農村科技特派員制度、培育壯大産業工人隊伍、幫扶殘疾人就業增收等10條促進共同富裕的典型經驗做法,供各地學習借鑒推廣。

  從浙江的地方探索到作為經驗全國推廣,這些鮮活實踐,正是浙江在推進共同富裕中先行示範的努力身影。

來源:潮新聞    | 撰稿:鄭亞麗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