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溫州 新聞詳情 A- A+
山城文化圈,有啥不一樣:泰順公共文化服務指數蟬聯山區26縣第一
發佈時間:2024-03-13 08:33:32    

   最近,國內文旅圈頗為紅火,人們身在市井,心向山海。

  最近,山城文化圈也很熱鬧,倣若遠隔巷弄,且看花開。

  當各種“詩與遠方”不勝枚舉,位於浙南山區的泰順默默將品質文化圈一個個“搬”到群眾家門口:無需遠行,也有好風景。文祥湖文創街區是網紅打卡地,“泰有藝市”文創市集是人氣盛會,文化禮堂是鄉親們放下筷子就能去的地方,文化驛站成孩子們的心頭好,家門口的城市書房刷臉就能進……山區群眾點讚,這種品質文化生活有質感、有溫度。

  滿意率達85.5%,在省文化廣電和旅遊廳日前公佈的年度公共文化服務指數榜上,泰順位居山區26縣第一,這是泰順連續第二次獲得“榜一”。山城文化圈,如何“圈”出群眾生活幸福感?

  文化空間,讓生活夠味

  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迫切需要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泰順立足城鄉特點,打造更有特色、有品位的公共文化空間,不斷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

  當地在新老城區黃金地段,集合了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老幹部活動中心等場館;在人氣最旺的文祥湖周邊,集聚了文化中心、圖書館、石文化創意園、職工服務中心、木偶體驗館、米塑工作室等,讓城區文化圈,夠味!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泰順城區文祥湖畔,步行道上人影綽綽。遠山近火倒映在靜謐的湖面,令人倣如徜徉在濃淡相宜的山水畫間,煩惱頓消,心情舒暢。不遠處,悄然橫臥著形似廊橋的建築群,過往的群眾時不時往裏張望著。

  “這裡是泰順文化中心,美術館已完成布展,博物館和非遺館正‘盛裝打扮’中。”泰順縣文旅集團副總經理張翼武介紹,這個山城文化新地標預計今年5月開放。

  投資2.2億元、佔地28.6畝,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泰順在主城區最好的地段建文化空間,目標只有一個:用文化讓山城百姓生活有滋有味。

  當然,公共文化的重要特徵是惠及全民。山城泰順全力打造了121個覆蓋全縣19個鄉鎮和重點村社的“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

  溫泉大峽谷有文化驛站、南浦溪景區有城市書房、彭溪工業園有智慧閱讀空間、徐岙底村有文元院……各類文化特色場館遍地開花。

  螞蟻聯盟,為生活加油

  “群眾是否滿意,是公共文化服務營造幸福的最重要標準。”泰順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文化空間要讓群眾夠得著,文化服務要讓百姓用得上。

  村超、村BA、村晚、山歌比武、廣場舞大賽……這些方興未艾的網紅IP,無一不是從群眾需求出發。群眾在文化活動中不僅是觀眾,還是演員、導演,站C位、唱主角。那麼,在文化陣地不斷完善中,如何讓文化服務更加精準對味?泰順對送文化下鄉供給側“動刀”,形成公共文化“超市式”供給、“功能表式”服務。“您用微信點單,我送文化到府……”最近,城區居民吳雪珍和幾個朋友想在空閒時間學瑜伽,她打開泰順文化館微信公眾號,點擊“我想”版塊選擇“瑜伽課程”。沒過兩天就收到培訓服務消息。這是當地推出的“文化快線”服務品牌,社區、團隊、個人等線上點個單,志願服務送到府。

  由陣地式服務轉為配送式服務,就需要一支龐大、專業、勤快的跑腿大軍,來打通偏遠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泰順整合了文化館螞蟻藝工團、泰圖書香志願團、非遺保護志願隊、文化遺産志願隊、青年講解志願隊、文聯小分隊等37支隊伍,由萬餘名志願者組成“螞蟻聯盟”。輔導培訓、文藝演出、閱讀推廣、文旅講解等九大主題文化服務,只要符合規範要求,志願者都風雨無阻,像螞蟻搬貨一樣,腳踏實地送進山區各個角落。

  從公共文化服務指數可以看到,如今在“螞蟻聯盟”帶領下,泰順文化下派員配備率全省第一,文旅志願者活躍度全省第二,全民藝術綜合普及率82.3%。聯盟服務入選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高品質發展典型案例,聯盟也獲評2023浙江省“十佳”文旅志願服務組織。

  創意平臺,給生活添彩

  推進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高品質發展,除了靠腳力,還要有創意。在泰順,文化發展被放在與生態、工業同樣重要地位。

  推進公共文化創新發展。除廊橋文化節、全省茶歌大會外,泰順向“小而美”“簡而精”集中發力。“非遺外賣”“文化地攤”“‘泰有藝市’文創市集”等,讓越來越多鄉村群眾就近能享受創意紅利。

  春節期間,地處深山的泰順縣泗溪鎮白柯塆村大長坑自然村的村民得益於“非遺外賣”,挑了良辰吉日,在非遺中心給予補助基礎上,再湊了些份子,請來泗溪當地的提線木偶戲劇團,為大夥兒送上新年祈福。

  “我們過年經常下鄉演出,深受山區群眾喜歡,經常是從正月演到插秧時節,晚上有時候表演到12點多了,還有人問‘老師,能不能再加點戲?’”劇團的“帶頭大哥”包日拼介紹,木偶戲在山區農村很“吃香”,逢年過節、紅白喜事都少不了活,現在縣裏創新補助“外賣”,像劇團裏手藝好的藝人,一年能收入十幾萬元。老手藝新包裝,在文化地攤和“泰有藝市”文創市集也備受歡迎。去年,“泰有藝市”文創市集連續舉辦了4期,吸引浙閩周邊村民和遊客近20萬人次參與,促成文創交易額50多萬元,並逐漸成為山城特色文化IP,還入選全省首批重點培育文旅市集。

  文創産品、手工藝品、農創産品、特色美食等,以“市集+藝術”的方式和歌舞、走秀、表演等項目共沐夜色、“鄉約”煉攤,又地道又新潮。

  遊客紛至遝來匯聚了大山的人氣,不同口音的交流也為山裏人開啟了一扇“看世界”的窗。在司前畬族鎮左溪村民宿老闆陶育民看來,日趨繁盛的鄉村文化活動提升了村民素質,也帶動了客流和收入,越來越多年輕人留在家鄉踏實賺錢,生活變得多彩起來。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尤建明 共用聯盟·泰順 賴淼蓮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