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全國兩會時,去年被《咬文嚼字》排在2023年十大流行語之首的“新質生産力”,熱度不減。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這個新詞彙,在中國經濟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就像一個承上啟下的轉捩點,總結過去發展的經驗,啟迪未來發展的方向,成為代表委員們探討的重要話題。
在這條新賽道上,浙江還處於起步階段。問及相關職能部門對新質生産力的理解和作為,得到的答案出奇一致:“正在消化,正在探索。”與會代表委員談到這一話題,也更多地表達著對這個新理念的認識。
在碰撞與交流中,理解並踐行新的發展理念,浙江上下正形成一個共識——要努力在更優質的産業與更先進的技術之間畫上一個乘號。
激發兩者的乘數效應,或許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關鍵所在。
被乘數
發展載體迭代升級
乘法得到滿意結果,被乘數足夠大是基礎。在新質生産力的算式中,被乘數佔比最大的部分無疑是産業這個發展載體。
戰略新興産業、未來産業……界定載體性質並不困難,難點在於如何發展。
發生在浙西南山區麗水的變化讓人驚艷。世界規模最大的積體電路製造用超高純金屬鉭加工基地;國內首屈一指的硅單晶外延片生産線;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的超高清製冷紅外探測技術……很多地方還在佈局、謀劃、招商時,這座山城已在半導體産業的眾多領域走在前列,形成集群。
全國政協委員、寧波江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姚力軍是紮根麗水的一員,他把“超大型積體電路製造用超高純鉭項目”落地麗水,並設立同創(麗水)特種材料有限公司,實現了全球最前端5nm技術節點高純鉭靶材的量産。
“半導體材料對空氣等環境品質要求高,而麗水生態環境好。另外,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能讓企業儘快投産、達産。”麗水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
麗水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實現新興産業“無中生有”,是壯大新質生産力發展載體的有效路徑。在東海之濱,能看到另一條“有中生優”的迭代之路。
電池革新,實現全球量産純電續航第一;全球首款實現衛星通信技術量産上車的車型……不久前,吉利係的新能源車型極氪新款001帶著一眾“世界紀錄”駛來。
去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曾説:“每年,中國投放市場的新能源車産品琳瑯滿目,而且出現了不少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爆款’。”
吉利從傳統汽車製造業向新能源汽車的迭代升級,不僅力證李書福委員的話,更是傳統製造業通過技術提升、産業升級向新質生産力迭代的實踐。
今年,李書福委員最關注的仍是新能源汽車産業高品質發展。他在提案中提到:為了維持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國際領先地位,同時滿足國際碳排政策要求,加快建設全國碳市場,出臺碳管理相關機制及政策以及規範碳管理數字化平臺,刻不容緩。
據統計,2023年,浙江高新技術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0%和6.3%,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67.1%和33.3%,均高於上年。
乘數
生産工具追求頂尖
産業品質是新質生産力發展的底氣,作為生産工具的乘數,則決定了發展的潛力與上限。對新質生産力而言,決定乘數大小的關鍵因素就是科技創新。
每一次工業革命,背後都有一個科技策源的關鍵生産工具。蒸汽時代,蒸汽機為生産效率帶來質的提升。電氣時代,發電機帶動電氣工業。數字化時代,網際網路技術成為經濟發展的第一驅動力。如今,全球逐漸進入人工智慧時代,發展新質生産力,必須聚焦頂尖的創新成果,形成全新的生産工具。
上個月,美國開放人工智慧研究中心(OpenAI)悄無聲息地發佈顛覆人類對AI視頻認知的文生視頻大模型Sora。浙江各地迅速敏銳捕捉到這一科技創新的頂尖突破。
杭州市農曆新年召開的第一場會議上,這個新生事物成為熱點。會議提出:“Sora大模型為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打開了一扇大門,形成了引領人工智慧産業發展的一個新的通道,這不僅帶來很大啟發,更大地帶來了産業的衝擊。”與此同時,杭州也亮出以算力這個工具支撐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雄心:創新推出“算力券”,發展通用大模型和垂直領域大模型,著力打造全國算力成本洼地和模型輸出地。
浙江經濟第一區余杭也在攀登創新驅動的新高度,依託基礎研究的優勢尋求突破。之江實驗室、湖畔實驗室、良渚實驗室、浙大超重力大科學裝置……當地瞄準全球創新策源地目標,打造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承載區。
科技創新如一股潮流席捲全省,釋放著浙江對頂尖技術的不懈追求。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時指出,浙江要在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上走在前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及2024年做好經濟工作的部署,科技創新也被“置頂”。
浙江對新一年的科技創新作了系統全面部署,在年初發佈的“8+4”政策體系中,對科技創新政策包進行升級,聚焦深入實施“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
“我們將強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協同機制,提高科技成果創造能力和轉化效率。”全國人大代表、省科學技術廳廳長高鷹忠介紹,浙江將進一步聚焦晶片、雲計算、人工智慧、關鍵生物技術、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領域開展科技攻關,實施“雙尖雙領+X”重大科技項目400個以上。
乘號
聯動效應不斷疊加
新質生産力提出之前,“做加法”是形容發展疊加效應的慣用説法。面對“指數級”增長的新要求,“加號”變為“乘號”,對産業與技術的深度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激發兩者更深層次的化學反應。
在絲綢紡織這一歷史經典産業中,變化正悄然發生。
全國人大代表、萬事利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屠紅燕將一組數據帶去了北京。“我們研發出全球業界首個花型設計AIGC大模型,基於50萬花型數據庫,300多種AI圖像演算法,可以為全世界80億人每人設計10萬條絲巾且不重樣。”她表示,這種誕生於行業實踐的垂類模型,基於底層技術的再創新,最能解決行業痛點,提升産業發展效率,“支援行業垂類模型的創新和應用,是實現新質生産力發展乘數效應的有效路徑。”
“發展新質生産力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行動通訊集團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劍宇深刻體會到,資訊通信業既是形成新質生産力的重要領域,也為形成新質生産力提供重要支撐,“新質生産力的本質是先進生産力,核心標誌是全要素生産率大幅提升,主陣地是新型工業化。聚焦製造業‘5G+’‘AI+’‘聯創+’轉型,深度匹配企業需求構建人工智慧服務,提升跨行業協作創新效能,能夠助力浙江新質生産力發展。”
企業發力,政府支撐。浙江今年發佈的政策體系有一個重要特點,便是更加注重協同。比如,浙江將組建運作國資創新基金、科創母基金、“專精特新”母基金,其中科創母基金規模力爭達100億元。財政也將在繼續壓減“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的基礎上,向産業和創新持續加力。
對新興産業和前沿技術的追求、對兩者深度融合的求索,讓浙江的新質生産力乘法得到越來越大的結果。但半年時間,對一個全新發展理念而言剛剛起步,被乘數與乘數的極限在哪?能否在算式中加入更多乘數?乘數效應如何繼續提升?這些未知數,恰是新質生産力的魅力所在,它的出現正為高品質發展的未來帶來更多可能。
來源:潮新聞 | 撰稿:王世琪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