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台州 新聞詳情 A- A+
天臺統籌全縣資源打造獨特課程——勞動課上“春耕”忙
發佈時間:2024-04-02 09:16:21    

   一談起勞動教育,不少人的第一反應是傳統家務勞動,洗衣做飯、給長輩洗腳、打掃衛生……然而,在天臺縣中小學校裏,正構築起一片獨特的勞動風景。這裡將中小學勞動教育“提檔升級”,建應用、造基地、改課程,鄉村勞動課程設置五花八門,讓孩子們化身為木匠、採茶師、非遺傳承人等,勞動場所搬進了農業大棚、茶園、工坊、營地、科學展館等,不斷重構勞動教育生態,讓孩子們融入自然,體驗農事,品味非遺民俗,傳承鄉土文化。

  天臺打破學校圍墻,統籌全縣勞動教育資源,打造“鄉村名校勞動課堂”數字應用平臺,全縣48所中小學校共建共用勞動精品課程和校外活動等。

  “好多課特別有趣!我們很喜歡!”聽説孩子們高度評價勞動課,我們也躍躍欲試,近日趕到天臺現場體驗了多種生動有趣的勞動課。

  平橋鎮中心小學組織學生在農合園開墾土地種玉米。 記者 楊群 攝

  玩轉校內勞動場景

  白鶴鎮中心小學有著天臺縣最大的校內基地——佔地24畝的“桃花源”鄉村農科院。眼下,基地裏油菜花、梨花、桃花盛開,綠油油的小麥開始抽穗。“小麥、油菜收割後,我們就帶著學生種水稻,一年四季都有農事忙。”白鶴鎮中心小學黨支部書記陳孝雲説。

  走進基地,4個班級上百名學生分別上著烹飪、種蔬菜、動物飼養和小鳥安家課。老農藝師帶著我們和一些學生在耕夢園裏種馬鈴薯、生菜,手把手教著翻土、播種、澆水、施肥。另一邊的露天營地上,四口大鍋一字排開,熱氣騰騰,孩子們正熱火朝天地包著餃子。

  在天臺,每個學校都有勞動教室,課堂組織形式多種多樣。在三合鎮中心小學,我們挑戰製作因千年古村得名的縣級非遺傳承項目“靈溪垂面”。一人負責將麵條輕柔地搓均勻,一人將麵條像紡線一樣纏繞到兩根竹筷上,就完成了“上面”工序。從麵粉到垂面,一共要用20多小時完成10道工序。

  “做完了,學校食堂會煮給學生吃,加上雞蛋、冬筍、木耳,非常美味。”語文老師周優優從前年開始兼任勞動課老師。為了做好跨學科教學,他專門跑到村裏向非遺傳承人討教,前後學了半年,跑了幾十趟。“年輕人會做垂面的少,不想它被遺忘。”周老師説。

  三合鎮中心小學在角角落落建起了七大勞動景區,眼下這裡的“春耕”生産氛圍濃厚:百草園依次種下了芍藥、烏藥等中草藥;百果園裏楊梅樹、李子樹等果樹開花……

  在平橋鎮中心小學的勞動教室裏,我們人手一塊木板,體驗書法木刻課。我們和小學生一起雕刻“勤勞”二字。我們左手握著刻刀,右手拿著橡皮錘大力敲擊木板,幾刀下去,原本平滑的木板便有了立體感。“刻刀不要對準自己。”六(5)班學生夏昕遠一邊雕刻,一邊提醒我們。

  “我們學校崇尚書法藝術,很多學生都寫得一手好字。”授課教師孫尚君的父親是一名木匠,看到校內一棵樟樹枯萎,丟棄了十分可惜,就萌生了木刻書法的想法。現在,孩子們的木刻技術越來越嫺熟,動手製作了學校的路牌、樓名等。

  通過挖掘天臺縣豐富的農耕文化和非遺文化,各中小學因校制宜,打造了一校一特色精品課,如坦頭中學“小葫蘆大世界”、屯橋中學的“木工坊”、始豐小學的“小廚神”、螺溪小學“千里吉貝”、赤城街道中心幼兒園“整理大集盒”等。在天臺,每個學校每學期還會設立一個勞動周,舉辦瓜果蔬菜展銷會、集市義賣、慶豐收運動會等。

  拓展校外實踐活動

  天氣漸暖,田間地頭一片農忙景象。三合鎮中心小學有1100余個校外勞動點,就是1100余名小學生的“自留地”。我們跟著六(2)班小學生鮑詩妍,帶上鋤頭、水桶,來到她的“自留地”裏,將土壤翻掘、打散,加入各種配料,用草木灰、花生殼、農家肥等,拌合成營養豐富的種植土,再插上紅薯苗。“去年我的地裏種出了班裏最大的紅薯,有7斤多重。”鮑詩妍説。

  “在鄉村,每家每戶都有地,就讓家長給孩子撥一塊地,3平方米,耕種統一的作物,豐收時學校再來評比。”三合鎮中心小學黨支部書記周兆金介紹,校外還有兩畝稻田,每年都由六年級學生耕種收割。

  春耕時節,勞動課堂正當時,學校將勞動教育延伸至農業種植基地。位於天臺縣現代農業園區的農合園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由天臺縣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投資,佔地30多畝,集休閒觀光、研學體驗、科技展覽于一體。開學後,已經有15所學校來這裡上過課。

  我們邁入其中的漫遊農科館,感覺好似一個巨大的植物迷宮,雖然面積只有16畝,卻種植著100多種農作物。根據栽種模式不同,這裡劃分為柱式栽培區、複合栽培園等。整個館區採用物聯網管理,實時監測農作物生長狀況,監控棚內的溫度、濕度、設備運作等,讓學生全方位感受科技賦能農業的魅力。

  “今天上課的主題是‘玉’見你真好。”恰逢有學校實踐,基地負責人蔣慧雅帶領學生了解穴盤育苗法。我們每人領到一顆玉米種子,在一排裝滿土的小格子裏挖開一個小洞,放入玉米種子,覆蓋上鬆軟的土再澆水。這種培育方式不易失水、傷根,成活率更高,也方便孩子將育苗盤拿回教室觀察。

  在現代農業園區裏,裏田農業、本心農業等智慧農企都參與到校外勞動實踐教育中來。為破解勞動場所短缺難題,天臺縣積極整合校外資源,匯聚了一批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開闢了更為豐富的校外課程。如智慧研學唐詩營地的剪紙、幹漆夾苧等非遺傳承項目,寒山多彩田園研學基地的烤麵包、剪紙,和合人間文化園的一根藤項目……目前,天臺縣共擁有民間勞動實踐基地16家,年接待學生超3萬人次。

  一鍵下單預約課堂

  “我們基地共推出了13門勞動課程,都可以在浙裏辦預約。學校上午下單,下午就能來上課。”天臺農合園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負責人蔣慧雅説,自從天臺縣教育局推出“勞動課堂”數字應用平臺,大家再也不用園區、學校來回跑。

  打開“勞動課堂”應用平臺,我們看到校外勞動基地課程簡介、預約情況、地理位置等資訊一目了然。學校、家長都可預約,校外基地同步收到彈窗提醒。隨著平臺迭代升級,還集聚勞動模範、手工藝人、民間匠人等有一技之長的人才,供學校、校外基地、社會團體選擇。春季開學以來,全縣中小學已經通過平臺組織了37次校外勞動課程。

  2022年8月,天臺縣“勞動課堂”數字應用平臺在浙裏辦上線,有效破解勞動場所不足、專任師資緊缺等難題,在去年還入選了教育部教育資訊化教學應用實踐共同體項目。

  平臺一屏直播全縣勞動教室上課情況,呈現全縣學校勞動教育雷達圖、精品課程開發等資訊。截至目前,平臺用戶註冊數達到12萬,覆蓋中小學48所,精品課程數量有127門。

  平橋鎮中心小學“一把蠶絲扇”精品課是平臺上的熱門課程,被外國語學校、赤城小學、福溪小學等19所學校預約52次,授課老師徐蓓蕾是一名科學老師。在天臺,勞動課專職老師不多,大多由數學、語文、科學、體育等各科老師兼任。

  “由於教師數量不夠,教學資源有限,通過數字化平臺讓精品課程共建共用,把不同學科教師兼任的劣勢,轉化為跨學科、無邊界學習的優勢。”天臺縣教育局黨委委員葉安逸説。

  據透露,今年天臺還將建設一個縣級勞動實踐教育基地,佔地219畝,投資1000萬元,包括圍爐煮茶、竹林探寶、地質科考等20多個教育場景,建成後全縣中小學輪流到基地上課體驗。“加強勞動教育對於構建家校社一體化育人體系、激活校內外教育資源、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天臺縣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陳立構説。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楊群 見習記者 張熙錦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