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出鏡率”最高的一個詞應該是“年味”了。但年味具體怎麼去形容,似乎又沒有統一的答案。對一個家來説,可能是熱氣騰騰的年夜飯,是過年新打的年糕,是口袋裏裝滿的烤糖。而對社會這個“大家庭”來説,是勞動者、奮鬥者、努力者一年積累的那些故事,是幸福感獲得感的分享,是身邊變遷的記錄和敘述。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台州椒江,尋找記憶中的年味,記錄下平凡生活裏最鮮活的一面。
年糕
“打”出來的年味兒
“吃了年糕,步步登高”。在椒江人心裏,年糕不僅是一種美食,也是“舌尖上的悠長年味”。每到農曆年底,家家都有打年糕、吃年糕的習慣,並作為新年中走親串戶送親戚的傳統禮物,企盼來年的生活“節節高”。
陳師傅在海門街道東門路經營著一家年糕加工廠,這幾天可謂是門庭若市,前來買年糕的市民絡繹不絕。遠遠望去,打年糕時蒸騰的熱氣、年糕師傅忙碌的身影和市民臉上洋溢的笑容,好不熱鬧。
陳師傅經營的這家手工年糕作坊已經開了多年了,每年在農曆十一月十六左右開張,到臘月二十六左右結束。“手工年糕3.3元一斤,機器年糕2.7元一斤。”陳師傅介紹,生意好的時候,作坊每天可以賣出1500多斤年糕。從清晨7點到夜晚7點,年糕的香味不斷,路過的人們紛紛駐足購買。
忙碌的年糕師傅一邊忙著揉年糕,一邊也會和過來買年糕的街坊嘮嗑,隨手捏出一團剛做好的年糕給街坊品嘗。剛出鍋的年糕又粘又燙,趁熱蘸上紅糖,左右手交替著捧著滾燙的年糕,一邊吹著熱氣一邊吃著,嘴裏還不停地説著:“一定要趁熱吃,涼了就不好吃了!”
家住街心公園小區的丁阿婆,今年已經是第二次過來買了,她説:“我前幾天剛買了40根年糕給在南京生活的女兒寄過去,她喜歡吃我們本地的年糕,每年我都要買了給她寄過去,這樣才有過年的感覺。”
“打年糕是老傳統了,這些年糕煎炒蒸炸都好吃,我每年都要打幾十斤,回去用冷水泡著,一個冬天都不會壞。”正在將打好的年糕裝筐的何阿姨説,“以前農忙的時候,在田裏幹活的人最需要像年糕這樣能夠耐餓的食物,現在日子好了,大家隨時能夠吃飽,買年糕也很方便,所以我就不一次性買太多了,更多的是一種情懷。”
烤糖
把年味藏在口袋
隨著春節的腳步漸近,不少市民已經開始忙著置辦年貨。各式各樣的年貨擺上櫥窗貨架,但承載著童年記憶的炒米糖,依舊是市民們的首選。
早晨7點,在椒江育才路93號,一家名為“阿華糖店”的店內飄出縷縷香氣,吸引周邊的街坊鄰居,來採購新鮮出爐的炒米糖。店舖前臺和貨架上擺著各種糖,核桃糖、芝麻糖、花生糖、油棗、麻花……品種多到讓人眼花繚亂。
店舖雖小,卻承載一家人的生計和街坊們的口碑。小店經營者周桔華從父親手中學到制糖的手藝,“我的父親年輕時在部隊就是做這個的,在我11歲的時候,父親他退伍後就自己開了一家糖店。”從小耳濡目染,周桔華16歲時,決定傳承父親的手藝。如今,一幹就是四十年,他始終堅持手工制糖,只為傳承最地道的口感和甜度。
從起鍋到最後切塊,周桔華的製作過程如行雲流水一般,用時僅需5分鐘。其間有很多細節,如火候的掌控、糖油的粘度、炸米花和黑芝麻融合度、切條時的溫度等,只要一步不到位,這一鍋炒米糖就失敗了。“烤糖每一道工序都要求手工製作,一馬虎,口感就變了。以前手藝不精時,經常會被濺起的熱油燙傷。”對周桔華來説,練就這手藝的秘訣就如歐陽修寫的《賣油翁》一樣,熟能生巧罷了。
臨近春節,是小店最忙碌的時光。不只是來自街坊鄰里的日常購買,小店還承接了企業訂單,“一單少的有一兩百份,多的時候一單就有五六百份,淩晨四五點就要起床忙碌,一直到晚上十一二點。炒糖時,要一直站著,不停地翻鍋爐,晚上都是腰酸手臂疼。”周桔華説。雖然忙碌,但夫妻倆分工合作,其樂融融。面對新老客戶,夫妻倆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黃魚
把年味端上餐桌
年夜飯,永遠是春節的重頭戲。豐盛的年夜飯必然少不了一條魚,在台州,説到吃魚就一定要提到黃魚。在上個世紀,吃大陳黃魚是椒江人過大年的一個傳統,“謝年”要用黃魚,宴請賓客少不了黃魚,吃年夜飯更得有黃魚……大陳黃魚的野味和鮮甜味不僅影響了老椒江人的味蕾,而且融入到了他們的生活中,大陳黃魚的味就是椒江人最喜愛的年味。
“臨近春節,大陳黃魚銷售進入高峰期,這幾天來我店裏買黃魚的人明顯多了不少。”姚立炎是一家專賣大陳黃魚的店老闆,在他的門店裏,工人們正忙著清點、稱重、登記、加冰、裝車,各項工作井然有序。
記者採訪得知,姚立炎與大陳黃魚打交道已經有十幾年了。“我是江西人,十幾年前到大陳島水産養殖公司上班,接觸到了大陳黃魚,感覺黃魚味道鮮美,市場很大,我就想能不能自己創業,專賣大陳黃魚。”2011年,姚立炎在海門老街開了一家“長鬍鬚”正宗大陳黃魚專賣店,憑藉著大陳黃魚的優秀品質,他的店也打開了口碑,生意蒸蒸日上。
十幾年來,他見證了大陳黃魚的發展變化,也掌握了黃魚經營的淡旺季規律。據姚立炎介紹,每年的臘月二十二至臘月二十九,是大陳黃魚銷量最火爆的階段。無論是批發商還是小商販都會牢牢把握這個銷售旺季,賺得盆滿缽滿。
平時,姚立炎的大陳黃魚專賣店每天早上6時營業,晚上23時歇業,但最近由於生意火爆,他經常淩晨3時許就開門營業。“很多客戶白天忙,晚上才有時間過來進貨,他們一個電話,我們就得起床為他們出貨。”姚立炎説,他的門店不只是零售,也做批發,很多客戶從他這裡進貨後,再拉到各地去零售,憑藉著“大陳黃魚”的金字招牌,目前銷量都很可觀。
“央視跨年晚會明星宣傳大陳黃魚,現在這條魚的知名度又打開了,就在剛才,一個小夥子跟我買了三箱黃魚,準備郵寄去黑龍江老家。”説話間,姚立炎的手機微信“叮咚”一響:“10條大黃魚,郵寄杭州!”他會心一笑,老客戶的訂單又來了。
那麼,在您的記憶中,“年味”是什麼呢?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共用聯盟·椒江 陳艷紅 水水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