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下午,金華東陽南市街道大聯村舉行村集體經濟分紅,1200戶村民喜提“年終獎”。
這是大聯村連續第9年組織分紅,今年的“年終獎”還很厚實:共分紅600余萬元,每戶村民領到了5000元現金和200元菜票。
在浙江,村民領取“年終獎”已屢見不鮮。
早在2021年,浙江農民通過集體股份分紅總收入就超過了100億元,如今不少村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可以穩定到“一個小目標”,每年的分紅也讓人很是眼紅。
比如杭州西湖區的古蕩鎮股份經濟合作社,在去年11月底村集體收入就達到1.6億元,因此安排200多位退休老人分四批免費出國遊,一度衝上熱搜。
歲末年尾,又到農民“年終獎”兌現的時節。記者經過梳理髮現,今年浙江發放“年終獎”的村多了不少新面孔,也有村追加“年終獎”額度的,還有村民選擇放棄領取“年終獎”的,這其中有什麼故事?記者走進湖州、溫州、寧波等地進行了探訪。
湖州五四村:村民當股東,每戶萬元“年終獎”
這段時間,湖州市德清縣莫幹山鎮五四村村兩委班子心裏都憋著一件事,但大家心照不宣都沒對外講。
直到1月25日,五四村如期召開了一年一度的強村大會。會上,按流程交代完工作後,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孫國文突然對百餘名參會人員説:“接下來進行村裏強村公司的股份分紅儀式,請村民小組長上臺,代表入股村民按每戶一萬元的‘年終獎’領取獎金。”
藏了許久的“秘密環節”公佈的一瞬間,村民們又驚又喜。
孫國文坐在臺上,聽到底下悉悉索索傳來驚嘆聲:“多少?一萬塊?”“這麼大手筆的分紅,還是第一次吧”……
會後,這個好消息在村民小組長和村民代表的口口宣傳下,很快就在整個村子裏傳開了。
“是的,一共一萬元。一部分是用現金紅包給的,村裏為了給我們新年討彩頭,另一部分是用轉賬形式,前兩天已經都到賬了。”2月2日,記者來到五四村,遇到了不少還沉浸在喜悅中的村民。64歲的費小林就是其中一位。
2019年,五四村為了發展鄉村旅遊,提出要和德清縣文旅集團合資打造強村公司,一同引進文旅項目豐富村內業態。當時,村裏動員村民們積極入股,村委還定了規定,同意入股的村民,以每戶2萬元的資金認購一股,這樣既體現公平,也能儘量減少村民們的投資風險。
最開始,和不少鄰里一樣,費小林也犯過嘀咕:“只要是投資,就一定有風險,2萬元也不是小數目,在村裏搞旅遊能回本嗎?”
但後來,他看到村幹部們一門心思撲在這個項目上,再加上縣裏一直在強調要帶動鄉村人氣,費小林覺得,五四村這個地處莫幹山腳下的小村子,有著不錯的旅遊資源,或許是時候探索自己的旅遊産業了。因此,他想了幾天后,主動找到村裏入了股。那一年,和費小林有一樣想法的443戶村民成為了該村強村公司——德清五四文化旅遊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稱“五四文旅公司”)的股東。
這幾年,五四文旅公司給村裏引進了不少新奇的項目,比如one有引力運動工場、房車公園、溪谷漂流等。這些項目帶來了一波又一波人氣。“據我們觀察,這兩年來村裏的遊客主要來自長三角地區,其中杭州客人最多,大部分都是青年群體。”五四文旅公司副總經理馮超傑帶記者在房車公園走了走,他説,依託這些重點項目,2023年五四村接待的遊客達10多萬人次。
90後的馮超傑還笑著説,自己也是土生土長的五四村民,年底也收到了1萬元“年終獎”。“拋開工作,從一名村民的角度,在看到村子越來越好的同時,還能收到一筆不小的獎金,感覺很奇妙。”他補充道,不止是他,就職于村遊客接待中心的十幾位村民,這幾天也都喜笑顏開。“叔叔阿姨們説,自己在家門口就找到了保潔、保安、房車管家的工作,一年下來有六七萬元的收入,到了年底還有額外獎金,想想就開心。”
五四村黨總支副書記阮建強説,村裏發展文旅事業,離不開每個村民的支援,為了給遊客留下好印象,村民們自覺做好房前屋後的環境整治工作,有時候也需要大家承擔相應的接待任務。這其中,也包括幾戶特殊家庭的付出。“村裏有幾戶經濟條件不太好的村民,早前因客觀原因沒辦法入股。作為村集體,我們也想盡可能提升他們的參與感和獲得感。這段時間,我們正在探討補助機制,爭取在接下來的‘年終獎’發放中,也能讓他們有所收穫。”
溫州水雲村:風景變“錢景”,“年終獎”連發30年
再過兩天,溫州市永嘉縣大若岩鎮水雲村村口的咖啡店就要開張了。這間咖啡屋位置很考究,它坐落在三棵高大茂盛的百歲古樹之下,旁邊是流淌不息的溪流,別有一番韻味。
這是水雲村開出的第6間咖啡店。水雲村黨總支書記、村經社董事長陳永忠盤算著,僅租金一項,6間咖啡店就能給村集體經濟新增近10萬元的收入。
“靠租金收入還不夠,我們要把村口的咖啡店打造成網紅店,提高營業收入。”陳永忠勁頭很足,原來,村集體也入股參與了這間咖啡店的經營,生意越好,意味著今後村民從中獲取的收益也越高。
對此,年過七旬的村民陳光益很是期待,因為他見證了水雲村“年終獎”節節高的歷程。“30年前,交通很不方便,到我們村要乘船才進得來,後來陶公洞開發,交通條件也逐步改善了,在1995年我們第一次領到了村裏發的‘年終獎’,雖然只有50元,但親戚朋友聽了都很羨慕,後來還逐漸提高,四年前開始,這筆‘年終獎’提高到1000元。”
就在前幾天,陳光益和水雲村其他1657位村民又領到了這筆“年終獎”。這也是該村連續三十年給村民發“年終獎”,累計已發放2600多萬元。
除年終分紅外,水雲村村集體經濟惠及村民的福利多多:每年每位村民580元的農村醫療保險均由村集體收入支付;村民住院花費超過5000元以上,還可以在村裏再次報銷20%;60歲以上老人每月發放100元老年補貼,70歲以上老人可在村內免費享用一日三餐……村集體全年惠民支出超過450萬元。
水雲村的錢從哪來?答案是變風景為“錢景”。
水雲村地處永嘉大若岩鎮風景旅遊中心區域,有著“天下第十二福地”之美譽,村域內有陶公洞、十二峰等旅遊景點。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水雲村實施土地流轉承包發展旅遊。隨著陶公洞、十二峰景區開發建設,水雲村一躍成為“浙江省休閒養生基地”“浙江省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浙江省3A級景區村”,遊客紛至遝來,民宿遍地開花。2023年,水雲村村集體經營性收入532萬元,其中除景點收入外,還有民宿承包收入80多萬元。
記者走進水雲村新開業的雲水山舍民宿,民宿主人陳建文正忙著給春節期間的客人整理房間,從正月初一到初七,12間房被訂購一空。喜人的開局,讓陳建文樂開了懷,也讓他堅定了在家鄉創業的決心。和水雲村多數村民一樣,過去很多年裏,陳建文一直在外省經營超市生意,如今手裏也攢了一些資金,家鄉發展也越來越有奔頭,於是,他們又紛紛選擇回來了。
青山綠水間,追夢的青年人也多了起來。記者在水雲村文化禮堂旁,看到一間裝修風格清新自然的甜品店,門面看上去普通,可走入店中,每一顆糕點都是別具匠心,是滿滿的國潮風。桃花酥、荷花酥、梨兒酥......一個個象形酥都讓人垂涎欲滴,仿佛置身於宋代的繁華之中。
“中式酥點傳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能通過味道的方式與千年前的文化産生聯繫,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95後的店主陳源源熱情接待了我們,她是土生土長的水雲村人,回村開出這間甜品店,也遭遇客流稀少、消費能力相對較弱的困境,但她通過外出拜師學藝,將宋韻糕點製作技術帶回了家鄉,因製作精美,味道絕佳,她的宋韻糕點在永嘉火出了圈。如今,這間鄉村小店的甜品日均銷售量可達30盒以上,端午、中秋等節假日日均銷量可達80盒以上。
春節臨近,水雲村又開始熱鬧起來。民宿主們把從村民手裏收來的土特産打包,還準備了打年糕、做糖畫等體驗項目,靜候四方遊客前來。
寧海田岙村:不拿分紅也開心,擴大生産再投資
在很多農民沉浸在收到“年終獎”帶來的喜悅中時,寧海縣越溪鄉田岙村的村民們卻做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決定——
放棄分紅,將這筆資金再投入公司,以謀求更大的發展。
田岙村黨支部書記葉其斌介紹説:“我們田岙村是一個傳統的農業村,主要收入就是靠水産養殖與農産品種植。”
2022年,田岙村作為越溪鄉打造強村公司的首家試點,在鄉幹部駐點調研和推動下,村民代表大會一致通過,成立以田岙村村集體為主體的強村公司“滄田農業有限公司”,並在寧波開設門店,全村696名村民入股成為公司股東,更選聘創富“頭雁”,吸引了在外創業的陳強等多位村民參與公司運營。
在寧波市區從事採購生意的陳強提出,強村公司不能只單單滿足於做農産品銷售,一定要有自己的産業。
那做什麼産業好呢?望著村裏漫山遍野的甘蔗地,葉其斌與陳強眼前一亮,頓時想到了古法紅糖製作。田岙村所在的越溪鄉有加工紅糖的傳統,而田岙村甘蔗種植面積也有120畝。每到秋季甘蔗收穫時,村子裏不管白天黑夜都炊煙嫋嫋,空氣中到處瀰漫著紅糖香。
村民王琴球是村里加工紅糖的好手,她介紹説,越溪的手工紅糖都是用柴火熬製,從榨汁,到熬漿,再到打沙,要歷經3個多小時才能製成一鍋,因此個人每天産量有限。當聽説強村公司提出要把紅糖打造集生産、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産業,她拍手贊成。
可是打造新的産業,還需要投入資金,這筆錢從哪來?
當強村公司的創業團隊青年隊員試探性地提出,能不能將公司年底的分紅共計22萬元再投資時,書記葉其斌一開始是反對的。他説,到年底了,分紅雖然不多,可是給每家每戶發點錢,辦點年貨,讓大家圖個喜慶。可沒想到再投資的想法,卻得到了全村696位村民股東的一致同意。
村民吳繼煤説的很實在:“22萬元近700個人分一分,也就幾百塊。我們村裏沒有特別富的,也沒有特別窮的,但大家都不差這幾塊錢,就想著能把這筆錢再投資,給村裏的公司做強産業挺好的!”
吳繼煤告訴記者,村裏的公司剛剛起步,現在還在探索階段,盈利也不多。村支書和阿強這幫年輕人的努力他們都看在眼裏,等紅糖産業上規模了,肯定會有更多的分紅。“我們相信他們會帶領我們賺大錢,到時候拿更多的分紅!”吳繼煤樂呵呵地説。
吳繼煤對強村公司很有信心。這兩年強村公司實實在在的運作,為村裏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就在前幾天,村裏承辦了一場商會的活動,更借著“東風”,辦起了強村集市,一天收入就破了8萬元。
有了資金的投入,村裏建起了紅糖加工中心。“原來我們自己家裏製作都是土灶,現在改成了無菌車間,還有了精包裝車間。”村民王琴球説。
紅糖加工中心還沒落成,村裏就收到了一筆訂單:價值2.6萬元的1300斤紅糖。公司連忙向村民收購了6.5噸的甘蔗。“紅糖加工中心一揭牌就馬上投入生産,開門紅!”村民們連連稱讚。
一位村民喜笑顏開地告訴記者,快過年了原本他們都已經準備閒下來了,但沒想到突然來了生意,不僅自家種的甘蔗可以賣給村裏公司,自己在加工中心幫忙,每天也有200元的收入,可謂是雙重增收:“這不比拿分紅好?”
新聞+
2023年,浙江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4萬元大關,達到40311元,比上年增長7.3%,連續39年冠居全國各省區。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全省低收入農戶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1440元,同比增長13.4%,首次突破2萬元。這些數據,正揭示了浙江農民增收的奧秘:在“千萬工程”引領下,發力“擴中”“提低”、打出“促共富”組合拳,不斷拓寬農民增收路徑,持續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農業農村共同富裕注入新內涵。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宋彬彬 徐添城 竺佳 謝甜泉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