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台州 新聞詳情 A- A+
“梅茶雞蜂”持續“出圈”成“熱詞”
發佈時間:2023-11-17 10:14:18    

   這幾天,“梅茶雞蜂”持續“出圈”,成為仙居人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

  11月7日至10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系統科學諮詢小組在羅馬糧農組織總部召開會議,經過專家認真討論,一致認為“浙江仙居古楊梅群複合種養系統”符合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GIAHS)評選標準。隨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網站公佈,“浙江仙居古楊梅群複合種養系統”被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仙居古楊梅群複合種養系統是“梅茶雞蜂”有機結合的複合型山地農業模式,也是全球第一個楊梅領域的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它的“出圈”,不僅僅讓人真真切切感受到仙居楊梅又一次“出圈”,更是看到了仙居優秀傳統農耕文化的“傳承”與“突破”。

  中國楊梅看浙江,浙江楊梅數仙居。仙居是世界人工栽培楊梅起源地之一,距今已有1600年的楊梅栽培史。

  而智慧勤勞的仙居鄉民不僅在楊梅栽培上下足了“功夫”,更是把“梅—茶—雞—蜂”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通過楊梅樹與茶樹混栽,將仙居雞飼養于梅林之中,配以養殖土蜂,形成“梅—茶—雞—蜂”共生互利的農業複合生態模式,延續至今形成了獨特的古楊梅群複合種養系統。這不僅保障生物多樣性平衡,還讓各個物種之間的物性配合,實現了1+1>2的功效。

  千百年的持續探索,仙居人用無數的汗水和心血去澆灌,在順應天時、講求地利、重視人和的農業勞作中,摸索探尋出一條的“應時、取宜、守則、和諧”的種養殖新路子,創造出了持續永久、綠色發展的農業生産系統,不僅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理念,更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樸素哲學。

  也正是有了仙鄉大地的鄉民結合仙居的實際,跳出了單單楊梅種植的“圈”,結合“梅—茶—雞—蜂”複合種植,進一步打響了仙居楊梅的知名度,並同多方專家學者的不懈努力之下,在開發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持續挖掘放大其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從2015年“浙江仙居楊梅栽培系統”被評為第三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到2018年農業農村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委員會專家組分別來仙居開展農業文化遺産考察評估活動,再到2019年在北京進行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申報陳述答辯,成功進入全球預備名單,直到今年的“浙江仙居古楊梅群複合種養系統”正式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一路走來,在一批批專家學者的嚴謹考察審評下,可以看到,仙居古楊梅群複合種養系統這一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更像是是活躍在山林曠野間會“呼吸”的活態的生命體,迸發著勃勃生機。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7月18日致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大會的賀信中指出,人類在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璀璨的農耕文明,保護農業文化遺産是人類共同的責任。中國積極響應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倡議,堅持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不斷推進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實踐。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加強農耕文化傳承保護,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産和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利用。

  保護、利用、傳承好農業文化遺産,對傳承優秀農耕文化、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有著重要意義。而在仙居這片充滿勃勃生機的古老土地上,悠久燦爛的農業文明跨越歷史長河依舊熠熠生輝。

  就像從萬年古跡——下湯遺址中出土的石磨盤、石磨棒和陶器等文物,揭開了萬年前的下湯文明。經考古認定,該遺址包含上山文化、跨湖橋文化、河姆渡文化、好川文化四大階段,是萬年浙江的縮影。特別是陶器中未碳化稻草和稻穀殼的發現,證實了這片熱土也是世界稻作農業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就像在楊豐山舉行的2023中國農民豐收節上成立的全國梯田科技聯盟,通過不同的梯田地區凝聚共識、協同發張、橫向聯動,共同保護、傳承和利用好梯田農業文化,共同搭建科技交流合作平臺,讓傳承千年的梯田文化與文明生生不息,讓作為我國農耕文明重要代表的梯田得以永續發展、煥發新機。

  ……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在這片仙鄉大地上,勤勞智慧的先民在生産實踐中創造了生生不息、豐富多彩的農業文化遺産寶藏,正等著我們去傳承與保護。也期待更多優秀的傳統農耕文化“出圈”“出彩”,向世界展示跨越時間的活力。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共用聯盟·仙居 鄭凱波 尹暢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