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嘉興 > 要聞 新聞詳情
“兩化”改造,嘉興有門道
發佈時間 | 2023-11-16 09:24:27    

   上個月下旬,浙江召開全省推進新型工業化暨深入推進“415X”先進製造業集群高品質發展大會。

  新型工業化,已成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嘉興的新型工業化之路,要怎麼走?

  眼下,嘉興各地、各部門正聚焦傳統産業基礎再造,圍繞“數字賦能”和“綠色低碳”兩大賽道,以先進製造方式為導向,以量大面廣的傳統製造業企業為主體,加快推動以數字化、綠色化為核心內涵的技術改造(以下簡稱“‘兩化’改造”),全面提升先進製造業投資,有效節約工業用能。

  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全市共實施“兩化”改造項目1605項,其中數字化改造1000項、綠色化改造605項;全覆蓋攻堅項目1619項,其中數字化改造1400項、綠色化改造219項,直接拉動投資547.96億元,節能35.38萬噸標煤,“兩化”改造提前3個月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塊狀産業“破繭蝶變”

  改革開放後,一浪高過一浪的思想解放潮流,為嘉興經濟注入了無限活力。

  上世紀80年代的三次“海寧會議”,推動了嘉興鄉鎮企業的大發展。而上世紀90年代的三次“許村會議”,則推動了嘉興個私經濟的大發展。

  一個日後聞名全國的“意外收穫”是,嘉興各地大做“無中生有”文章,一批區域特色産業迅速崛起。在嘉興經濟版圖上,塊狀經濟色彩斑斕,在擴大經濟總量、優化經濟結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然而,進入21世紀,塊狀經濟的弱點也顯現了出來,面對“低、小、散”的産業分工格局,該如何給“無中生有”的市場經濟奇跡“保鮮”?

  黨的十六大首次提出新型工業化概念,指出堅持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2003年以來,嘉興大力實施“工業立市”“工業興市”戰略,2011年全市重工業佔比首次超過輕工業。進入新時代,我國加快從“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嘉興也隨之實施“工業強市”戰略,率先開展“畝均論英雄”改革、企業智慧化改造等工作,推動製造業走上了高品質發展的軌道。

  時至今日,嘉興規上工業産值超1.4萬億元,擁有32個工業大類、近5萬家製造業企業,155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列全國地級市第5,製造業貢獻了全市近一半的GDP、創造了近一半的稅收、提供了近一半的就業崗位。

  數字化綠色化“比翼齊飛”

  數字化和綠色化是新型工業化的應有之義,也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重要領域。

  一個個絲餅整齊、有序地從生産線上自動落到推車上,沿著軌道被送至包裝車間,經過智慧打包、張貼標簽等工序後,由傳輸車送至立體倉庫……走進桐昆集團聚酯纖維“未來工廠”,一大波黑科技讓車間“未來感”拉滿。

  在桐昆“未來工廠”的基礎上搭建的“桐昆大腦”,不僅接入了40多家化纖及其配套企業,並與桐鄉市政府、百度共同打造的“合成纖維産業大腦”互聯互通。經過數字化改造,工廠萬元産值成本下降63%、産品不良率下降47%、産品研製週期縮短53%、每人平均年産值提升28%。

  和諸多城市一樣,隨著人力成本上升和環境資源要素制約,嘉興許多工業企業面臨“成長的煩惱”。發展綠色經濟,從綠中掘金,走綠色轉型之路,已成為全市工業企業的共識。

  在嘉興敏惠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電鍍産線經改造後,一年預計可節約用水9萬噸、節約能耗費用200萬元;在加西貝拉壓縮機有限公司,每10秒就能生産1隻變頻電機定子,低能耗設備比原有設備節能30%以上……在節能降碳的賽道上,全市今年實施的605個綠色化改造項目,可節約用能35.4萬噸標煤。

  隨著企業數字化和綠色化水準的不斷提升,嘉興的發展品質和效益也持續向好。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全市規上畝均工業增加值達97.3萬元,居全省第二,同比增長21.3%;新産品産值率達53.5%,同比提升3.6個百分點,居全省第二。

  打造先進製造業産業集群

  當前,嘉興在製造業“兩化”改造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産業結構持續優化、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為智造創新強市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但客觀地説,嘉興同許多城市一樣,在土地、勞動力、資源環境等生産要素的制約下,全市經濟發展面臨著“窘境”。一方面,各類生産要素供給相繼觸及“天花板”,工業發展中缺地、缺電、缺工、缺錢等問題日益顯現;另一方面,産業結構性、素質性問題突出,傳統動能衰落、新動能斷檔,産業升級陷入“轉型的陣痛”。

  如何擺脫傳統的路徑依賴?

  嘉興的答案很明晰:建設先進製造業産業集群。《嘉興市打造先進製造業産業集群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嘉興市先進製造業集群培育工程推進方案(2023—2027年)》先後出臺。明確到2027年,“嘉興智造”在全國乃至全球價值鏈創新鏈産業鏈的位勢明顯提升,“135N”先進製造業産業集群規上企業營業收入突破1.2萬億元,佔規上工業比重超50%,各縣(市、區)分別培育1個以上超500億級特色産業集群。

  然而打造先進製造業産業集群,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區域之間的協調,也需要部門之間的統籌。對此,嘉興推出強化財政支援、強化基金引導、創新金融服務、加強用地保障、加強用能保障、加強人才支撐、健全工作體系等7項政策措施。

  在財政支援上,集中財力支援先進製造業産業集群建設發展,加大對先進製造業産業集群重點平臺、重點企業、重大項目的支援力度;在基金引導上,發揮政府産業基金杠桿效應,優化産業基金使用方式,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科技創新、製造業領域;在金融服務上,穩步提升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佔比,持續擴大信用貸款和智慧財産權質押、股權質押等“信用類科技貸”規模,支援符合條件的製造業企業股改上市;在用地保障上,全市每年出讓工業用地佔國有建設用地比例不低於40%,積極爭取省重大産業項目用地獎勵預支指標;在用能保障上,優先保障“135N”先進製造業産業集群重點企業電、氣、水、排污權等要素供給,將重大項目能耗指標納入全市盤子進行統籌平衡,爭取將更多的産業項目納入國家能耗單列清單;在人才支撐上,實施“星耀南湖”領軍人才計劃,每年遴選高端智造人才和團隊項目20個以上;在工作體系上,按照清單化、項目化、數字化要求,建立五年任務、年度計劃、季度跟蹤的落實機制,明確責任分工,確保任務目標落實落細。

  “先進製造業産業集群是製造業高品質發展的主要標誌。我們堅持把‘135N’先進製造業産業集群作為嘉興打造長三角核心區先進製造業基地的‘四梁八柱’,推動産業集群實現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嘉興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説。

  如今,嘉興有8個産業集群入選“浙江製造”省特色産業集群核心區、協同區創建名單,總數排全省第三。其中,海寧智慧光伏産業集群、秀洲智慧光伏産業集群、桐鄉現代紡織與服裝産業集群等省級特色産業集群核心區累計數達6個,列全省第一。

來源:嘉興日報    | 撰稿:記者 沈哲韜 通訊員 朱曉斌 孫敏傑    | 責編:陸姍姍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