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伊始,層疊碧波的茶山冒出點點新綠,芬芳盎然。
萬物生發的季節,浙北小城安吉的新事,除了山,還有水——
3月20日,全國首單水土保持生態産品價值轉化交易在安吉簽約落地。章村鎮石門坑生態清潔小流域河垓區塊水土保持生態旅遊資源的6年經營權,最終落錘3328萬元。
水土保持是江河保護治理的根本措施,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浙江農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碳中和學院教授王懿祥認為,此次交易讓無形的生態價值落地,體現出將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什麼是水土保持生態産品?小流域資源何以拍出千萬價值?“點水成金”的背後又藏著怎樣的共富密碼?
這種産品,無形卻有價
水土保持生態産品,是指實施水土流失預防治理措施後形成的生態産品。
這裡關聯著另一個專業名詞,GEP。GEP即生態産品總值,反映的是生態系統提供的最終生態産品和服務價值量化的總和。可以説,水土保持生態産品是GEP重要的組成部分。
問題來了,凡産品皆有價,但水土保持包括水源涵養、水土保持、洪峰調節、氣候調節等內容,産生的效益“看不見,摸不著”,價值高低該怎麼定呢?這就需要一把可量化的統一尺規。
為此,安吉以全省水利改革創新試點為契機,委託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農林大學、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等機構進行深入研究。
水利專家們通過查閱文獻、座談交流、實地調查等方式,編制了《浙江省安吉縣水土保持生態産品價值核算研究報告》,摸清安吉縣城水土保持生態産品底數的同時,也探索形成了一套包括供給産品、調節服務、文化服務三方面十三項具體産品因素指標的水土保持生態價值核算體系方法及模型。
經核算,目前安吉縣38個小流域生態産品價值為33.2億元,其中黃浦江源石門坑生態清潔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態産品價值為1.03億元。
確價,為的是轉化落地。生態産業化、生態權屬交易、生態補償、生態金融化……近年來,安吉先後出臺了《水土保持生態産品交易管理辦法》《“兩山銀行”試點實施方案》等規章制度,初步建立起一系列可操作、可複製、可推廣的水土保持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
3328萬元是市場機制下“價高者得”的結果。根據核算,小流域河垓區塊每年的生態旅遊價值可達450萬元。
該産品在“兩山合作社”生態資源資産交易平臺掛牌後,吸引了全國5家企業報名投標。最終,浙江綠郡龍山源旅遊發展有限公司以高出起拍價628萬元的價格獲得6年經營權。
“對生態旅遊而言,自然環境是稀缺資源。”中標公司董事長黃模敏坦言,砸下千萬投資,主要是看中了安吉水經濟的火爆流量和水土流域的自然景觀,“我們打算開展漂流項目,盡最大努力降低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
荒坡地,“身價”大漲
漫步河垓村木田峪生態露營基地,梯田景觀旁,溪水沿著卵石縫隙潺潺流過,激起層層水花。
這裡地處石門坑小流域,曾是一片荒坡地,水土流失嚴重。“風吹土起、雨下泥流。”安吉縣水利局水土保持管理站站長劉克軍回憶説。
上世紀末,安吉以發展“石頭經濟”為主,礦山開採活動頻繁,曾經是省內因礦山開採活動産生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整治迫在眉睫!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指引下,近20年來,安吉以礦山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為重點,以小流域為單元,通過坡面復綠、礦坑復墾、坡耕地整治、水生態修復、竹林撫育等水土保持措施,先後治理了水土流失面積419平方公里,全縣水土保持率由原來的84.5%提高到94.2%。
“昔日拋荒地煥然一新,變身為網紅旅遊打卡地。”劉克軍介紹,經過治理後的石門坑小流域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提升,水源得到了涵養,水質達到一類水,小流域內的河道水量充沛,這些都為此次開展水土保持生態産品價值轉化打下了基礎。
如今,安吉的水土保持生態産品越來越豐富,除了這次交易的石門坑生態清潔小流域外,該縣還在積極籌劃梅溪、鄣吳、山川、深溪等4個生態清潔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生態産品價值轉化,總價值預計超過3.6億元。
投石問路,推廣複製。“初步估算,全省2495個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態産品價值潛力達數百億元。”交易現場,浙江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李銳表示,接下來將在全省推廣水土保持生態産品價值轉化的安吉經驗,每年擬選取5-7個試點縣因地制宜開展轉化探索。
據悉,浙江省水利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已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水土保持生態産品價值實現的意見》。根據《意見》,到2027年,具有浙江特色的水土保持産品價值實現路徑有望基本形成,試點地區水土保持生態産品價值轉化金額超3億元,輻射新業態發展增值超10億元。
做好水的文章,前景可期。
“生態本身就是經濟”
“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生態就會回饋你。”4年前的春天,習近平總書記重訪安吉余村時的話言猶在耳。
今天,安吉人再次加深了對這句話的理解。據了解,3328萬元將存入出讓方安吉縣水利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安吉縣章村鎮人民政府設立的水土保持生態産品交易專項賬戶,交易資金專項用於流域內村民共富收益和全縣水土流失治理。
章村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侯文亮細細盤算,漂流項目實施後將全面帶動章村鎮河垓村濱水漂流、民宿、餐飲、露營、咖啡、休閒旅遊等業態發展,預計村集體收入年增收超100萬元,新增村民就業崗位50個,帶動區域年均增收超1000萬元。
“項目轉化産生的經濟效益還可以反哺生態環境保護,推動水土保持成為百姓自覺,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共贏。”侯文亮感慨,水土保持,一頭連著生態保護,一頭連著共同富裕,這樣的回饋當真實在!
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産力,創新利益導向機制則催生出加快轉化的內生動力。
逶迤青山間,從不乏點綠成金的奇跡。2023年,安吉獲得省級退化毛竹林碳匯項目應用方法學試點,流轉84萬畝林權到合作社,依託數字管理平臺完成資金核準18萬人次,下發首批竹林碳匯分紅資金3.02億元,惠及全縣167個村集體、5.1萬戶農戶,可為村集體年均增收85萬元,農民年均增收4000元。
“把竹林養護好,空氣也能變成‘真金白銀’。”老百姓笑著説,除了能收到租金外,還能以竹林管理員的身份拿到工資,更讓人動心的是,他們還可以把將來産生的碳匯收益以股金形式入股。
資産、資金“兩入股”,實現租金、薪金、股金“三收益”。除了農旅産業、竹林碳匯等領域,這種利益聯結分配機制還應用到了“余村全球合夥人”計劃等項目,釋放出鄉村經營的無限可能。
“點水成金”、“空氣生金”……一次次創新探索和一個個共富故事,正推動安吉綠色發展的“兩山”轉化之路越走越寬,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更多樣板和經驗。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 葉詩蕾 吉文磊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