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共同富裕 新聞詳情 A- A+
推動山區海島共同富裕 溫州近六千名專家人才組團下沉
發佈時間:2023-01-04 07:52:22    

   隊旗高擎搖動,由5858名人才專家組成的溫州“共富人才幫幫團”隊伍正式出征。

  1月3日,2023年的第一個工作日,溫州聚焦人才科技助力經濟高品質發展舉行新年第一會——2023溫州市委人才和科技創新工作會議暨市域一體化創新體系建設動員大會。會上,這批專家、幹部、溫商等人才組成的幫扶隊伍將下沉到溫州山區海島,針對性開展項目幫扶及人才幫帶。

  山區海島要發展,光靠資源要素內部挖潛顯然動力不足。要從根本上解決發展問題,就必須有人才和項目的支撐。統籌全市人才資源,溫州制定並啟動人才引領山區海島縣共同富裕“1035行動”,即組建科技、農業農村發展、時尚文旅、教育、醫療衛生、金融、黨派鄉賢溫商、基層服務、基層治理、優秀幹部等十大領域的10支“共富人才幫幫團”隊伍,以3年為週期,選派5000多名專家人才,通過任職、挂職、兼職和結對等形式,把帶動山區海島實現共同富裕落到實處。

  在行動啟動前,溫州對山區海島的98個鎮街、2014個村(社區)開展了發展需求排摸。在前期調研中,溫州市委人才辦發現,各區縣均在産業發展、科技創新、公共服務提升、鄉村振興、社會治理等領域提出了具體的“成長煩惱”。這就意味著,單一人才的幫扶效果有限,必須讓幫扶隊伍“整合式”組團下沉。目前,以被幫扶的縣市區為單位,10支“共富人才幫幫團”隊伍實現人員匹配全覆蓋。

  翻看“共富人才幫幫團”成員聯絡表,首批名單中的5858人被細分為近百個幫扶分團。例如,農業農村發展幫幫團被分成了美麗鄉村規劃、農房建設、農播客、稻米、糯米山藥、茶葉、水果、畜牧、中藥材等。科技人才幫幫團則被細分為科技特派員、生命健康、電子儀錶、數字賦能、新材料新能源、機電工程、科技成果轉化等分團。

  之後就是按圖索驥,根據各地産業發展和治理等發展需求,在“共富人才幫幫團”名單中逐一匹配,實現精準結對。打造“藝術家菜園”,讓來訪藝術家紛紛“認領”,體驗田園生活......位於永嘉偏遠山區的上日川村,迎來了80後畫家周建朋,致力於讓這座從永嘉偏遠的落後小山村,成為人人嚮往的“網紅村”;名醫潘小東,紮根浙南門戶蒼南,推進縣域胸痛、卒中、創傷三大救治中心能力建設,讓適合在基層開展的醫療服務儘量離居民更近一些。

  “輸血”的同時,更要“造血”。“共富人才幫幫團”成員楊昌海此次還繼續被派駐蒼南縣莒溪鎮田寮村工作。和他共同工作的村幹部林克倪在帶動村子發展上越來越有想法了。最近他正在向村民推廣新近試驗成功的新型帆布池養溪魚項目,每平方米能養殖近150尾魚,養5至6個月就能收益,大大縮減投入産出時間。之所以想到在山區引入養魚項目,是源於楊昌海總挂在嘴邊的話,“要想盡辦法盤活山區閒置荒地”。林克倪坦言:“這種挖掘山區自身潛力的想法,讓我們有了能跳出傳統工作模式的思維,太重要了。現在我們村里正有越來越多人有能力加入共富帶頭人的隊伍中,為村裏發展盡一份力。”據悉,“1035行動”計劃在未來5年裏,通過招引、傳幫帶等形式,實現人才培育和輸入,使幫幫團隊伍擴大到1萬人。

來源: 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周琳子 章慧聰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