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寧波 新聞詳情 A- A+
7000歲的“她” 遇見“00後”的他們 歷史文化遺産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發佈時間:2024-03-25 10:03:52    

   打開“00後”吳晨埕的朋友圈,置頂的那條,是他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遠古江南 海陸山河——河姆渡文化發現50週年考古成果特展”開幕式上的合影。

  在這個國家級舞臺上,他參與的田螺山遺址復原場景數字化項目得到了展示的機會——借助虛幻引擎與三維建模技術,帶著參觀者一同“穿越”到7000年前的魚米之鄉,身臨其境地感受先人們的榫卯木作技術。

  “是熱愛,更是機遇和幸運!”和吳晨埕一樣,浙大寧波理工學院一群非歷史、考古或博物館專業的“00後”相聚在一起,跨專業碰撞交流、數字化探索創新……經過他們的“新解碼”,數千年前的歷史文化遺産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跨越千年

  一場和史前文明的“不期而遇”

  “有時間就會去博物館看展,從古老的文物設計中汲取靈感。”“我的家鄉位於中華民族的發源地,這幾年因為古風作品非常出圈,我很自豪。”“我喜歡京劇,也算是半個票友!”……

  因為好奇,所以“遇見”;因為興趣,所以“熱愛”。

  “國風”“非遺”“國潮”……近年來,汲取了優秀傳統文化元素的國漫、網遊、網綜和短視頻不斷“出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此成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擁躉。

  “上個學期開學後,得知我們有跨學科、跨專業的數字文化創新班,我第一時間報了名。”傳媒與法學院新聞學22級學生施心悅説。

  這個“剛滿周歲”的班級,由傳媒與法學院、電腦與數據工程學院、設計學院3個學院聯合建設,圍繞本土優秀傳統文化進行課程設計,為相關專業感興趣的同學提供交叉學科和跨界交流的平臺。這一聚焦傳統歷史文化、多學科常態化的課程設計模式,哪怕放在整個浙江高校的層面,也並不多見。

  2023年,是河姆渡文化發現50週年。這個“家門口”的重大考古發現,自然成了這群“00後”課堂上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詞。

  “以前,對於史前文化確實不太了解,印象中就覺得土土的,比較原始……”施心悅説,雖説大家都在課本裏學過河姆渡文化,但淺淺的幾行字,最多停留在“知道”的層面。

  直到去年10月,數字文化創新班組織班級活動,50來名同學帶著囊括300多篇專業論文的河姆渡文化知識圖譜,第一次來到現場,和田螺山、井頭山遺址有了“零距離”的親密接觸。

  考古現場,工作人員正在忙碌。一筐一筐的碎片被分揀、清理、修復,流水線一般的專業發掘現場,讓同學們大開眼界。

  更讓他們欣喜的,是在觸手可及的地方,看到數千年前先人們生産生活所留下的痕跡,以及用現代人的視角進行一場“福爾摩斯”式的解碼。

  “稻田豐收,碧水盪漾,姚江平原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7000年前,先民在這裡伐木建房、飯稻羹魚、划槳行舟、製作器物,創造了史前文化……”隨著工作人員的講解,數千年前的場景撲面而來——

  黑色陶缽身上的豬紋造型,腹部陰刻重圈和草葉紋的“混搭”裝飾,背部還有較為明顯的鬃毛;釜支腳上的人面紋飾,寥寥數筆,像是時下年輕人流行的“醜萌”版簡筆畫;還有大量生産和生活器物,體現了數千年前先人們特有的生活情趣……

  “如果説以前是走馬觀花,這一次的走近,讓我們有機會系統學習河姆渡文化的‘前世今生’,先人的智慧讓我們大為震撼。”施心悅説。

  設計學院工業設計22級的史奇凡也表示,隨著接觸的增多,透過破碎的陶罐、物件,從血脈深處産生了一種共鳴,覺得眼前的器物更加神聖、有敬畏感,更加有意義。

  腦洞大開

  給文化遺産添點“煙火氣”

  深藍色的星空下,浪漫唯美的粒子元素匯聚成一個小小的身軀。在舒緩綿長的音樂聲中,七八歲的“我”仰望星空,開始講述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今年年初,該校舉辦了首屆河姆渡文化創新展。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22級學生楊俊豪所在的小組,帶來了一分多鐘的粒子效果短片——靈感的來源,恰恰是井頭山遺址目前發現的唯一的兒童骸骨。

  “遺物遺跡是凝固的,是冰冷的。我們希望它們能‘活’過來,有情感,有呼吸。所以我們決定講述一個故事,借助思鄉這個元素,將史前和現代串聯在一起。就像往湖面丟一顆石子,在觀看者的心裏泛起陣陣漣漪。”楊俊豪説。

  不僅僅要“走近”,還要在此基礎上活化和創新。

  拿著360度全景相機拍攝,歷時數月全程跟拍紀錄片,利用VR技術進行數字化還原修復,對知識圖譜裏的元素進行重新設計……這群來自不同專業的“00後”組成一個個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有條不紊地進行文化符號的“再挖掘”“再解構”,期待“遇見”後的“新生”。

  胖乎乎的抱枕,軟綿綿的圍巾、毛毯,採用的是“卡通版”河姆渡人造型;馬克杯、錢包、絲巾等日用品上面,是“雙鳥舁日”等出土文物上的紋飾;耳環、項鍊等首飾的打磨,則是從木器、骨器、漆器等手工藝品中汲取的靈感……

  “00後”大學生,作為網際網路上的“原住民”,在文創産品和展陳互動上有著不一樣的視角。不斷自學精進的新技術、跨界碰撞得到的新靈感、情感代入後激發的新巧思……這些都讓數千年前的遺産,有了更容易被現代人接受的樣子和溫度。

  2002年出生的吳晨埕,在大一第二學期加入寧理數字文化技術(元宇宙)實驗室。在跟進數字化建模項目的兩年多時間裏,他發現自己對於河姆渡、對於史前文明的感情越來越深。

  “一開始,我就是根據導師要求,想要做一個數字人。然後,參與的子項目越來越多,介入也越來越深。原本是復原河姆渡人的樣貌,給她做件那個時候的衣服,然後接入河姆渡文化大模型實現人機對話,再加入動作捕捉讓她變得更加生動……做著做著,我就停不下來了。”吳晨埕説。

  實驗室裏,記者和“投喂”了大量河姆渡文化資料的AI模型進行了對話。“她”是一個留著一頭長髮的河姆渡人,身著棕色草繩編就的衣服,眼睛炯炯有神。在“傾聽”記者的問題後,經過些許時間反應,“她”會通過語音輸出的形式予以回答。

  “很多人都誇我厲害。但説實話,在我的構想中,目前的大模型成果還停留在比較粗淺的初步階段。”吳晨埕説,接下來還要讓這個AI模型根據語音優化口型、表情、動作,讓對話過程更加流暢,這些需要時間的積累迭代。

  “我希望這些成果最終也能應用於未來的博物館展陳,讓參觀者可以更直觀地感受河姆渡文化的魅力,然後和我一樣,對曾經不那麼‘感冒’的歷史産生濃厚的興趣。”吳晨埕説。

  代代傳承

  期待更多年輕人接力

  如果説,“00後”親近歷史文化遺産,是因為興趣,那麼,從高校層面來看,從課程設計角度出發的跨學科創新,又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

  在數字文化技術(元宇宙)實驗室,以滿滿一走廊通過數字修復、360度數字化展示的文物作品為背景,寧理電腦與數據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數字文化創新中心副主任于欣講述了一個關於責任和傳承的故事。

  2020年,石窟寺文物數字化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浙江大學)主任魯東明來到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擔任副校長,同時他將參與敦煌藝術數字化保護的成果和熱情也帶到這裡,促成了電腦與數據工程學院+傳媒與法學院+設計學院聯合研究機構的成立,並牽頭推動了教育模式的改革。

  “我們認為,寧波是歷史文化名城,是歷史文化資源的‘富礦’。作為高校,有責任也有義務做好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批兼具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數字技術專業知識的交叉複合型人才,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身邊就有這麼好的寶貝,如果沒有傳承、發揚好,是多麼大的遺憾!”于欣説。

  以河姆渡為例,它是寧波地區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重要考古發現和文化坐標,中國稻米文化、茶文化、朱漆文化都在這裡有一個非常清晰的節點。無論是榫卯結構的技術基因、稻米相關的生物基因還是出土器物上的文化基因,都對中華優秀文化脈絡的發展具有十分寶貴的研究價值。

  “與此同時,我們不得不承認,與河姆渡文化的蜚聲中外相比,在博物館展陳、數字化轉化、媒體傳播、文創生産等方面,依舊停留在較為單一傳統的模式上,還有相當大的上升空間。”數字文化創新中心博士、策展人馬啉説。

  隨著黨的二十大關於“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提出,這支團隊面前的道路也越來越清晰——通過一代一代新鮮血液的加入,讓寧波的歷史文化遺産同樣也能“活起來”“火起來”,打造具有城市辨識度的文化産品。

  “接下來,我們還將帶領師生圍繞陽明文化、海絲文化等,提取文化符號,挖掘情感要素,製作文化基因圖譜庫,作為文化産業基礎性工作,應用到時尚産業和工業生産中。”傳媒與法學院副院長、數字文化創新中心副主任王軍偉説。

  7000歲的“她”,遇見“00後”的他們——這同樣也是一場“雙向奔赴”。

  歷史文化遺産借助技術手段,拂去了歷史的塵埃,以一種新的表達方式,實現了保護、傳承、轉化和應用。

  正處於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期的“00後”,則在點點滴滴的積累之中,學會了“何以中國”,將一份沉甸甸的“文化自信”刻進血脈裏。

來源: 寧波日報    | 撰稿:辛文    | 責編:陳曉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