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浙江省黨政代表團赴粵 南下“踏春”為哪般
發佈時間 | 2024-03-25 08:41:55    

   三月的廣東,木棉花簇燃如炬。踏著發展的“春色”,3月22日至23日,浙江省黨政代表團南下前往廣東考察學習。

  兩天時間,從羊城廣州到鵬城深圳,考察永慶坊歷史街區、深圳證券交易所等地標之地,走訪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騰訊電腦系統有限公司、廣州實驗室等頂尖企業和研究機構,前往廣東省數字政府建設運營中心、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等地學習發展經驗,行程滿滿,收穫豐厚。

  今年首次外出,浙江省黨政代表團為何將“取經”目的地定在廣東?

  (一) 正合時宜

  此次出訪,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之行。

  去年春天,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廣東,提出“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去年秋天,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提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

  兩個要求,內核一致,粵浙兩省要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先聲奪人。此次,浙江省黨政代表團來到這片熱土,目的就是學習先進經驗,深化交流合作,與廣東攜手共促發展。

  同時,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此次行程,緊承全國兩會,可謂按圖索驥、正合時宜。

  此次出訪,也是經濟大省交流合作,突破自我局限的主動之舉。

  這些年,省份之間頻繁“串門”,互相學習考察、謀求區域協作,本質上是為了尋找新的發展路徑。

  去年4月,浙江省黨政代表團赴上海、江蘇學習考察,並在返程火車上,及時召開了交流總結會。

  當時,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全國上下齊心“拼經濟”,浙江“走到府”既是為了學習拼經濟的新做法、好經驗,也是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五週年的時間節點上,與兄弟省市探索一體化發展新可能。

  去年11月,廣東省政府代表團四天時間走訪了長三角的南京、蘇州、杭州、湖州、嘉興和浦東新區等地。在全年即將收官的節點進行訪問,也是為新一年的發展攢勁。

  當下,發展面臨的環境仍是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必須緊緊抓住有利時機、用好有利條件,把各方面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浙江清醒地認識到,肩負起“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新使命,必須更加用心地運用“八八戰略”中的優勢論,取長補短、強優轉劣,向標桿看齊、向優秀學習。

  (二)找準標桿

  學習的標桿,至關重要。

  “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這句民間俗語至今仍廣為流傳,折射出廣東在中國經濟版圖中的地位——2023年廣東GDP達到13.57萬億元,是全國首個突破13萬億元的省份,總量連續35年居全國首位。

  找到標桿,關鍵在於“適配”。無論從地緣、發展路徑還是比較優勢上,粵浙兩省都頗有相似之處。

  首先是區位條件。

  浙江和廣東,同處東南沿海,分別背靠長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都是中國經濟競爭力最強之地。兩地都是“七山一水兩分田”的地理格局,既是經濟大省,又是資源小省。

  兩個省份既擁有萬億級核心城市帶動都市圈經濟,又具有山區海島等生態發展區域,面臨著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短板。這意味著,“經濟第一大省”的很多經驗,都有可能在浙江土壤上落地發芽。

  其次是發展軌跡。

  廣東是我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浙江同樣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兩地都是“吃改革飯、走開放路”長大。

  同時,兩省都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向海而興、向海圖強,成為國內國際雙迴圈的重要節點,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有著近乎相同的路徑。

  從經濟結構來看,兩地都是民營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龍頭企業多為民企,對全省經濟增長有突出貢獻。

  尤其在製造業領域,廣東擁有8個超萬億元級的産業集群,這是致力於打造“415X産業集群”的浙江對標學習的最好落腳。

  還有就是面臨的挑戰。

  在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複雜的經濟週期之下,同為外向型經濟大省,廣東和浙江都首當其衝。

  外貿何以承壓前行,市場怎麼快速調整,政府如何主動作為,都是兩省思考的共性問題;以發展的確定性對衝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也是兩地發展的共識。

  廣東人的一次次創新,一次次提前佈局,一次次脫胎換骨,值得深度挖掘。

  (三)為我所用

  缺什麼學什麼,需要什麼學什麼。考察學習最終要為我所用。此次出訪,兩座城市八個點位,透露出浙江的需求。

  一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

  去年以來,這個熱詞不斷升溫,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各省在謀劃。

  大疆是低空經濟領域的翹楚,也是新質生産力的代表,如今已進入影視傳媒、能源巡檢、遙感測繪、農業服務、基建工程、前沿應用等多個領域。

  騰訊更不必贅言,在電腦視覺、AI醫療、智慧語言處理和深度學習等人工智慧領域均達到了業界較為領先的水準。

  從這兩家企業看到,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是新質生産力的重要載體,這恰是浙江需要努力的方向。

  二是深入推進三個“一號工程”。

  去年“新春第一會”上,浙江明確提出以更大力度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地瓜經濟提升能級“一號開放工程”。創新、改革、開放一體推進,浙江加快打造高水準創新型省份、高質效改革先行省、高能級開放大省。

  位於深圳南頭半島西部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被稱為“特區中的特區”,是本次考察的重點之一。

  累計推出835項制度創新成果,88項在全國複製推廣;集聚2289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今年前兩個月外貿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50.6%……

  諸多數據背後,藏著前海發展的奧秘。這裡出色的營商環境、先進的發展業態、前沿的開放姿態可謂集三個“一號工程”于一身。

  三是人才。

  今年“新春第一會”以“三支隊伍”為主題,足見浙江求賢若渴。

  廣州實驗室本身對科研人才的吸引力,以及以實驗室為核心對全球人才資源的聯動整合,都展現科技創新與人才相互促進的良性迴圈。

  以永慶坊為代表的城市規劃和建設,則為如何留住人才,特別是年輕人才提供了可行經驗。

  除此,省域一體化發展的經驗,也讓浙江黨政代表團感受頗深。

  廣東有五大都市圈,其中以廣州和深圳兩大都市圈發展最好。兩天的考察期,代表團密集穿梭在兩城之間,切身感受著經濟脈搏的跳動。

  “這次學習考察,讓我們看到了差距,更明確了方向。”這是代表團成員們一致的想法,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化經驗為實幹,因地制宜做好廣東之行的後半篇文章。

來源:潮新聞    | 撰稿:王世琪 金梁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