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麗水 新聞詳情 A- A+
當仙俠遇到仙都
發佈時間:2024-05-19 11:13:58    

   今年3月,古裝仙俠劇《與鳳行》播出後,網路熱度持續飆升。縉雲仙都景區作為《與鳳行》的主要取景地,憑藉電視劇的熱度“流量”,依託劇中景點“行雲小院”順勢推出國風變裝、旅拍體驗,成為新潮旅遊打卡熱點。4月以來,仙都景區門票銷售數同比增加三到四成,創下同期歷史之最,帶動周邊住宿、餐飲等消費持續火爆。此次仙都景區“突圍破圈”,並不僅僅靠仙俠劇的熱炒和加持。遊客的蜂擁而至與縉雲整體文旅品質、服務水準、接待能力提升息息相關。近年來,依託“黃帝縉雲、人間仙都”的影響力,縉雲在旅遊內涵延伸、景區品質提升、服務配套完善等方面取得持續進步,文旅業發展成效明顯,其經驗做法有一定參考價值。可以概括成三個方面:

  以産品創新“突圍破圈”,推出有賣點的文旅産品

  産品是文化旅遊的核心,是提升文化旅遊吸引力、獨特性和可持續性的關鍵。産品研發需要立足實際,也要求具備洞悉市場變化的敏銳性。就縉雲而言,實質上是抓住了三個關鍵。

  一是經營“仙”品牌。縉雲由史籍證其名,是全國唯一以黃帝名號命名的縣,有著悠久豐厚的黃帝文化、仙道文化、石頭文化。不僅有黃帝煉丹、得道、羽化、飛升的傳説和黃帝祭祀的傳統,仙都、步虛山、括蒼山、金龍洞等實物痕跡也是其獨特文化的最好注腳。以植根歷史的黃帝文化為依託,突出圍繞“仙”字作文化賦能文章,將“仙”與仙都祭祀、仙女馬拉松、仙俠(道)影視、仙境奇冰(雪糕)、仙樂迎賓、仙女下凡季、百餘款“仙氣帶回家”系列文創産品等巧妙串聯,形成文化旅遊獨特IP,具備持續創新和成長的生命力。

  二是瞄準“潮”趨勢。當前,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元素,受到市場的普遍歡迎,“國潮”成為賦能消費的新動能。仙都憑藉與生俱來的自然風光和持續積澱的文化優勢,及時抓住此輪國潮消費熱,推動國潮元素融入仙都景點、文創、美食當中,策劃推出“水上市集”等傳統文化“潮”起來系列活動,開展景區沉浸式演藝和非遺進景區活動,推出祭典市場化和個性化定制服務,從去年初至今累計開展百名系列祭祀活動10余場次,參與嘉賓達到1600余人次,仙都也成為漢服唐裝等古裝攝影潮的熱門拍攝地。

  三是迎合“新”特徵。瞄準時代新趨勢和年輕人這個消費主流群體,動態優化文化旅遊發展策略,使之能始終符合當下市場需求。例如根據時下青年遊客高度依賴“數字旅遊”(旅遊攻略、食宿、出行基本依賴手機作出選擇)和青年群體熱衷“City Walk”(城市漫步)、夏日遊園等新趨勢、新特點,實施智慧景區資訊化提升工程,推出短視頻行銷策略,主動製造話題,為縣域文旅引流賦能。此次,正是有前期積澱成熟的運作機制,順勢而為,成功抓住了人氣仙俠劇熱播的契機,推動小城旅遊實現“突圍破圈”。

  以市場邏輯“突圍破圈”,構建産業化的旅遊體系

  根據旅遊地理學規律,旅遊地客源市場50%集中于500km左右的空間範圍內,資源越獨特、區位條件越差的地區客源分佈越分散,反之則越集中。所以,對於多數地方尤其是縣城而言,發展文旅産業,重點是吸引周邊遊客的到來。對於地處浙西南的縉雲而言,主要的客源地就在以上海、蘇州、杭州等地為中心的長三角區域。景點單一和資源破碎曾是影響縉雲旅遊業持續提升的重要制約因素。如何提升對客源的吸引力,縉雲將市場思維尤其是“産業鏈”思維運用到了旅遊産業提質工作當中。

  一是補足文旅短板。縉雲自2016年起即正式啟動仙都景區核心區域提質升級工作,對區域交通系統、管線(落地)工程、村莊風貌、旅遊服務中心等按照5A級景區認定標準進行整體修繕。2020年1月仙都景區順利晉級,成為麗水市第1個、浙江省第18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同時,針對政企界限模糊影響景區運營問題,對縣域旅遊資産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進行系統整合,組建縣文化旅遊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落實公司法人責任制,統籌文化、旅遊等相關産業投資、産品開發、項目建設和景區經營,系統提升全縣旅遊産業運營水準。

  二是延伸産業鏈條。僅依靠個別核心景區和旅遊單品,或許能引來遊客,但想要留住遊客,還需苦練內功。尤其要從供給側入手,延長産業鏈條、增加旅遊附加值。就縉雲而言,雖有仙都獨特的自然風光,以及南方黃帝文化中心這個重要的人文資源,但整體上旅遊資源還是不多、集聚度仍不夠高,更需要從傳統觀光遊模式向集觀光、體驗、實驗為一體的高附加值模式轉變。針對這個問題,縉雲從資源開發和延鏈補鏈入手,堅持用好現有的、挖掘潛在的、引入市場的,推動文旅産業提質升級。例如通過對採石遺跡(俗稱岩宕)進行設計開發,成功打造獨具建築美學特色的仙都岩宕書屋。通過市場機制,引入商業投資,建成全國首個以鸚鵡為主題的大型花鳥樂園——千鸚鳥舍,進一步豐富了旅遊內容,成為吸引少年兒童、年輕人遊玩的新熱點。隨著文旅資源的增加,縉雲作為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持續提升。今年一季度,全縣接待過夜遊客達到61萬人次,同比增長10.8%;全域旅遊達到131.4萬人次。

  三是增強消費業態。消費是遊客的重要需求,有助於豐富遊客遊玩體驗。縉雲注重業態植入的創新性和多樣性,主動佈局一些“小而實”的即興消費場景,適應流行趨勢推動“露營”“房車營地”“影視旅拍”等消費業態發展。比如在鼎湖峰景區、岩宕書房、倪翁洞景區、近雲麗舍等點位佈局咖啡店,在元宵等特定時節佈置非遺、小吃、文創市集,開展文化踩街、壺鎮“五·廿八”大集等傳統民俗活動,讓遊客“邊走邊玩、邊玩邊吃、邊吃邊買”,豐富遊玩體驗。同時,從縣域旅遊角度,整體開展商業和消費業態佈局,逐步建成永寧步行街、老區十字街、東門夜市、壺鎮農興老街、新碧下小溪夜市等城市夜經濟商圈,2023年底全縣首個商業綜合體萬地廣場成功開業,成為遊客在景區外進行城市“漫步”和消費的好去處,城市商貿功能短板逐步補齊。

  以閒適旨趣“突圍破圈”,打造高品質的宜遊之城

  發展旅遊是一項系統工程。小眾旅遊城市要成為網紅而且長紅,除了要具備特色文旅資源外,還需要有好的城市服務保障能力的加持。縉雲圍繞“吃、住、行、遊、購、娛”旅遊六要素,從細微處著手,提升城市品質和服務能力。

  一是聚力“食”有滋味,讓遊客暢享人間煙火氣。縉雲以“黃帝”得名,更以“燒餅”為代表的小吃聞名。一直以來,縉雲大力開展燒餅師傅評比和培訓,支援燒餅産業發展,如今縉雲燒餅産業鏈從業人員已達2.4萬餘人,産值超30億元,産業壯大的同時知名度也顯著提升。不少來縉遊客,除為目睹“天下第一峰”的奇絕之外,很多也是為到一均燒餅、步峰燒餅、縉雲爽麵店等網紅小吃店感受這座小城獨具特色的美食“煙火氣”。此外,縉雲在城市開發建設及旅遊發展過程中,積極佈局以縉雲燒餅、縉雲爽面、敲肉羹、牛血湯、芥菜飯等為代表的縉雲特色小吃,如將縉雲燒餅店嵌入仙都軒轅文化街、近雲麗舍等主要旅遊景點周邊。如今不管是石城老區還是好溪新區,城市各角落都可以見到錯落有致的縉雲小吃店。到小吃店品嘗縉雲美食小吃,成為來縉遊客與“煙火縉雲”之間,從“入胃”到“走心”、從接受到認可雙向奔赴的最好體驗。

  二是聚力“宿”更多元,使遊客體驗小城慢生活。住宿是旅遊關鍵要素之一,對遊客的旅遊體驗有著很大的影響,也是旅遊業三大支柱産業之一。近年來,縉雲從構建多元住宿體系入手,大力支援城市住宿業發展。一方面,先後引入多家高等級星級酒店,另一方面,引導和支援各類民宿的發展,形成星級酒店、品牌酒店和各類民宿“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滿足遊客不同需求。目前,縉雲共有五星等級標準酒店2家,各類城市酒店賓館兩百餘家;民宿400多家,省級民宿22家、各類星級民宿111家,整體住宿日接待能力3萬人次以上。今年“五一”縉雲接待過夜遊客達14萬人次,日均2.8萬人次。

  三是聚力“娛”樂得趣,給遊客解鎖適意休閒遊。通過舉辦精彩紛呈的運動休閒賽事,吸引遊客來縉,以賽事“流量”帶動旅遊“留量”、促進消費“增量”。近幾年,縉雲通過品牌化運作機車嘉年華、仙都女子半程馬拉松等賽事活動,吸引大量省內外來縉遊客,顯著提升了縉雲知名度,帶動了城市旅遊。例如今年3月的“騎紀中國”活動,吸引了全國1500余名摩友來到縉雲,網路曝光量超過1億次,星級飯店平均客房出租率超過80%。縉雲也在主動思考如何提升城市綜合接待服務能力,讓遊客“玩得舒服”。一方面,提升旅遊景區資訊化、智慧化水準,努力提供更加人性、細心、暖心的服務。另一方面,縉雲更以“暖心之誠”打造“暖心之城”,推出系列暖心服務,高品質建設運維城市、景區公廁,持續開展旅遊食安市場監管等,努力用更暖更好的服務守護城市品牌,讓遊客真切感受到“黃帝縉雲、人間仙都”的品質和溫度。

來源: 麗水日報    | 撰稿:劉燕峰    | 責編:陳曉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