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杭州 新聞詳情 A- A+
走出去看到一片新藍海 杭州代表團代表談浙江經濟如何主動應變
發佈時間:2024-01-24 09:59:53    

   “站在月球看地球,加快壯大‘地瓜經濟’”“家門口看到的是問題,走出去看到的是一片新藍海”“要為佈局海外的企業做好服務,讓它們放手去搏”……1月23日下午,在杭州代表團審議現場,“地瓜經濟”成為熱詞,多位代表交流浙江經濟如何進一步增強韌性。

  “作為外向型經濟的代表,我關注到一組數據。”省人大代表、華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汪力成用數據“開篇”。2023年浙江出口總額3.57萬億元,同比增長3.9%,且反超江蘇,躍居全國第二,彰顯了非一般的經濟韌性。他分析道:“這既與産業結構有關,也與主動應變有關。”

  外向型經濟代表,是汪力成代表給自己的又一個標簽。平時,在浙商聚會的場合,他會開玩笑説,自己是第一代浙商中最年輕的,也是一位穿越週期的浙商。

  富春江通信集團、巨星控股集團、東南網架集團……杭州代表團的人大代表,有不少是從上個世紀開始創業的浙商。這些穿越週期的浙商,活了下來,還活得好,最有資格談韌性。

  在物理學中,韌性,表示在變形過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更多指向被動。但在代表們看來,韌性,應是主動以變應變。

  “今天的世界變了。”這些人大代表一致認為,這個“變”,最底層的邏輯是全球治理秩序正在重構,所以經濟合作秩序也在重構——

  原先,中國是“世界工廠”;現在,大分工的全球化,正在被區域式、分佈式供應鏈替代。

  怎麼辦?“以變應變、化危為機,才能抵禦大環境對經濟的衝擊,”汪力成代表現場分析浙江出口總額成為全國第二的原因,“2023年浙江在全國搶先派出商務包機出國搶訂單,浙江企業從‘産品走出去’到‘企業走出去’,這些都是以變應變。”

  你一言我一語,去年浙江部署實施的三個“一號工程”被頻繁提及。“‘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就抓住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是順應時勢的明智之舉。”汪力成代表現場又分享了一組數據,以華立在泰國和墨西哥開設的工業園為例,每個工業園面積都超10平方公里,進駐的300多家中國企業中,浙企就有110家。

  “站在月球看地球,看到的都是一片新藍海。”汪力成代表還給出了自己的預判:未來的中高端産業,會是“中國創造、中國製造”,未來的中低端産業,會是“中國創造、全球製造”,不管世界經濟秩序如何重構,只要中國製造工藝技術無處不在,抵禦風險的韌性就強韌無比。

  走出去,會帶來産業鏈轉移嗎?汪力成代表的答案是:“不會”。他通過調研發現,進駐海外工業園的企業,表現出了三個共性:這些企業去海外投資都是做增量,不是企業平移外遷;這些企業的海外工廠,銷售額中的60%供應鏈來自國內,進一步提升了中國對全球産業鏈的主導力;70%的企業,其國內“母體”的海外訂單不降反增。

  “我們可以為出海佈局的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省人大代表、杭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劍斌説道。

  “我們會投身數實融合新方向,為‘地瓜們’輸送數字動力。”省人大代表、網易集團黨委書記、副總裁劉傑這樣暢想。

  現場,來自銀行、網際網路大廠的代表們,為“地瓜經濟”各抒己見,氣氛愈加活躍。

  確實,只有走出去,才會真正發現“地瓜經濟”根在國內、藤蔓在全球。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張留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