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韌性?
作為一個物理學概念,韌性是指材料在塑性變形和破裂過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韌性越好,則材料發生斷裂的可能性越小。
若將之應用於經濟活動,通常指的是經濟體抗波動、抗風險和抗危機的能力。韌性越好,就越能在波動、風險和危機的衝擊下,實現逆勢增長和發展。
韌性好,恰是浙江經濟持續發展的密鑰。
剛剛過去的2023年,浙江交出了一份韌勁滿滿的答卷:經濟總量再創新高、出口占全國份額再進位、工業“壓艙石”穩如磐石……
鼓舞人心的數字背後,站著一家家淩寒傲立的浙企、一批批有韌勁幹勁闖勁的浙商。
正在召開的省兩會上,記者從代表委員中的浙商身上,真切感知韌性的強勁生命力。
韌性,刻入浙商骨子的原生力
省人大代表、廣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君平,前陣子剛從外省出差回來。過去一年裏,他把全國所有省份都跑了一遍。
為何這樣跑?王君平代表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
疫情期間,天南地北跑市場、訪客戶、摸行情的他,在山東一家終端零售店裏偶遇一位媽媽帶著孩子挑選文具,最後她們買了一本手賬和一堆貼紙。職業習慣讓王君平代表和這位媽媽聊了起來。原來孩子停課在家期間,寫日記的同時喜歡用花邊、貼紙、圖畫等記錄生活。不僅治愈心靈,還能防止沉迷電子産品。
“那一瞬間我突然頓悟:文具不應只是工具,還可以往文創走,不僅有使用功能,還能提供極高的情緒價值和美學享受。”回憶起那段經歷,王君平代表依然興奮。回公司後,他隨即召集團隊,集合手賬、日記、貼紙等元素于一身,創新開發出一個全新的産品品類——“安靜書”。正是這種獨一無二的創新産品,使得公司在行業市場需求收縮壓力最大的2023年,實現逆勢增長。
“韌勁,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跑出來的。”王君平代表感慨。
市場難,賺錢難。這一年裏,浙江不同行業群體普遍感受到了全球需求收縮帶來的巨大壓力。作為外向型經濟大省,浙江早已深深嵌入全球經濟版圖,受到衝擊之大可以想見。可壓力愈大,浙江“解壓”的動力就愈強。
山一程,水一程。這一年裏,浙江無數像王君平一樣的“拼命三郎”,奔波在拜訪疫情期間未見的客戶的路上,輾轉在開拓新客戶的路上,趕赴去科研院所求智求才的路上。如果把他們的足跡刻畫下來,那會是一張怎樣密密匝匝的路線圖!如果把他們的行程累計起來,那會是一個怎樣驚人的數字!
事實上,過去的多年裏,浙商群體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蹚出了浙江經濟的廣闊天地。可以説,韌性是流淌在浙商血液裏的原生力量。
“説到這裡,我不由想起當年江浙等地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發展鄉鎮企業時創造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萬水、説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猶記得,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強在記者會上回答“如何提振民企信心,支援民企發展”時,深情提及曾經工作生活過的浙江和浙商的“四千精神”。
“四千精神”講述的,正是浙商在競爭中成長、在市場中搏擊、在逆境中堅韌、在傳承中創新的寶貴品質。每一代有每一代的長征路,在各種風險困難挑戰不停刷著“存在感”的當下,正如李強總理的深情寄望,“雖然現在創業的模式、形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當時那樣一種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創業精神,是永遠需要的。”
當前,困難遠未消散,前行路上依然會有風雨,可這股子韌勁不丟,就有希望。
韌性,吸收更多市場機會的能力
韌性,是在經濟下行中吸收更多市場能量和機會的能力。韌性好,不僅能化危為機,還能迎來華麗蝶變。將之放到浙江企業攻堅克難的實例中,它頓時就鮮活起來。
省政協委員、杭州藝福堂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曉軍翻開手機相冊,向記者展示剛剛與昆明航空簽訂的中標文書,“我們另辟蹊徑,開拓了航空公司這一新渠道,僅2023年就與國內90%以上的航空公司達成合作。”他説。
新契機正是出自危機中。從電商起步,做了10多年茶葉,可市場跌宕起伏的2023年讓李曉軍委員也一度一籌莫展:部分平臺的客戶訂單量萎縮超過30%,儘管有其他平臺的增量補充,但增量不增利。
“要活下去,就要想辦法。”他從杭州亞運會上找到了契機,“遊客坐飛機來看亞運,有沒有可能在旅途中就提前嘗到我們的茶葉?”循著這個思路,藝福堂從浙江省機場集團開始,用了大半年時間,打入浙滬京多個省市的機場貴賓廳,還登上中國航空、東方航空等近10家航空公司的飛機。如今,這塊業務已經佔到公司整體交易額的十分之一。
“韌性是一種和逆境同行的能力。”對此,省人大代表、智塑健康科技(嘉興)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孫陸也深有感觸。逆境往往既是對韌性的檢驗,又是磨煉韌性的寶貴時機。
“我所從事的三類醫療器械領域,投入週期很長,有段時間工廠沒建成,産品還沒出來,錢卻嘩啦啦地投,壓力特別大!”回想起那段“至暗時刻”,孫陸代表面色通紅,眼睛濕潤了。
一條爬坡上坎步步艱辛的路,卻也淬煉出了這家年輕企業的韌性。為實現産品交付效率的自主可控,她帶著團隊一步步攻克底層技術難題、生産加工難題、市場推廣難題。通用工業軟體不好用,他們就自己寫代碼,並將自身科研積累10餘年的3D列印核心工藝參數融入其中。終於,工廠順利投産,最快48個小時就可以根據患者的醫療影像診斷等資訊,個性化定制並3D列印出匹配的骨骼植入産品。
如今,一手掌控技術,一手掌控生産,公司的3D列印骨骼植入産品新品開發週期僅需兩三個月,比業內同行快十倍不止,相關産品已成功在美國上市,國內也將很快拿到許可證。“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在醫療器械領域成為像強生、美敦力一樣的世界性企業。”在她濕潤的眼裏,透出了光。
此時此刻,韌性並不高大上,它其實就是擦乾眼淚繼續埋頭幹。
透過代表委員的經歷,不難發現,困難和韌性,往往是相伴相生的。沒有困難,何須韌性?韌性夠足,何懼困難?正是在困難和韌性的互生互長中,浙商浙企逆勢吸收市場機會的能力更強,浙江經濟因此更具韌性。
韌性,迎接未來挑戰的定力
2023年過去了,2024年的煩惱和挑戰也不少。
韌性,是迎接未來挑戰的定力。它既意味著承平順境時能夠乘勢而上、勢如破竹,又意味著在面對挑戰時能夠勇於突破、持續攻堅。
穿梭在兩會現場,代表委員最關心的是2024年怎麼看怎麼幹,聊得最投機的是互相取經。記者發現,加大創新力度和擴大海外佈局,收穫最多共識。
持續創新,本身就需要一股子韌勁。
省政協委員、寧波聖龍汽車動力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力成接了幾通電話後,嘴角不自覺地上揚。“我們一款應用於新能源汽車的電子産品,用戶反饋很不錯。”他説。
可就在一年前,他和研發團隊一度陷入迷茫。“我們從2016年開始對該産品投入研發,前後投入過億元,可市場始終‘不響’,繼續向前還是及時止損,深深困擾著大家。那段日子真是煎熬。”他説。
“關鍵時刻,我們重新評估了技術的可行性,最終認為應該堅持。”羅力成委員説。事實上,他們做對了。隨著國産新能源汽車技術加速迭代升級,轉機出現了,先是一家有影響力的跨界造車企業用了該産品,接著其他新能源車企聞訊而來。由於爆款産品帶來的新增量,使得公司業績在傳統燃油車訂單下滑的情況下,2023年依然實現了正增長。
海外佈局,也有助於企業增強韌性。
“國內有著製造成本優勢,歐美有品牌和技術優勢,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的訂單增速很快……”如何充分發揮不同市場的優勢,是省政協委員、浙江萬豐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錦華給自己佈置的2024年“必答卷”。“邁好國際化這一步,對企業未來發展至關重要。”他説。
王君平代表已計劃在省兩會結束後到歐洲拜訪客戶。“2023年跑遍全中國,2024年去國外看看。”説這話時,他眼裏泛著光。
面向未來,困難和挑戰是一定的。
正如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國際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和不確定性上升,對我省穩定外貿外資基本盤、保障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等帶來一系列重大考驗;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能力不夠強,部分領域面臨“卡脖子”風險;戰略性新興産業和高新技術産業佔比不夠高,部分行業和中小微企業生産經營困難,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先進製造業集群還需持續發力;有效需求不足,民間投資活力不夠強,消費熱點和爆款缺乏……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畢竟,經濟從來都是在克服困難中不斷實現新發展的。
恰如隆冬時節窗外北風呼嘯,那又如何?最終一定是“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夏丹 來逸晨 胡靜漪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