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年之始謀全局,浙江怎麼幹?
“中國式現代化的先行者”的新定位、“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的新使命——這是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時提出的殷殷囑託和深切期望。
適逢2024年省兩會召開之際,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一股股拼勁不斷在浙江升騰成勢。
今年是浙江“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的再出發之年,開局起勢,尤為關鍵。之江大地上,浙江幹部群眾奮力拼搏,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每一個人的拼搏故事中,都傳遞出一個清晰的信號——此時不拼,更待何時。
拼,不是“卷”,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而是朝著正確的方向做正確的事。為什麼此時要拼?拼什麼?怎麼拼?且看浙江幹部群眾的思考和實踐。
拼,就在當下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拼搏,也是如此。
新年伊始,省人大代表、磐安縣盤峰鄉丁埠頭村村委會主任潘志高,就已去過周邊10個村考察項目、邀請合作。如此馬不停蹄,是因為村裏的旅遊項目人氣大不如前。
今年初,一些地方旅遊業爆火的新聞,讓潘志高代表意識到:“標兵漸遠,追兵漸近!如果再不拼一把,遊客就沒了!”
現實,讓我們不得不拼!
旅遊業只是一個縮影。“2023年全國經濟整體向上,正處在一個回升吃勁的時期。”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副院長潘毅剛説,投資、出口、消費……在經濟回升的過程中,這些支撐性數據,不用力就可能往下走。
作為挑大梁的經濟大省,浙江志在“兩個先行”,勢必要爭先進位。“尤其是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這個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中,如何在先行領域繼續領先?如何在追趕先行的領域迎頭趕上?都需要我們竭盡全力。”潘毅剛説。
拼,是浙江人的“基因”!
浙江這個資源小省,能夠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蝶變為經濟大省,靠的就是浙江人一往無前的拼勁。
“雞毛飛上天”、第一個個體工商戶、第一座農民城……“拼”的精神自覺,讓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出現了一道道“浙江印記”。
作為一名新生代企業家,省政協委員、浙江耀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李建濱還記得,小時候跟著父輩“跑工地、睡工棚”的艱辛體驗。如今接手家族企業後,他發現隨著市場需求、上下游産業的變化,自家從事的建築行業似乎沒有之前幾十年那樣景氣了。
“從長週期看,浙江經濟處在一個非常關鍵的轉型階段。”用潘毅剛的話來説,不論是浙江的民營經濟、數字經濟,還是對外開放,都處於長期持續快速發展中,存在比較強的慣性。但到了新的階段,如何在科技創新中先行一步,如何在高水準對外開放中加快産業結構調整,都到了不進則退的階段。
“這種情況下,一旦‘躺平’,就可能再也起不來了。”李建濱委員説。現在的李建濱委員,每天忙於跑客戶、引人才,把更多精力放在抓數字化轉型、抓科技創新上。在他的主導下,公司不僅更新了數字化項目管理系統,科研投入也比父輩執掌公司時翻了幾倍。
李建濱委員坦言,加大投入,是因為對浙江、對行業的信心。“浙江有全國領先的營商環境,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築業依然大有可為。”他説,“相信未來,才會不懈奮鬥。只有奮鬥了,才能抓住機會。”
信心,帶給浙江人拼搏的底氣!
2023年以來,浙江大力實施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推進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更好協作,使民營企業進一步堅定了發展信心。省工商聯新近發佈的2023年度浙江省“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調查結果”顯示,82.8%的樣本企業認為民營經濟發展的氛圍越來越好,95%的樣本企業對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
浙江的韌性和潛力,就體現在這份信心中。它既是浙江人在時代風浪中“拼”的必然結果,更是浙江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的最大底氣。
爭,先行一步
當下的浙江,拼什麼?
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浙江提出的新要求,擺在首位的便是“浙江要在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上走在前列”。
拼科技創新,就要敢於走前人沒走過的路!
“對於極弱磁的研究,我們與發達國家已經處於並跑,而且進入了無人區。”走進韓邦成辦公室那一刻,與時間賽跑的緊迫感撲面而來。作為杭州極弱磁大科學設施項目總工程師,他的辦公室墻上張貼了三張大大的項目進度計劃表,哪個節點進度不理想,就用紅框標注。
這是一次“搶時間”的科技巔峰之爭。依託中國科學院院士房建成團隊對極弱磁的研究,雖然中國在這一領域暫時領先,但是國外團隊“緊咬不放”。
“如果我們不能及時搶佔‘制高點’,今後就要花更多的成本和時間,所以咬緊牙也得搶先做成。”韓邦成説,杭州極弱磁大科學設施是新型大科學設施,是“十四五”期間已批復投資額唯一超過30億元的大設施,足見責任之重。
為了搶進度,房建成院士團隊在原長河發電廠舊廠房裏建造了一個預研場地,並産生了第一個科技轉化成果——全球最早投入臨床前期研究的心磁成像設備,未來將帶動整條産業鏈在全球搶先落地、快速發展。
拼創新,好比是搶灘戰,抓住了就是機遇,抓不住就是挑戰,下再大的功夫也不為過。
新的機遇已經到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産力。
拼新質生産力,浙江如何先行一步?
不久前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推動‘315’科技創新體系與‘415X’先進製造業集群高效融合”。在“科技+製造”的融合中,浙江將開闢零磁醫療、量子傳感等未來産業新賽道。
“從心磁成像設備,到杭州極弱磁大科學設施,我們仿佛已經能看到一條中國領跑的新賽道。”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教授蔡之兵説,在這條新賽道上,新質生産力呼之欲出。
拼科技、拼經濟,最終要與拼民生福祉並駕齊驅!
推動共同富裕先行,浙江有責任也有必要,加快破解民生難題。
這幾天,省人大代表、西湖大學生命科學院研究員鄭厚峰一直在忙著整理資料。省兩會前,除了帶教和科研工作,他還對骨質疏鬆症進行深入調研。
在我國,高血壓、糖尿病已經納入了慢病管理,但骨質疏鬆症仍未入列。它的最大危害是脆性骨折,一旦發生很難治愈,被喻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
正因惠及面廣,去年鄭厚峰代表就曾建議,把骨質疏鬆症納入浙江社區慢病管理。今年,他對原先的建議進行了深化,希望把60歲以上老人的骨質疏鬆症篩查納入民生實事。他説:“在推進共同富裕中,這類量大面廣的首創性民生福祉,是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題中之義。”
進,永立潮頭
回望過去一年,全球社會經濟風浪洶湧。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浙江怎麼拼,關係到“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的落子起勢。
怎麼拼?一字概之——進!
“科研成果從書架走進貨架,就是一種‘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杭州研究院院長胡瑞敏這樣説。一個月前舉行的首屆浙江科技創新合作大會上,他樂滋滋地當了一回“紅娘”——所裏一項隱私計算領域的成果被企業“相中”了。
“我們就是在大會交流中得到了‘挖寶’的機會。”藍象智聯(杭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童玲説,這項成果與企業發展方向不謀而合,雙方都希望能儘快實現成果轉化,相關合作已緊鑼密鼓地展開。
進,是對穩的最好支撐。很多專家和企業家都有一種共識:“穩”是主調、是大局,而“進”是方向、是目標。沒有“進”,就很難真正實現“穩”。
“進”的新氣象,在之江大地處處可見。中國數谷、甬江芯谷、溫州眼谷……“網際網路+”、生命健康和新材料,浙江的三大科創高地正不斷“強筋壯骨”,一個又一個事關長遠的重大項目、重大平臺,將為浙江之“進”提供更強驅動力。
“進”是一種趨勢,更是一種昂揚進取的精神狀態。
“很多企業的科研力量沒有問題,缺少的是系統分析,容易跑偏。”了解到企業現實需求後,湖州市吳興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迅速組建專班,智慧財産權發展科幹部高霄就是成員之一。他與同事們奮戰3個月,開發上線“智慧財産權畫像”平臺,可以快速完成流程繁複的智慧財産權“體檢”,幫助企業找到問題短板。
作為“一類事”省級指導目錄先行地區,“智慧財産權畫像”平臺已幫助企業解決具體問題340余個,撬動知識經濟的發展。
從“做減法”降負,到“做乘法”賦能,拼服務,沒有終點,永遠在前進的道路上。
新年伊始,之江大地深入踐行“四走訪基層”的熱潮涌動,廣大黨員幹部直奔一線,為群眾、為企業主動精準解題、聚力攻堅破題,以浙江之“進”為全國大局多作貢獻。
“進,浙江可以從鞏固擴大營商環境優勢、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擴大開放水準等方面發力。”國家高端智庫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副所長薛天航説,當前浙江發展進入了又一個爬坡過坎的關鍵期,各方面都需要齊心協力、義無反顧的精氣神,把一往無前的“浙江力量”匯聚起來。
記得辭舊迎新之際,有個話題在網路被屢屢提及——“2024是個什麼年?”
“愛拼才會贏的一年”“機遇與挑戰並存的一年”“全面升級自己的一年”…… 在浙江網友的討論中,看到最多的,正是“此時不拼,更待何時”的緊迫與自覺,其勾勒出的也正是一個勇立潮頭、永立潮頭的浙江!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張留 陸樂 何冬健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