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新經濟 新聞詳情
穩中向好、穩中有進!“三農”基本盤進一步夯實
發佈時間 | 2024-01-24 09:54:29    

   2023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和多發重發的自然災害,農業農村發展保持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勢頭,“三農”基本盤進一步夯實,為經濟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撐。

  糧食産量再創新高

  2023年我國糧食生産再獲豐收,糧食産量13908.2億斤,再創歷史新高,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大豆油料擴種成效明顯,大豆種植面積1.57億畝,連續兩年穩定在1.5億畝以上,産量416.8億斤,創歷史新高。油料作物種植面積邁上2億畝臺階。

  儘管糧食再獲豐收,但進口量依然較大。據海關總署統計,2023年我國進口糧食1.6億噸,同比增長11.7%。如何看待這種現象?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陳邦勳説,利用國際糧源適當彌補緊缺品種産需缺口,對糧食保供穩價發揮了重要作用。從進口結構看,大豆仍佔大頭,進口量為9941萬噸、比上年增長11.4%,佔全部糧食進口量的六成以上。大豆進口量大,既滿足食用植物油消費需求,又滿足畜禽養殖飼用豆粕需求。

  陳邦勳認為,可從三方面判斷我國糧食安全形勢:生産方面,每人平均糧食佔有量超過490公斤,高於每人平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結構方面,口糧連年産大於需,優質水稻、專用小麥供給增加,玉米供需形勢明顯改觀,大豆自給率提高;庫存方面,目前糧食庫存消費比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至18%的安全水準。總體看,産量增、結構優、儲備足,糧食安全有保障。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説,2024年將堅持穩面積、增單産兩手發力,重點是抓住“一個基礎,兩個關鍵”。“一個基礎”就是播種面積。一方面,壓實責任,繼續向各省級人民政府下達糧食生産目標任務。另一方面,加大支援,落實好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玉米大豆生産者補貼和稻穀補貼。“兩個關鍵”,一個是大面積單産提升,整建制推進主導品種、主推技術、主力機型;另一個是防災減災救災減損失,加快構建“平急兩用”區域農業應急救災中心。

  “菜籃子”供給有保障

  小小“菜籃子”,事關大民生。2023年,“菜籃子”産品供應充足。生産上,全國蔬菜播種面積和産量繼續增長,2023年12月下旬在田面積7800多萬畝;豬牛羊禽肉産量9641萬噸,同比增長4.5%;水産品産量增加。價格上,“菜籃子”産品批發價格200指數與往年相比持平略降。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資訊化司司長雷劉功説,春節期間“菜籃子”産品供給總量有保障。據監測調度,2024年第一季度全國肉蛋奶産能充裕,1月份蔬菜在田面積穩中有增,“菜籃子”産品保供基礎非常紮實。但也要看到,冬春季可能發生階段性區域性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給穩産保供帶來一定風險挑戰。農業農村部將督促指導各地完善應急保供方案,落細各項防災減災措施,引導主産區與大中城市建立穩定對接關係。

  “2023年豬肉産量5794萬噸,比上年增長4.6%,處於2015年以來的最高水準。從養殖收益看,全年生豬養殖頭均虧損76元,這也是自2014年以來首個算總賬全年虧損的年份。”雷劉功表示,但也要看到,産業發展水準在逆境中提升,預計2023年生豬養殖規模化率將超過68%,比2022年提升約3個百分點,能繁母豬生産效率也持續提高。

  針對生豬養殖持續虧損的問題,農業農村部指導各地加強生豬産能調控,保持用地、環保、金融等基礎性政策穩定,引導養殖場戶適應性調減産能。對於後期走勢,農業農村部專題會商認為,2023年12月份,規模豬場的中大豬存欄同比增長3.7%,這些豬將在未來1個月至2個月出欄,預示著生豬市場供應仍較為寬鬆。同時,隨著能繁母豬數量的回調,二季度生豬市場形勢有望好于去年同期。

  和美鄉村宜居宜業

  發展庭院經濟,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日前,山東省臨清市老趙莊鎮發佈了花菇産業形象IP“趙小花”。該鎮擦亮“花菇小鎮”名片,開辦“共富農場”5處,建設庭院“微小棚”20余個,整合閒置宅基222處,打造“共富農場”平臺。據介紹,引入花菇企業為“共富農場”提供菌種,全程跟進技術指導並保本回購,形成了完整的産業鏈條,提高了村集體收入。

  過去一年,鄉村産業發展勢頭良好,農民就業增收渠道拓寬。農産品加工業平穩發展,規模以上農産品加工業企業超過9萬家。農村電商蓬勃發展,全年農村網路零售額達2.49萬億元。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提檔升級,新建50個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40個優勢特色産業集群、200個農業産業強鎮。在産業帶動、就業拉動下,農民收入保持增長,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691元,比上年實際增長7.6%。

  浙江湖州南潯區南潯鎮息塘村成功創建浙江省美麗宜居示範村。該村在原有3A級景區基礎上升級人居環境,挖掘魚桑文化、運河文化、田園文化、古村落文化,形成集觀光旅遊、民宿體驗、健康養生等功能于一體的鄉村休閒度假地。南潯鎮副鎮長胡國華説,“鄉村的優勢要素各不相同,自然有不同的發展模式。我們因地制宜,挖掘優勢資源,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鄧小剛介紹,隨著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全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73%,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40%以上,生活垃圾得到收運處理的行政村比例保持在90%以上。農業農村部門將會同有關部門,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逐步提高鄉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

來源:經濟日報    | 撰稿:辛文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