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杭州 新聞詳情 A- A+
杭州“十三五”規劃目標:GDP預期增長5.5%至6%,展現強勁勢頭
發佈時間:2024-01-24 09:10:00    

   杭州“十三虎”開跑了。

  2023年底至2024年初,杭州13個區、縣(市)相繼召開全體(擴大)會議,總結2023年主要工作,佈置2024年重點任務,也曬出了2024年GDP的預期增長目標。

  除西湖區還未公佈外,杭州13個區、縣(市)新一年的GDP預期增速都同於或高於杭州(5.5%左右),起跑勢頭兇猛。

  杭州“十三虎”,濱江區、余杭區和桐廬縣“三虎”領頭,直衝6%。蕭山區也擬定了“5.5%以上,力爭6%”的奔跑速度。

  杭州各區、縣(市)擰成一股繩形成的兇猛奔跑之勢,也正是杭州2024年GDP預期增速定於“5.5%左右”的自信。

  杭州.jpg杭州.jpg

  余杭計劃再拿下一個大科學裝置

  2022年,余杭暫失“浙江經濟第一區”。這在無形之中給已經居頂峰多年的余杭提出了“不爭第一就是落後”的要求。

  2023年,是余杭的逆襲之年。回顧過去這一年,余杭的多個主要經濟指標從跌落“浙江第二”到再次回歸頂峰,讓這只杭州猛虎真正嘗到了“什麼叫翻身”的滋味。

  2023年,余杭預計地區生産總值增長5.8%左右,之所以在2024年提出預期增長6%的目標,是因為在過去一年,余杭以猛虎出籠之勢,爭得了一個又一個“省市第一”。

  暫失“浙江經濟第一區”後,余杭在2023年漂漂亮亮地打贏了一場經濟翻身仗。2023年前三季度,余杭GDP總量持續保持“浙江第一”,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重回“浙江第一”。

  余杭能在2023年打贏這場翻身仗,憑的是看家本事——“創新驅動、人才引領”,這也是余杭這十年來,從一個農業大縣走向浙江經濟第一區的“制勝法寶”——

  浙大超重力大科學裝置封頂,北航中法航空學院建成啟用並正式招生,之江實驗室入選首批國家公共算力開放平臺,良渚實驗室打造了腦機智慧全國重點實驗室,湖畔實驗室竣工,浙江創新館、杭州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建成投用,55家“阿裏係”的市外業務回歸或新註冊企業落戶余杭,“抖音係”“快手係”等腰部企業快速崛起……

  在2023年奪回“浙江經濟第一區”,余杭已經勢在必得。杭州這只猛虎現在要考慮的,是如何在這場激烈的區域競爭中穩坐這個“浙江第一”的寶座。

  要解這道題,余杭仍然將“科技創新”視為破題的關鍵力量。

  目前,杭州已經落地兩個大科學裝置,一個是浙大超重力大科學裝置,在余杭;一個是杭州極弱磁大設施,在濱江。2024年,余杭定下了“全力爭取全市第三個乃至更多大科學裝置落戶”的目標,劍指“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承載區”。

  余杭出手,可見勢頭兇猛。

  濱江領跑的“關鍵兩招”

  從杭州區、縣(市)2022年的GDP總量來看,以兩千億元、千億元為界,分三個梯隊。濱江和余杭兩隻領頭的猛虎,一直盤踞第一梯隊前列。

  2023年,濱江的主要經濟表現可用“穩”和“進”二字概括。杭州這只猛虎之所以有信心提出GDP預期增長6%的目標,也正是基於過去一年的穩進表現。

  從預計的成績來看,2023年,濱江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左右,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0%左右,並且有多個“第一”加持:新認定國高企515家,擁有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77家,市級總部企業99家,全市第一,上市公司72家,全省第一。

  濱江向來強于數字經濟,過去一年,濱江抓緊了創新驅動這個主攻方向,在穩進提質中邁出了新的腳步,預計2023年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實現1800億元,佔GDP比重75%。

  2024年,濱江依然把“創新提質”放在第一任務——

  全力服務保障極弱磁大科學裝置主體開工,推動三個交叉研究平臺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白馬湖實驗室總部基地建設,力爭落地懷柔國家實驗室浙江基地。

  “全力”“加快”二字,都可見濱江推動高品質創新驅動發展的堅定決心。在濱江看來,宏觀形勢變化複雜,唯有不斷追求創新深化,方能應對。

  要追求創新深化,自主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是關鍵。

  多年來,濱江走出了一條“人才帶技術、技術變項目、項目融資金、實現産業化”的發展道路,超過47萬的人才總量、每年約4萬的人才流入,正是濱江高品質發展的核心競爭力。2024年,濱江計劃加大卓越工程師、高技能人才和青年人才隊伍建設,新引進各類人才4.2萬人。

  在過去3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堅持走好“創新路”、念好“人才經”,正是濱江能夠領跑的“關鍵兩招”。

  桐廬要壯大快遞這個大地瓜

  在GDP未進千億元梯隊的成員裏,桐廬的增速向來都處於領跑的位置。2023年,桐廬的GDP增長目標也定在了6%,與富陽、臨平、淳安並列第一。

  桐廬經濟高品質發展的信心,來自於先進製造業。2023年,桐廬視覺智慧、生命健康産業分別同比增長11.8%、16%。

  桐廬是“中國民營快遞之鄉”,2023年三季度,從桐廬走出的“三通一達”,就佔到了全國快遞業務量60%以上市場份額,全國“桐廬籍”快遞從業人員超12000人。2023年,“三通一達”總部項目竣工驗收,快遞關聯規上企業營收超300億元。

  作為“國際花園城市”,旅遊業也給了桐廬經濟發展的信心。依託農文旅融合發展,2023年,桐廬旅遊預計接待920萬人次、同比增長33%,旅遊總收入123億元、同比增長35%。

  當前,桐廬正處於從浙西山區縣向杭州近郊新城迭代、經濟發展從縣域經濟向都市型經濟迭代的關鍵期,發展機遇前所未有,也面臨著“成長的煩惱”和“轉型的陣痛”。

  桐廬深知“要成長,就要轉變發展模式”的道理,視深入實施“強産興縣”戰略為解決“成長的煩惱”之法。

  2024年,桐廬定下目標——

  力爭視覺智慧産值突破150億元、新能源産值突破100億元;前瞻佈局未來産業,聚焦人工智慧、數據要素、生物醫藥等重點賽道;壯大快遞版“地瓜經濟”,探索建立快遞業增值服務中心,引育總部經濟、裝備研發、低空經濟等産業,力爭快遞關聯規上企業營收突破330億元;聚力打造長三角最佳短途旅居目的地,招引世界級主題樂園。

  在這些目標任務中,有桐廬的特色優勢,也有産業弱項。在直線上“加速跑”、在彎道上“競速跑”,才能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搶得先機,爭得上游。桐廬深諳此理。

  新一輪競技賽隨之而來

  杭州“十三虎”定下2024年的預期奔跑速度,隨之迎來了新一年的競技比賽。西湖區也擺出了打造創新策源、成果轉化、地瓜經濟“三個首選地”的“首位之勢”。個個兇猛。

  勢頭兇猛的背後,是杭州各區、縣(市)經濟高品質發展“穩”中謀“進”的決心與信心。

  奔跑的路上不會是一馬平川,需要“十三虎”各出奇招、拾級而上,才能不斷領先,站上一個又一個重量級的領獎臺和經驗交流發言席。

  都市快報×橙柿互動“十三拼和街力賽”欄目也將繼續關注“十三虎”的賽跑情況,發現比拼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

來源: 杭州網    | 撰稿:記者 林建安 製圖 高薇    | 責編:周宣印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