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超8萬億元,浙江的新成色
發佈時間 | 2024-01-24 09:10:35    

   1月23日上午,浙江省統計局發佈數據:2023年全省生産總值8255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

  這意味著,浙江發展又邁上了一個臺階。

  2023年,面對國際環境風高浪急、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疫情“疤痕效應”等複雜嚴峻形勢,浙江積極採取精準務實有效措施,有力應對和化解經濟下行壓力,經濟持續較快增長,成績來之不易。

  【新聞深一度】

  1月23日上午,浙江省統計局發佈數據:2023年浙江生産總值8255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

  與此同時,浙江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組組數據讓人眼前一亮。這意味著,浙江發展又邁上了一個臺階。不少代表委員都把GDP增速6%這個數字特意圈注出來,他們熱烈的掌聲裏,是振奮是喜悅,更是加油和鼓勁。

  回望2023年,浙江直面新問題新挑戰逆勢而進,把握新趨勢新變化順勢而為,走出了一條復蘇曲線:

  “2023年,面對國際環境風高浪急、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疫情‘疤痕效應’等複雜嚴峻形勢,省委省政府積極採取精準務實有效措施,有力應對和化解經濟下行壓力,經濟持續較快增長、供需兩端協同恢復,成績來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浙江省統計局局長吳勝豐説。

  新“家底”

  超8萬億元,是一個全新的臺階。

  新世紀裏,一個個萬億台階,記錄著浙江的發展路:

  2004年浙江省GDP首破1萬億元,2008年破2萬億元,2011年破3萬億元,2014年破4萬億元,2017年突破5萬億元,2019年一舉突破6萬億元,2021年突破7萬億元,再到2023年破8萬億元。

  從3年到4年新增1萬億元,到近年來的2年新增1萬億元,不難發現,在經濟體量不斷增大的同時,浙江經濟破新萬億的態勢蹄疾步穩。

  放眼全國,浙江經濟總量已連續29年穩居全國第四。考慮到2022年浙江常住人口總量列全國第8位,這一成績是值得驕傲的。

  同時,浙江GDP增速高於全國,對全國經濟增長貢獻率持續提升。去年前三季度,浙江對全國生産總值的貢獻率為7.7%,比上年全年提升0.8個百分點,經濟大省勇挑大梁,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支柱力量。

  縱觀全球,超8萬億元不容小覷。僅從經濟體量上説,這個數據已超過荷蘭、土耳其,直逼印尼。

  “從多個維度看,這都是一份相當不錯的答卷。”省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王美福説,“這一成績是在世界經濟下行的不利環境下取得的,是在三年疫情艱難修復過程中取得的,更是全體浙江人在克服種種市場不利因素情況下取得的。”

  事非經過不知難。這一年,浙江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錯綜複雜,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不利因素增多,週期性和結構性矛盾疊加,既有風高浪急,也有暗流洶湧。

  環顧海外——地緣政治風險激化增多,美歐緊縮效應持續顯現,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升溫,全球經濟復蘇放緩,國際貿易增長乏力。

  近看國內——疫情後經濟恢復期的國內有效需求仍顯不足,一些企業面臨經營困難,部分産業有加速外遷之勢。

  “雖然困難重重,可浙江經濟依然亮點紛呈。”吳勝豐認為,工業“壓艙石”定力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從年初的零增長到全年的6%,工業生産持續回升態勢明顯;

  服務業“主引擎”動力強,受疫情衝擊最為明顯的服務業恢復也最快,拉動GDP增長3.8個百分點;

  “三駕馬車”並駕齊驅,消費持續回暖,成為“三駕馬車”中貢獻最大的,有效投資和進出口均保持較好增長。

  除了總量超8萬億元,浙江服務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出口額等關鍵指標均超3萬億元,工業增加值也接近3萬億元。“浙江經濟的家底越積越厚實。”吳勝豐説。

  新實力

  一路走來,風雨兼程是常態,大風大浪也時而有之。遠有兩次大的國際金融危機,近有世紀疫情。而爬坡過坎恰是浙江的拿手本領,每克服一次危機,浙江經濟總能煥發出更蓬勃的活力,高品質發展的實力也隨之晉級。

  這一次也不例外。

  強創新,讓浙江後勁更足。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部署的2024年九項重點任務中,第一項就是“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

  將科技創新“置頂”,浙江已經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愈是發展承壓,創新主體的內驅力就愈強勁。

  30年專注製造業的巨星控股集團,2023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20%以上。前不久,公司宣佈未來三年投入100億元進行科技創新。

  2023年1-11月,浙江近八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研發費用支出,研發費用合計超3000億元,同比增長8.9%,增速高於營業收入8.0個百分點;研發費用相當於營業收入的比例為3.1%,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

  三個“一號工程”,讓浙江底氣更足。

  在2023年“新春第一會”上,浙江明確提出將更大力度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實現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大突破,實施地瓜經濟提升能級“一號開放工程”。

  惟創新者強,惟改革者進,惟開放者贏。這一年,圍繞三個“一號工程”,浙江集中火力,優化發展格局。數字經濟向“新”而興,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營商環境向“親”而行,培育拼經濟的沃土;地瓜經濟向“廣”而欣,成為開放發展標誌性節點。

  拼經濟,讓浙江信心更足。

  此時不拼,更待何時!跨上新臺階,離不開浙商群體的奮力拼搏。

  2022年底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廣大浙江企業便活躍起來,或走出國門“搶訂單”,或進行全球佈局。過去一年,服裝外貿企業新德集團董事長劉紅軍,飛行了近百次,足跡遍佈全球,粗算超8萬公里。這一年裏,每一位如劉紅軍的“拼命三郎”,都積攢了一沓沓厚厚的車票。

  他們的足跡,帶來外貿大省浙江的逆勢進位。2023年浙江出口規模居全國第二,較上年再進1位。在他們足跡最密的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浙江出口額達1.63萬億元,同比增長10.1%,明顯快於全部出口增速。同時,浙企“走出去”步伐加快,對外直接投資備案額157億美元,同比增長24.6%。

  投資同樣夠“拼”。從年初啟動“千項萬億”工程重大項目,截至去年11月,浙江“千項萬億”工程重大項目投資已超萬億元。從全年來看,尤其製造業投資、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和高新技術産業投資等,均大幅高於全部投資。

  經濟大勢滾滾向前,但絕不意味著坐等就能豐收。在充滿困難和挑戰的2023年,浙江經濟穩中向好絕不是靠著發展的慣性,而是苦練內功而得,在逆勢中淬煉新優勢所致。

  新目標

  站在8萬億元的新起點,接下來浙江怎麼拼?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關鍵一年。根據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浙江生産總值預期目標為增長5.5%左右。

  再翻開浙江“十四五”規劃,GDP奮鬥目標是——8.5萬億元,經濟體量上的對標對象,正是隔海相望的南韓。

  再看兄弟省份,2023年,廣東、江蘇GDP繼續領跑,山東GDP破9萬億元,標兵加速奔跑,浙江仍需奮力追趕。

  當前,經濟發展外部環境仍存較大不確定性。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預測,2024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從2023年的3.0%放緩至2.9%,比上一次預測值下調0.1個百分點。

  揚長板補短板是高品質發展中最基本的邏輯。身處這般發展環境,讓浙江更加清楚地看到,要想成功邁向下一個目標,更需自身硬。

  揚投資穩、製造基礎紮實、開放發展等長板。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到“持之以恒推進大項目建設”“促進製造業集群式、高端化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強港和交通強省”“高水準建設海洋強省”等。

  不少針對性舉措已經起步,就在日前,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廳正式掛牌成立,這是全省實施海洋經濟倍增行動計劃、建設海洋強省的重大部署。

  針對創新方面的短板,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24年浙江要加強高能級科創平臺建設、加強人才招引培育力度等,預期當年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2%。

  “展望2024年,浙江須在‘穩、進、立’三個字破題立論。”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副院長蘭建平表示,“穩”在擴大在全國經濟中的份額,“進”在硬核技術,“立”在數字要素深化改革上,努力實現穩得有底氣、進得有力度、立得有依據,是實現浙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根本道路。

  發展目標很宏偉,但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這也是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題中之義。

  藏富於民是浙江特色,唯有浙江經濟穩步增長,老百姓持續增收才能底氣十足。涌金君注意到,2023年,浙江全體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63830元,比全國平均高出超24612元,居全國省(區)第1位。

  而新一年,浙江將努力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為此,新的一年浙江民生保障力度將隨之加碼。根據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浙江會繼續以群眾普遍有感有得為衡量標準,認真辦好醫療衛生、教育助學、養老幫困等十方面民生實事。

  去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時提出,始終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浙江新篇章。以此為目標,一個奮進美好的浙江,令人期待!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夏丹 設計 張源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