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184042016@qq.com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 > 湖州 新聞詳情 A- A+
鄉村小院,為什麼能火?
發佈時間:2023-03-19 12:42:06    

   沐著春日暖陽,駛入浙北長水公路,蔥郁水杉林間掩映著不少精緻小店。春遊旺季裏,一家名為“重拾”的餐廳決定暫停營業,修個重慶茶館風的新院子。店主説,這是在趕“小院潮流”。

  一方小院,三五好友。繼家庭農場、戶外露營等新業態之後,各地又興起了網紅小院。餐館、茶室、咖啡吧,似乎只要配上高顏值庭院,就能順利“出圈”,成為熱門打卡點。

  為什麼大家都熱衷打卡小院?網紅小院到底能為鄉村發展帶來什麼?

  一

  新風口背後通常都有年輕人的身影。點開B站、小紅書等APP,時常會刷到“農村自建房vlog”“爆改農村院子”等視頻和文章。其中有些網紅味滿滿,疑似是行銷公司策劃的真人秀,但也不乏認真分享鄉村生活的人。

  “農村小院”相關的視頻,擁有不小的流量。

  的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涌向農村。近年來,各地政府競相出臺“搶人”政策,快遞、網店、直播等新事物迭出,一線城市之外的廣闊天地給年輕人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農業農村部鄉村産業發展司數據顯示,2012年至2022年底,全國返鄉入鄉創業人員數量累計達1220萬人。一部分高學歷年輕人才的回歸,實實在在地為鄉村發展帶來了新技術和新知識。

  年輕人和鄉村振興的“雙向奔赴”顯然易見。那麼,為啥火起來的是小院?

  “深深庭院清明過,桃李初紅破。”其實,庭院自古就是人們的精神寄託。種養、晾曬、喝茶、宴會……小小院落,盛滿人間煙火。

  後疫情時代,“近程、易到、高頻”的微度假模式成為主流。在不少人看來,相比戶外露營、家庭農場等微度假産業,網紅小院主打輕資産運作,不分淡旺季,可關聯的業態模式也更多元,發展前景廣闊。

  就這樣,“回巢”的年輕人,帶著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在各條細分賽道裏努力尋找自身價值,順勢捧紅了農村院子。

  二

  談論鄉村小院,往往要提到庭院經濟。1984年,我國經濟學家于光遠提出了庭院經濟的概念,“利用農戶一家一戶的房前屋後的有限的土地,從事高度集約化的種、養等各業生産,完全可以獲得很不錯的效益。”

  今年,這個名詞首度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鼓勵脫貧地區有條件的農戶發展庭院經濟。”

  事實上,這幾十年間,庭院經濟的定位和內涵一直在拓展,除了種養農産品、園藝、手工業,也衍生出了餐飲、農家樂、鄉村旅遊等新業態,不但可以改善鄉村環境,還能帶動周邊産業協同發展。

  龍水村工匠在院子裏製作漆籃。(圖片來源於福建日報 吳新華攝)

  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仙夾鎮龍水村,村民在自家庭院從事漆籃製作。這一傳統非遺項目在産業化道路上,逐漸發展出研學、民宿、視覺輸出等多元業態。一根竹子通過家家戶戶的小院,成功串起了漆籃全産業鏈,集聚起盤活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小院子的經濟潛力有多大?地球另一端,也有不少典型案例。西班牙南部小鎮科爾多瓦有一項流傳了100多年的節慶習俗,每年五月鮮花盛開時,小鎮居民都會把自家庭院大門敞開,歡迎遊客觀賞拍照。2012年科爾多瓦“庭院節”申遺成功,當年共吸引7萬多人造訪。

  方寸地生出真金白銀。院子的經濟價值,不容小覷。

  三

  發展庭院經濟,如何能既有看頭又有賺頭?

  關鍵是讓“小而精”對接上“廣又深”。西南財經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研究院院長毛中根認為,“廣”是指,庭院經濟可以和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等産業橫向聯合,形成協同效應。“深”是指,庭院經濟可以向深加工方向挖掘,不斷提升産品附加值。

  在國家鄉村振興局和農業農村部去年聯合出臺的政策中,也點出了類似的重點思路:

  在發展庭院特色手工方面,鼓勵各地立足鄉村特色資源,開發具有鮮明地域特點、民族特色、鄉土特徵的特色産品,並依託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産,發展一批特色鮮明、帶動作用明顯的非遺工坊。

  同時,推進庭院經濟與休閒農業、民宿旅遊等融合發展,拓展庭院多重功能。積極引導城鎮居民到鄉村消費,把農村庭院變成城市居民的小菜園、後花園、微農場,滿足定制化、個性化、差別化服務需求,將鄉村生態環境優勢轉變為産業發展優勢。

  另外,鼓勵農戶利用自家庭院發展代收代儲、原料加工、電商銷售等生産生活服務,為村民提供便利的同時,實現增收。

  有人把庭院經濟比作鄉村經濟的細胞,既是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又能像細胞一樣複製分裂,産生規模效應。

  相信隨著政策的落地,以及人才、資本、技術的涌入,這一片片方寸之地,大有可為。

來源: 潮新聞    | 撰稿:葉詩蕾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微店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浪潮評論
潮評社
國網傳播
忠文創
我要發稿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