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如何既有煙火氣又不擾民 杭州推出商業外擺新政
發佈時間 | 2023-03-15 09:14:29    

   近日,杭州市城管局推出新政,進一步放寬外擺條件,在52個智慧商圈、商業特色街、夜間經濟聚集示範區,以及若干個區級商圈等區域,加大對商業外擺、戶外文化商業活動(戶外促銷)等經營活動的支援力度。

  記者了解到,新政在場地、業態、時間方面放寬了對相關區域外擺經營的限制。外擺設置時間放寬至24小時,住宅和其他噪聲敏感建築區周邊原則上不超過22時。按首違不罰、輕微不罰的原則,對外擺輕微違法行為以宣傳勸導、自主整改為主,對及時整改到位的原則上不處罰。

  3年前,杭州為統籌市容秩序管理、促進就業消費、助力復商復市,在全國率先嘗試推出餐飲業有序外擺。如今,杭州升級了外擺政策,我們從中能讀到什麼樣的信號?

  擺對內容

  “允許除燒烤等重油煙外的餐飲商家,設置顧客臨時等候區、就餐坐席等外擺。”杭州外擺新政,這句話最抓眼球。

  擺對內容,是新政出臺背後首先要考量的要素。

  從人們熟悉的“煙火氣”著手可以理解,但杭州為何將商業外擺業態選定在餐飲業?

  首先,這是杭州能最快鋪開落地的外擺業態。從2020年開始試點,截至今年2月,杭州共設置商業外擺756處、桌位2650個。現有的外擺形態幾乎都集中在輕餐飲業,佔比超90%。3年“練手”,杭州的餐飲外擺已積累了一定的操作、管理經驗。

  “燒烤等重油煙”,一開始就成為被排除項。

  杭州市城管局市容景觀監管處處長楊益華這樣解釋:“杭州向來以山湖秀麗、街巷井然著稱,如果到處煙火升騰自然很鬧猛,可一旦油煙滿天飛,也會給杭州的城市氣質減分。”

  油煙和噪音,是市民反對商業外擺的最大原因,“因此我們首先規避燒烤,鼓勵以咖啡、商業套餐等為主的輕餐飲形態。”楊益華説。

  再次,外擺帶來的引流效應,十分可觀。

  南宋禦街咖啡店因門外每多擺一張桌子一天能多掙300元。藍蛙(嘉裏中心店)坐擁城市花園景觀,通過餐飲外擺,營業額保持在全國門店的前三位。據杭州大廈管理方統計,在春秋季高峰期,外擺能使餐飲品牌的接待量,增加約50%至60%。

  “天氣適宜的日子,如果環境好,大家肯定更願意坐在外面。”杭州嘉裏中心市場部經理俞晶介紹,嘉裏中心客流和銷售情況回暖比較迅速,一定程度上得益於餐飲外擺。

  擺對位置

  發明瞭熱狗的德國人費爾特曼,為了讓新産品精準找到更多消費者,特意在當時世界最大的遊樂場康尼島上租賃店舖,並設置了許多戶外就餐位。最終,熱狗因“選對了地方”集聚大量人氣成功出圈,成為經典快餐之一。

  目前杭州已公佈的52個可申請外擺區域,沒有局限于沿街店舖,而是涵蓋杭州市級及以上智慧商圈,市級及以上高品質步行街、商業特色街,以及杭州市夜間經濟集聚示範區。

  背後用意不言而喻——相比個體店舖的零敲碎打,城市商圈更能拉動城市的消費。用餐飲外擺刺激城市商圈動能,不僅更符合杭州的城市形象定位,也能更有效地擴大消費的輻射半徑。

  大數據顯示,杭州部分城市商圈,躋身全國一線城市商圈熱度榜前十名,分佈在杭城各大商圈的全市社零50強企業,在2022年實現零售額2175億元,佔限額以上零售額的比重為46.4%。

  外擺經營場所,不只是放一把太陽傘、擺幾張桌椅那麼簡單。差異化佈局、精細化管理,才能讓外擺商業擁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雖然杭州的商業外擺,從業態上還是“餐飲獨角戲”,但從類型上看,卻是百花齊放——沿街商鋪外擺、天臺外擺、主題街區、中庭廣場……除了這些常見的外擺模式,杭州還有創新。

  比如大井巷歷史文化街區,陽光下的圍爐煮茶高峰期一座難求;西湖邊棲霞嶺上,開出了名為“十三間房”的休閒餐館,直面西湖的天臺,成為社交媒體上的杭州背景之一。

  擺出溫度

  既要“煙火氣”,又要不擾民。

  外擺的信號一放出,市民意見接踵而來。據杭州城管部門統計,通過各渠道共收集2000余條意見和建議,支援和反對態度基本對半分。其中反對和擔憂,主要集中在油煙、噪音、交通擁堵、衛生污染等問題上。

  “我們首先要有提升營商環境的大局意識,但城市管理這件事,開弓沒有回頭箭,放開去就很難收得回來。”杭州市城管局負責人坦言,最後出爐的方案是一個相對折衷的選擇。

  折衷的選擇,更多是為了解決如何不擾民——

  杭州並沒有對商業外擺一放了之,而是有“規定時間、規定區域、限定業態”。

  新政設了門檻:首先將“地攤”排除在外,也剔除了極易産生噪音、環境污染的重油煙餐飲業,輔以7個“不得”約束,最大程度地避免擾民。

  要求完善停車、保潔、執法等配套服務,則是為了精準解決老百姓的“後顧之憂”,留下政策依據。

  復蘇經濟刺激消費,不僅盯著眼下,更要向前看。

  怎麼擺出風景、擺出特色,“既能滿足市民需求,又能體現杭韻形象”,才是杭州外擺的主題。

  從目前來看,杭州選擇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把執行空間留給了各區、縣(市),“支援各區、縣(市)在市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在商業特色街區打造個性化、特色化的商業外擺、戶外文化商業活動區域”。

  越來越多的城市,從治理理念的改善或升級中,得到了適度放鬆管理尺度的自信。可以説,允許商家適度向外伸出“商業觸角”,既是幫助經營戶“打氣”的方式,更是一種政府善治善為的表現。

  歸根結底,開展外擺商業是為了更好地滿足群眾在品質消費供給側的需要,把握好這個基本點,就能更好地讀懂杭州這次新政中的暖意。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張彧 吳佳妮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