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從“市”看勢,又一波機遇到了
發佈時間 | 2022-12-08 08:36:36    

   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的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新十條”刷屏,進一步優化防疫政策,釋放了更為明確的寬鬆信號。受此消息影響,市場明顯感受到了經濟快速回暖的力度。

  預期變得更加明確。資本市場反應最為迅速,活躍度顯著提升,防疫政策的進一步清晰,讓滬指再度站上3200點,外匯市場上人民幣兌美元價格急升。快遞市場加速運轉,12月4日至6日,浙江3天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22.8%;全國影院營業率連日上升,上週末單日票房一度超4000萬元……飆升的數據中,每個人的小日子正回歸正軌,新一波市場的機遇也隨之而來。

  經濟復蘇信號清晰

  “就快解套了,光明就在前方!”看著自己的A股股票賬戶一點一點“回血”,20年股民張大哥近日喜氣洋洋,他打開手機炒股軟體,只見他重倉的幾隻中概股,這周也衝上好幾波漲停。

  防疫措施優化帶來的預期向好,嗅覺靈敏的資本率先聞風而動。

  近日,A股消費、醫藥板塊連日走強,滬深兩市成交額連續多日突破萬億級別。12月7日早盤,商貿零售板塊持續活躍,小商品城、三江購物、東百集團等多只股票漲停,永輝超市漲超8%,中百集團、海寧皮城、徐家匯等跟漲。

  “現在是買入中國股票的上好時機。”遙遠的大洋彼岸,一度對中國股市表示悲觀的華爾街專家,也轉換了態度。

  摩根大通時隔近兩年表示再次看好中國股市,將中國股票的評級從“持股觀望”上調至“增持”,高盛給予A股市場“高配”的建議,預計2023年A股估值會有明顯回升。

  “縱觀全球,我國的資本市場是極具性價比的,短期內數據顯示海外資金在持續回流。中長期來看,我們也同樣充滿信心。”財通證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美岑認為,在防疫政策優化、支援房地産健康發展的金融政策、製造業低息貸款等利好因素疊加下,當前中國經濟正在沿著經濟復蘇的脈絡前進,預期穩定向好。

  匯率市場也反應迅猛。繼12月5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雙收復“7”元關口後,12月6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9746元,單日調升638個基點,正式回到“6”字頭時代。

  “顯然,國內疫情防控政策進一步優化,加快推動各地經濟社會活動回歸正軌,讓市場信心得到了提振。”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管濤分析,這輪人民幣匯率上升,背後的助推因素很多,“主要還是在中國經濟基本面復蘇預期。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對明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值是4.4%,較今年高出1.2個百分點。”

  雖然資本市場利好逐步釋放,但防疫的持久戰尚未結束。多位經濟學家認為,需要關注疫情的“疤痕效應”,即疫情給企業、家庭和個人帶來的消費、投資方式變化的長遠影響。

  “對於個人、企業和金融機構來講,還是要進一步強化風險中性意識,不論市場主體還是政府部門,都應該在加強國內外經濟形勢與跨境資本流動監測預警的基礎上,做好情景分析、壓力測試,守住安全底線,擬定應對預案,有備無患。”管濤説。

  心心唸唸的客戶回來了

  市井煙火,開始升騰。

  有著“華東第一果市”之稱的嘉興水果市場一片忙碌。今年3月和9月,嘉興水果市場一度因疫情封控,造成經營戶大批生鮮貨物損失。

  7日上午,記者看到,來自山東、江蘇、上海等地的採購車陸續進入市場,甚至出現“堵車”的場景。這個輻射華東六省一市、承擔滬蘇浙水果供應主要任務的大市場正逐步回暖。

  記者發現,目前憑綠碼即可進入市場,對省外車輛不再查驗24小時核酸陰性證明,並取消落地檢。

  “出入暢通了,市場就熱鬧了!”嘉興水果市場副總經理何浩説,近幾天單日進場採購車輛超3000輛,日均銷售額1.3億元左右,上週日均銷售額為9000余萬元。

  “忙不過來了!”一旁,明珠果業負責人何惠珠正招呼著客戶,她説:“這兩天銷量明顯增加,時令水果柑橘每斤價格提高了一到兩塊錢。”

  客人是條龍,不來要受窮!

  消費市場有三個重要的因素:人、貨、場。首先,要有人。

  在義烏國際商貿城,浙江星寶傘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吉英説,這兩天客商明顯增加。“人流就是生意。”7日上午,張吉英就接待了一批安徽客戶,前幾天他們一得知優化疫情防控措施的消息,就買高鐵票趕了過來,當場訂了2萬多元的貨。

  “之前是看著訂單生産,不敢囤貨,現在膽子放開了。”目前,張吉英也正在通過各種方式,與多年積累的近7000位潛在客戶取得聯繫,並告知他們最新的防疫政策,歡迎他們回到義烏市場。

  義烏宣聞戶外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悅來的手機一直緊緊貼在耳邊。“300多萬元的原材料已備足,馬上生産,準備接訂單。”疫情之下,戶外帳篷一度熱銷,他瞄準細分市場,推出個性化的戶外帳篷。現在,他要大幹一番。

  在紹興柯橋的中國輕紡城,相關措施調整後,外來客商放行的效率高了不少。短短2天時間,下一年度的商鋪簽約量提了上來。“12月初,東市場一樓有三分之一的商鋪沒有簽訂合約,但現在一樓商鋪已經基本租完。”輕紡城東市場分公司負責人孟偉東説。

  看著來來往往的客商,商戶們説自己“內牛滿面”,市場在回暖,他們的心裏也暖暖的。

  理性面對“風口”

  政策窗口剛剛開啟,市場已在短期內快速轉向。

  北京房山,第一家破産的核酸檢測公司出現了。但一個新世界已經打開——新冠抗原試劑盒,最近銷量一騎絕塵。

  中銀證券今年3月的一份研究報告曾指出,若抗原檢測國內市場逐步放開,國內新冠抗原檢測試劑年市場規模約為210億元。

  截至目前,浙江取得新冠抗原試劑盒生産資質的企業有3家,産能産量均為全國領先,進入國家局註冊審評流程有7家。但記者發現,浙江大多數企業在這一輪“風口”維持了理性。

  杭州美賽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袁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剛剛在國外大流行的時候,類似新冠抗原試劑盒這樣的産品確實供不應求,利潤也高。隨著入局者越來越多,市場已經很“卷”,貿然入場並不可取。

  不過,觀察消費動向,“防疫因素”仍是重大變數。

  陳大姐剛剛花了幾千元買了傳説中的“正宗駝奶粉”寄給在杭州務工的女兒。“據説比一般牛奶有營養,能有效提高免疫力。”陳大姐鄭重其事地説。

  這幾天,很多人像陳大姐一樣開始熱衷養生。怎樣算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一些人毫不猶豫開始搶藥。阿裏健康數據顯示,近期疫情相關藥品、N95口罩、血氧儀等搜索量大幅增長。

  與防疫相關的消費市場似乎有些反應過度了。為此,浙江已經開始加強涉疫産品市場的價格監管。12月6日起,浙江省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分赴藥店、診所等防疫用品經營單位等場所開展檢查。截至目前,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已檢查防疫用品經營單位等2636家次,處理投訴舉報39起,立案哄抬價格案件3起。

  不過換個角度看,我們正處在政策轉換後的“窗口期”,短暫的迷茫、焦慮情緒背後,也預示著消費觀念的變革。

  潛在市場在哪?

  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新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明文彪認為,要從中尋找結構性機遇,分清哪些是應急的短期需求,哪些是真實的長期需求。

  “像日用消費品、旅遊、餐飲、娛樂,都是人的基本需求,已經被壓抑3年了,未來肯定會持續好轉。但像藥品和保健品,特別是和防疫相關的檢測、抗病毒類的藥物,這些則是短期需求,隨著病毒毒性的減弱,群體免疫力的提高,這些需求都會回歸到正常水準。”一位在市場摸爬滾打30多年的企業家説。

  “不膽怯猶豫,不怨天尤人,搶抓新的市場機遇,當這些理念深入人心的時候,我們的經濟復蘇也就不遠了。”明文彪説。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朱承 全琳珉 王雨紅 徐添城 何賢君 金春華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