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露營火爆下的生意經:建營地3個月回本,裝備商年入9億
成都商報 · 俞瑤 強亞銑 | 發佈時間2022-05-06 13:36:11    

   “露營”,幾乎是當下最火的話題。

  “五一”假期結束後的第一個交易日,露營概念股集體衝上漲停板。5月5日,紅星資本局注意到,牧高笛(603908.SH)、三夫戶外(002780.SZ)、浙江自然(605080.SH)漲停。

  話題熱度攀升背後,露營行業成為新風口。

  毛利率達70%,2-3個月回本

  新玩家扎堆涌入露營行業。集野公社俱樂部創始人阿永是2021年4月“入場”的。

  阿永告訴紅星資本局,自己從民宿轉向露營賽道,短短一年,阿永已經將營地擴張到南京、蘇州、嘉興三個城市。

  建設營地的投入是一筆不小的花費。阿永列舉稱:一般低端營地費用在20萬-30萬,中端30萬-50萬,高端50萬-80萬,輕奢則是80萬-100萬。“建設營地的花費主要分為地上基建和地下基建,地上包括停車場、接待區、營地區、廚房、廁所淋浴區、倉庫和露營裝備;地下則包括電路、給排水等。”

  阿永告訴紅星資本局,他從事精緻露營,其客單價在200-500元,毛利率高達60%-70%,旺季時2-3個月就能回本。“我了解到的單體營地有年營業額在500萬以上的”,阿永稱。

  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共有超過3萬家露營地企業,2021年新增超1.5萬家露營地企業。據央視財經報道,僅2022年1-4月,我國已有超7200家露營相關企業成立。

  露營場地運營市場規模也同樣可觀。一組來自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2014年至2020年中國露營營地市場規模從77.1億元增至168.0億元。2021年露營營地市場規模快速增長至299.0億元,到2022年更是有望達到350億元的規模。

  不過,火熱背後,短板同樣明顯。在成都經營著兩家營地的王歡(化名)説,露營營地須“看天吃飯”,炎熱的夏季、寒冷的冬季都是淡季,遇上暴雨只能停擺。

  這邊股價大漲,那邊準備IPO

  相比露營營地運營的“新”,露營裝備製造是個成熟的賽道。

  A股上市公司牧高笛主營業務包括品牌運營與露營帳篷OEM/ODM兩大板塊。4月中旬,牧高笛發佈了2021年年報,實現營業收入9.23億元,同比增長43.64%;歸母凈利潤為7861.40萬元,同比增長70.99%;扣非後歸母凈利潤為6163.06萬元,同比增長96.20%。其營業收入與凈利潤保持較好增長主要在於國內外露營市場需求增長。

  4月份,牧高笛的股價從35.07元/股一路走高,截至4月29日報收60.02元/股,股價漲超71%。5月5日開盤不久,牧高笛隨即漲停,報66.02元/股。

  另一家上市公司浙江自然(605080.SH),主營充氣床墊、戶外箱包等戶外用品,去年前三季度主營收入6.65億元,同比上升46.8%;歸母凈利潤1.83億元,同比上升43.35%。

  從事戶外用品的研發、設計、生産和銷售的金泉旅遊,4月下旬在上交所主機板披露了招股説明書,擬募集資金4.12億。

  渤海證券指出,疫情爆發後周邊遊、自駕遊成為居民主要選擇,國內露營地行業規模已突破300億元,且保持高速增長,看好一站式裝備供應商企業的成長性。

  也有人擔憂,風口過去,賽道玩家們還能繼續“飛翔”嗎?

  四川大學旅遊學院教授劉俊在接受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的採訪時表示,露營熱背後,疫情影響因素是其中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人們生活條件的提升,休閒方式變得更加多樣化。“市民有需求,戶外又有這個條件,所以露營已經逐步走進大眾的生活,而且在以後,這種方式應該會有一個比較穩定的發展。”

來源:成都商報    | 撰稿:俞瑤 強亞銑    | 責編:盧橋輝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成都商報    | 撰稿:俞瑤 強亞銑    | 責編:盧橋輝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