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浙江“千億縣”又擴容!背後藏著這些秘訣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黃宏 | 發佈時間2022-04-16 13:10:54    

  去年,全國共有43個“千億縣”,浙江據9席。

  所謂“千億縣”,指的是地區生産總值超1000億元的縣。近段時間,隨著全國各地紛紛發佈官方數據,這些縣中的“佼佼者”也隨之浮出水面。

  浙江“千億縣”是哪9個呢?

  它們是:慈溪、義烏、諸暨、樂清、余姚、溫嶺、海寧、瑞安和桐鄉。

  這件事,可以從3個角度來看。

  第一個角度:浙江這些“千億縣”,是怎麼“進門檻”的?

  2017年時,浙江“千億縣”只有4個:慈溪、義烏、諸暨、余姚。

  2018年,增加了2個:樂清、溫嶺。

  2019年,再增加了2個:海寧、瑞安。

  2020年,增加了1個:桐鄉。

  至此,浙江就有了9個“千億縣”。值得一提的是:在浙江千億縣數量增加的同時,品質也在大幅提升。

  像慈溪,2020年的地區生産總值突破2000億元,達到2008.30億元,前段時間又傳來喜訊:2021年地區生産總值達到2379.2億元,去年就增加了370.9億元。

  余姚則以1441.5億元位列排行榜第17位,去年它排名23位,一年之內上升6位。

  4年時間,浙江千億縣的數量,從4個增加到9個,且部分“千億縣”的增加值和排名,都在快速成長,從中能看出浙江發展的活力。

  第二個角度:這些“千億縣”,是怎麼“煉成”的?

  前段時間,余姚市發佈了2021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上面顯示:去年對慈溪市地區生産總值貢獻最大的,是第二産業,實現增加值885.23億元,增長11.4%。而第一、第三産業則分別增長2.4%和6.1%。

  這裡就看到一個關鍵詞:第二産業。

  還可以選取另一個“千億縣”的公報來看:2021年,諸暨市第二産業增加值為734.51億元,增長12.2%,第一、第二産業分別增長2.5%和8.2%。

  從統計數據中,也能發現類似情況。

  這種現象,不光是浙江省內有,省外也是如此。

  像在這43個“千億縣”中,昆山市排名第一。前段時間該市發佈的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昆山第二産業增加值增長9.7%,第一、第三産業則分別增長0.6%和5.9%。

  事實上,浙江的千億縣中,除了義烏市服務業具有明顯優勢外,其他均為工業強縣。

  這件事還可以從第三個角度,也就是縱向來看。

  以慈溪市為例。2013年,慈溪地區生産總值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之後進入“盤整期”。

  2017年慈溪突然發力,當年生産總值為1487.75億元,之後一路飛奔:2018年為1737億元,2020年破2000億。去年又在地區生産總值超2000億的基數下,再大增370.9億元,達2379.2億元。

  這種增速的變化,背後有什麼秘密?

  看這幾組數據,就會明白緣由。

  第一組數據是:2021年,慈溪市1775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産值4382.72億元,同比增長24%,是去年第二産業整體增長率11.4%的兩倍以上。

  第二組數據是:規上工業中,高新技術産業、裝備製造業産業、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3.5%、15.4%和27.7%。

  第三組數據是:在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領域,慈溪的增速更是突破了30%。

  透過這三個角度,能讀出“千億縣”煉成的秘密。

  縣域是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單元,是區域發展的基石。現在,浙江正在建設全球先進製造業基地,將進一步提高縣域經濟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從而推動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黃宏    | 責編:李斌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黃宏    | 責編:李斌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