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這項標準 影響著浙江城鎮化的未來
浙江新聞客戶端 · 全琳珉 | 發佈時間2022-04-15 07:37:53    

   4月14日,由浙江省發改委牽頭,省發規院、省標準院等單位聯合起草的浙江省地方標準《小城市培育規範》(以下簡稱《規範》)正式實施。這也是全國首個小城市培育省級地方標準。

  面對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歷史使命,《規範》的實施,會給浙江城鎮化帶來怎樣的新圖景?

  發展中必然

  從鎮到城,浙江探索已久。12年前,浙江率先在全國展開一場從鎮到城的體製革新——小城市培育試點。

  時至今日,試點工作已推進四輪。經過十餘年的迭代建設,僅小城市建設就涌現出“建管並重·柳市模式”“古鎮新城·塘棲模式”“均衡發展·姚莊模式”等模式。

  截至2021年底,試點單位中有48個進入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其中10個進入前100名。GDP破百億元鎮達19個,財政總收入超十億元達29個,GDP增長率超全省平均水準一個百分點以上。

  既然如此,浙江為何還要再設立標準?

  “首先,試點單位的發展情況出現了明顯的差異分化。” 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城鎮發展研究所經濟師方康恒告訴涌金君。

  如今的浙江,既有像樂清市柳市鎮、東陽市橫店鎮、吳興區織裏鎮等常住人口超15萬人的特大鎮,也有嘉善縣西塘鎮、余杭區瓶窯鎮等財政收入超10億元的實力鎮。

  百花齊放的強鎮格局,也意味著原本的培育模式和建設要求不再全盤適用,設立標準,有利於分類施策。

  另一方面,大部分過往的小城市培育試點相關政策文件、專項支援政策都需要重新規劃和更新,標準的設立,對於提高下一輪政策的針對性而言非常必要。

  在形成經驗的同時,城鎮建設中長期存在的短板問題也不容忽視。

  比如,基本公共服務和市政功能配套建設不夠完善,就是小城市培育試點鎮的通病。以瑞安市塘下鎮為例,2020年年底,瑞安市塘下鎮常住人口超過30萬,公園綠地面積卻只有3.38公頃,約為杭州太子灣公園(23 公頃)的七分之一。

  此外,城鎮發展中的“小馬拉大車”問題,各個城鎮客觀存在的發展能級差異也同樣值得關注。

  什麼樣的方式既能提煉共性、輸出浙江經驗,又能對症下藥,引導各試點單位補足短板呢?設立標準的另一層價值,正在於打“補丁”。

  浙江是標準化戰略的先行地和實踐地,也是全國首個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省份,這也為小城市培育設立標準提供了基礎支撐。

  34項指標的“含金量”

  明確了為何而立,標準的起草思路便很清晰了。

  “我們赴全省63個試點單位和相關省級部門深入調研,梳理出100多項指標,去粗取精,形成如今的34項指標。”方康恒告訴涌金君,這些指標涉及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文體建設、生態環保、基層治理等六大領域。

  《標準》制定充分體現了分類施策,按照財政收入,將小城市劃分為三類:一類是財政收入10億元以上的小城市,二類為財政收入5億元-10億元的小城市,三類則是財政收入5億元以下的小城市。

  除了部分通用型指標,不同類型的小城市都有依據自身情況、專門設定的個性化指標,各試點單位探索升級的自由度大幅提高。

  涌金君了解到,指標體系中吸收了很多地方成效經驗。比如,寧波慈城鎮的城市標準功能配置,就給不少專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這座素有“江南第一古縣城”之稱的城鎮中,坐落著一家AAA級鄉鎮養老機構步韜益壽院,一家三甲醫院分院、寧波市婦兒醫院北部院區。

  城鎮之中設有東湖、獅子山公園等多個居民休閒場地,還有藥商博物館、歷史文化展覽館等“十大”公共文化場館,以及一條打通“大東門甕城-驄馬河歷史街區-民權路商業街”的精品遊線。

  綜合其他城鎮的調研,專家們發現,這些配置能極大提升當地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於是,新標準中明確:

  所有小城市至少要有1個包含交通、城管、警務、安防、基層治理等功能場景的城市大腦,1個展示歷史文化、未來發展等獨特標識形象的城市客廳,1條長度超200米的商業,1個建築面積大於2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活動中心,1條1公里以上的城市綠道,以及1個閱覽座位不少於130座的公共圖書館。

  當然,指標中也不乏能幫助試點單位解決共性問題的,擁有行政審批權事項比例就是其中之一。

  擁有行政審批權事項比例指的是鎮政府擁有的行政審批權事項佔所在縣(市、區)政府行政審批權事項比重。設置該指標就是鼓勵地方將權力下放,破解試點鎮“小馬拉大車”的治理困局。

  “這是一個系統嚴格的標準,考核指標的要求較高。”浙江大學區域創新發展研究所所長張旭亮認為,通過對標這些數值,不同規模的小城市能對照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在實踐時更有方向性和目標性。

  浙江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標準》的實施,未來,浙江小城市培育工作會把共同富裕作為全省小城市培育的總牽引和總要求,以縮小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為主攻方向。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全琳珉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全琳珉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