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海寧全域全員核酸篩查現場:與時間賽跑,百萬人的同頻共振
浙江新聞客戶端 · 沈燁婷 王杭徽 王志傑 共用聯盟海寧站 謝君 張會 | 發佈時間2022-04-06 09:20:30    

   儘管前一天居家辦公到很晚,但5日早晨6時30分,家住海寧市許村鎮龍渡社區的劉女士還是早早起床。她著急出門只為一件事:做核酸檢測。等她趕到設在小區裏的蘭園檢測點時,排隊的居民已經不少了。劉女士趕緊排到隊伍最後的那道“一米線”上。

1.jpg

4月5日,在海寧市硤石街道東山社區,提供到府核酸採樣服務的工作人員正在查看高齡老人的資訊。浙江日報記者 王志傑 攝

  在此時的蘭園檢測點,來自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的4名醫務人員,已經重復一系列動作不下百次了:消毒、採樣、標記樣本……一旁的志願者在掃碼登記的同時,按序發放拭子,輪到的居民事先撕開一頭,方便醫務人員更快速高效採樣,減少排隊時間。

  5日6時起,海寧開展全域全員大規模核酸篩查,涉及100多萬人。與時間賽跑,與病毒競賽,目標是在最短時間、以最小成本實現“防外溢、降總量、早清零”。

  面對如此規模龐大的核酸檢測量,採樣人員從哪來、如何科學安排好?檢測現場秩序如何?背後又有哪些力量支撐?5日,記者兵分幾路,一線直擊這場全民戰“疫”。

  各地馳援的“大白”——

  “無論我們來自哪,一起來共同守護”

  如果説,人口基數龐大是核酸檢測壓力的第一重難關,那麼,核酸檢測過程所涉及的環節眾多、中斷點瑣碎,都進一步加大了難度。

  “帳篷再往旁邊挪一點”“三岔口這邊要重點安排志願者勸導”“採集樣本後,群眾要從這個口子出,速度最快”……5日淩晨5時不到,海洲街道白漾社區白漾裏小區的小廣場核酸檢測採樣點,該社區黨委書記李樹宇已經和同事們在調整採樣帳篷、配送物資、整理居民名冊,同時對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了又一次推演。

  “前道環節的工作想得細一點,後道的採樣環節就順暢一些。”李樹宇説,小區老年人多,行動難免緩慢,還有不少人需要到府採樣。如何“排兵布陣”,減少人員在短時間內聚集、避免交叉感染,李樹宇都要提前佈置妥當。

2.jpg

4月5日,海寧市硤石街道東山社區,工作人員對特殊人群分批次提供到府核酸檢測服務。記者 王志傑 攝

  場地到位,可海寧現有的醫護人員遠遠不夠。5日早上7時,9輛大巴載著300名來自紹興的醫護人員抵達海寧市圖書館集合點。他們兵分九路,支援海洲街道的核酸篩查工作。“我是嘉興人,回到家鄉支援心裏感慨萬千,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守護好家園。”紹興市醫護人員黃加鑫説。

  “無論我們來自哪,一起來共同守護”——這是更多人的心聲。浙江醫院、省人民醫院支援力量前往許村鎮,邵逸夫醫院醫護人員前往海昌街道,寧波市醫療隊前往長安鎮,麗水市醫療隊前往袁花鎮,嘉興中醫院前往黃灣鎮……

  5日一早,來自全省各地的3700名醫護人員,按照既有部署,分別奔赴海寧12個鎮(街道),支援當地開展核酸檢測工作。

  採樣隊伍中的黨員幹部——

  “檢測不漏一人,確保萬無一失”

  “應檢盡檢”是核酸篩查的關鍵一環。

  “核酸3次,人人參加,一個不漏。”5日早上5時許,硤石街道群園社區居民陳小明就騎著電動三輪車,帶著電喇叭,做起了義務宣傳員。“我的車開到哪,核酸採樣通知和疫情防控知識就宣傳到哪。”陳小明説。在海寧市鹽官鎮桃園村,鹽官派出所民警李宇華和村幹部也拿著銅鑼和小喇叭,上演了“花式”喊樓。

  “是舒先生嗎?我們到府來給你做核酸採樣,健康碼請打開一下。”5日10時許,在海洲街道成園社區西山一品小區,成園社區工作人員陳宇新和市人民醫院醫生顧衛金、王江平敲開了居民舒某家的大門,給他一家人做核酸採集。

  “對於行動不便的人群,我們就到府做核酸採樣。”成園社區黨委書記李蔚説,為確保檢測不漏一人,社區組織了兩支“掃樓”隊,挨家挨戶到府採集核酸樣本。採集完成後,每位居民都會收到一張核酸採集登記卡,作為已完成核酸採樣的憑證。

3.jpg

  4月5日,海寧市硤石街道東山社區,志願者攙扶轄區內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做核酸檢測。記者 王志傑 攝

  佩戴口罩並保持一米安全距離,錯時錯峰分批檢測,為孕婦、嬰幼兒提供“綠色先行”服務……5日8時,在黃灣鎮閘口村風機廠核酸採樣點,核酸採樣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我們有一張區域核酸採樣作戰分佈圖,可以看到各採樣點的場地引導及力量佈置。”黃灣鎮黨委相關負責人説,核酸採樣工作量大、時間緊、安全要求高,有了這張分佈圖,志願者引導群眾排隊、間隔防護、採樣步驟時更加簡明易懂,核酸檢測工作也能更高效有序。

  實驗室裏的檢測人員——

  “每一個數據,都關係到城市的安危”

  “計程車停運後,我們就開始參與核酸樣本的轉運工作。”47歲的馬燕琴來自海寧市金島計程車有限公司,有著20年駕齡。3天來,她每天早上6時趕到指定的核酸採樣點待命。採樣樣本收集完畢,她就會根據指令將樣本運送到各個檢測中心。

  “我們對路況熟,轉運速度更快。”3日,公司發出志願者招募消息,馬燕琴第一時間報了名。愛人和兒子都不在身邊,馬燕琴沒把當志願者的消息告訴他們。“等疫情過去以後再説,相信他們會為我感到驕傲的。”她説。

  一批批樣本依次遞入移動核酸檢測車。接力棒,交到了核酸檢測實驗室裏“大白”的手中。

  “今晚10時前,我們至少要完成1萬管以上的檢測任務。”5日12時,在海寧市區,身著防護服的海寧市人民醫院檢驗科醫師吳佳怡登上了移動核酸檢測車。

  和吳佳怡共同奮戰的,還有31名海寧各大醫院的檢測人員,分散在6輛移動核酸檢測車裏。車內配備了熒光定量PCR擴增儀、核酸提取儀、生物安全櫃、高壓滅菌器等先進設備,是一個設備齊全的小型核酸檢測實驗室。

  29歲的吳佳怡算是名“老戰士”。2020年參加工作以來,她就一直在跟病毒較量。登車前,吳佳怡特意用膠布纏上拇指和食指,然後再戴上手套。為了避免滴漏,採樣管往往被擰得很緊。“一管一管打開上千個採樣管,手要擰到抽筋,沒有膠布的保護,手指很容易擦傷。”

  最耗精力的是核酸加樣提取與模板點樣步驟。檢測人員逐個擰開管蓋後,需要用加樣槍吸取樣本到96孔板,再分別往每個小孔裏添加試劑。“這個步驟要求精力高度集中,準確地把樣本加到小孔中。”吳佳怡説,試劑就像酵母,它能引發病毒快速擴增,如果出現少加或者漏加,就可能造成後續的檢測失靈。

  這是個技術活,也是體力活。海寧市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姚金元説,因為檢測實驗室的防範等級高,檢測人員穿上防護服進入檢測環節後,為了少上或不上廁所,幾乎都是提前禁水少食。

  姚金元説,在疫情面前,他們還要“跑”得快一點,再快一點,“當然,細心更要緊。”數據錄入、試劑配製、震蕩樣本、核酸提取、擴增迴圈、判斷結果、發放報告……每個看似簡單的步驟,都要細緻再細緻,謹慎再謹慎,因為“每一個數據,都關係到城市的安危”。

  這一天,記者奔走在海寧大街小巷,感受著這場不同尋常的戰“疫”,看到這些擰採樣管擰到手抽筋的幕後“大白”、每天重復無數次同樣動作的採樣“大白”、仿佛一直在奔跑的“黨員紅”“志願紅”、隨時待命的核酸樣本轉運隊,還有配合默契的上百萬市民……這一天,100多萬人懷著同一個心願而同頻共振:儘快完成核酸篩查,儘快讓城市恢復活力,儘快讓家園恢復往日美好祥和的模樣。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沈燁婷 王杭徽 王志傑 共用聯盟海寧站 謝君 張會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沈燁婷 王杭徽 王志傑 共用聯盟海寧站 謝君 張會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