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浙江松陽:“茶文化”演繹“茶風情” 打響“中國有機茶鄉”金名片
人民網 · 阮春生 董劍輝 葉火香 | 發佈時間2022-03-27 10:58:25    

   麗水市松陽縣,有著“最後的江南秘境”之稱,讓它享譽中外的,不僅有留存最完整的“古典中國”縣域樣板,更有著連綿茶山和悠遠茶香。

微信圖片_20220327105826.jpg

松陽縣城全景。松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茶韻悠悠 松陽茶香汲古潤今

  松陽擁有1800多年建縣史,其“茶齡”和“縣齡”相差無幾。

  據史料記載,松陽種植茶葉、出産茶葉始於三國。到了唐代,道教天師葉法善所制松陽茶葉“竹葉形,深綠色,茶水色清,味醇”,被稱為“卯山仙茶”。

  古往今來,不少文人雅士以茶寄情、用茶謳歌。“松翠掩山寺,溪深山路幽。烹茗綠煙裊,不得更遲留。”走進松陽各地的名山名寺,經常可以看見隨著茶文化應運而生的首首茶詩、款款茶聯。

  如今的松陽茶葉,主要有兩大區域公用品牌:松陽銀猴和松陽香茶。

  傳承唐朝時期地方名茶橫山茶、下街茶炒制工藝創新研發的松陽香茶,條緊、香高、味濃,目前已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而本地自主選育茶樹品種製成的松陽銀猴茶,捲曲肥壯,滿披銀毫,銀綠隱翠,以別具一格的品質特徵獲得兩屆浙江省十大名茶。

  此外,杭州靈隱寺與松陽崇覺寺推出的特色茶——“崇覺羅漢茶”,以金湯蜜韻、花香果味流傳至今,2021年在麗水市首屆禪(道)茶評比中獲最具文化底蘊獎和最佳茶韻獎。

  多元融合 茶文化內涵不斷延伸

  近年來,松陽聚焦文旅融合,將茶文化與耕讀文化、養生文化、道教文化融合發展,開展茶文化街區建設,讓茶元素融入松陽的大街小巷。

  如果説茶葉是松陽的名片,那麼大木山茶園就是松陽茶葉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典範。2015年,位於松陽縣新興鎮的大木山茶園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成為國內首個將自行車騎行運動與茶園觀光休閒融合的旅遊景區。

微信圖片_20220327105830.jpg

茶園騎行。松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茶園景區核心面積3000余畝,連片茶園面積8萬餘畝,景區內建有休閒騎行賽道8.3公里,專業騎行賽道7公里。騎行其中,茶園連綿、青翠欲滴、茶香四溢。

  大木山茶園深入挖掘茶文化底蘊,推出茶園觀光、茶園品茶、採摘制茶體驗、養生度假等項目,使茶葉種植、加工、休閒、消費、旅遊融合於一體,實現了一二三産的聯動發展。

  除了大木山,松陽縣還依託茶園資源、茶文化稟賦,推出了“茶+古村落旅遊”,將茶文化與古村落文化有機融合,目前已打造8條茶主題旅遊線路。

  隨著遊客日益增多,松陽將茶空間建設作為打響茶文化品牌的重要舉措,實現“賣茶”與“賣文化”的深度融合。2021年,松陽建成茶館、茶吧、茶家樂、茶主題餐廳等20余家,實現經營性收入2000多萬元。

  松陽還通過舉辦全國攝影大賽、茶鄉行主題茶旅活動、全民飲茶日、浙江自行車公開賽、田園松陽國際馬拉松賽等一系列相關文化體育活動,不斷豐富“茶”文化。

  在松陽茶葉博物館,1000平方米的展覽館設置了茶史、茶道、茶俗、茶業和茶旅五個展區,將松陽的茶歌、茶舞、茶燈、茶俗等茶文化形象和現代“六茶共舞”之勢生動地融合起來,將參觀者帶入松陽茶文化的歷史之中。

  茶韻悠遠 聯結中外茶文化魅力盡顯

  “客來莊前無須問,茶香便是引路人。”如今的松陽茶,從飲品變成了聯結世界的金名片。

  從2008年起,每年春天,茶商大會都如期在松陽舉行。15年來,通過茶商大會、招商推介、茶業交流等活動,越來越多的松陽茶人走出松陽,越來越多的外地茶商茶農走進松陽,形成了“走全國、種全國、賣全國”的松陽茶産業發展格局。

微信圖片_20220327105834.jpg

三都鄉茶園。李增軍攝

  茶文化、茶故事和新茶人,在融合中創新,演繹了“老戲新説”的傳播熱潮,讓茶藝、茶道等茶文化走進年輕人,帶動相關産業加速發展。

  松陽人孟雪芬一直以來都在探索如何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去傳承和推廣茶文化。2015年,在大木山茶室創辦茶業培訓學校,累計培訓茶藝師、評茶員、制茶師等5000余人,並依託松陽的旅遊、民宿産業開展遊學活動,接待了來自日本、瑞士、澳大利亞等國的學生,讓更多人感知松陽的茶文化、感受松陽茶的魅力、體驗制茶品茶的樂趣。“我希望這個茶室不僅是茶室,而是展示和宣傳松陽茶文化的窗口,在這裡不僅能品好茶,還能結識茶人茶友。”孟雪芬表示。

  近年來,直播、短視頻的崛起,讓茶文化有了走出去的更多可能。松陽年輕茶人將目光轉向網際網路領域,把鏡頭對準茶農、茶園、茶葉市場,一系列反映松陽茶文化茶産業的短視頻讓年輕人看到了松陽的茶,激起了更多人對松陽茶文化的興趣。

  以文化為魂,松陽在求新求變中探索這一片綠葉的更多價值,演繹出更多“無中生有、有中生優”的融合發展故事。

來源:人民網    | 撰稿:阮春生 董劍輝 葉火香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人民網    | 撰稿:阮春生 董劍輝 葉火香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