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豬心移植”真的失敗了嗎?
經濟日報 · 佘惠敏 | 發佈時間2022-03-15 09:44:23    

   首例豬心臟移植手術本身,就是人類在生命探索道路上的巨大突破。“基因編輯豬”具備成為更多器官移植供體的潛力,或許將成為未來健康産業發展的“新藍海”。

  全球首位接受豬心臟移植的患者大衛·貝內特日前不幸去世,這讓不少為該手術歡呼過的人感到失望。“豬心移植”真的失敗了嗎?

  其實,從豬心移植手術的開創性和高難度來看,術後兩個月的存活期並不算短。

  心臟移植曾是外科手術的禁區。1967年12月,世界首例人類心臟移植手術在南非進行,術後患者因肺部感染僅存活了18天。而現在,心臟移植手術已在全球廣泛應用,手術成功率高達95%,患者術後最長存活時間已超過30年。

  與同種心臟移植相比,異種器官移植難度更大。1984年,科學家首次嘗試異種心臟移植,給一名女嬰移植了狒狒的心臟,但發生了免疫排斥反應,患者術後僅存活20天。在今年的世界首例豬心臟移植手術中,美國馬利蘭大學醫學院給57歲的心衰患者貝內特移植了一顆經過10項基因編輯的豬心臟。手術成功克服了超急性排斥反應。

  貝內特的死因目前未知,尚待醫院徹底檢查後公佈。但從接受手術到離世,貝內特兩個月的術後存活時間,已經大大超過了首例同種心臟移植手術的18天紀錄和首例異種心臟移植手術的20天紀錄。

  進步從起步開始。首例豬心臟移植手術本身,就是人類在生命探索道路上的巨大突破。未來,技術進步,移植豬心臟的患者或許可以和移植人心臟的患者那樣長期存活。

  從豬心移植手術的必要性和高需求來看,相關科技有巨大應用潛力。當前,中國大約有1200萬心衰病人,其中有5%左右為重症心衰患者。對很多人來説,心臟移植是他們活下去的唯一希望。

  目前,心臟移植的4條技術路線,中國都有佈局:同種的人類心臟,技術最成熟,移植成功率高、存活時間長,但供體極度短缺;機械的人工心臟,技術較成熟,已發展到第三代全磁懸浮人工心臟,但價格昂貴,需隨身攜帶外接設備和電源,且並非所有心衰患者都適用,比如貝內特就因無法使用機械心泵而冒險移植豬心;異種心臟移植,科學家們探索過靈長類動物心臟,但最終還是公認豬的心臟更有優勢——因為豬心臟與人類心臟的大小結構更為

  相似,且更容易實現大規模養殖供應;3D列印心臟,以幹細胞為原料,通過實驗室培養定制心臟,這項技術前景美好,但還處於很不成熟的實驗室階段,離臨床試驗非常遙遠。

  社會需求是技術進步的強大推動力。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200萬人需要器官移植,包括心臟在內的所有人體器官都存在供體緊缺問題。豬心臟移植有巨大而迫切的現實需求,又存在近期技術突破的基礎,“基因編輯豬”具備成為更多器官移植供體的潛力,或許將成為未來健康産業發展的“新藍海”。

來源:經濟日報    | 撰稿:佘惠敏    | 責編:盧橋輝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經濟日報    | 撰稿:佘惠敏    | 責編:盧橋輝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