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妖鎳”大戰逼出溫州神秘富豪 他是誰
上觀新聞 · 秦紅 | 發佈時間2022-03-11 09:07:17    

   項光達從一名普通的車間工人,一步步成為世界“鎳王”,掌握著特斯拉ceo馬斯克都眼饞的資源。

  一手打破國際“鎳霸權”的溫州神秘富豪,最近被推到了聚光燈下。

  起因是這幾天,作為民營鋼企“扛把子”的青山控股,被國外資本追著來了一場史詩級“逼空大戰”。

  “(這是)海外資本對中國鎳産業的一次佈局週密的獵殺行動......我們中國鎳産業、新能源産業和其中最優秀的産業佈局者正在慘遭屠戮,蒙受羞辱。”業內人士評論説。

  項光達正是青山控股的實控人。

  多年來,他鮮少公開露面,從一名普通的車間工人,一步步成為世界“鎳王”,掌握著特斯拉ceo馬斯克都眼饞的資源。

  如今這場峰迴路轉的“驚魂大戰”,終於揭開了他的神秘面紗。

  “逼空大戰”逼出神秘富豪

  項光達為人低調,“錢包”可不低調。“2021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他的身家高達215億元。

  這得益於青山控股的高歌猛進。

  在“2021胡潤中國500強”榜單中,青山控股排名第301名,企業估值510億元。而在“2021財富世界500強”中,青山控股的排名更靠前,位列第279位。

  人紅是非多,公司也是。

  這不,俄烏戰爭打響後,俄鎳被踢出倫敦金屬交易所,無法交割,外資就開始搞事了

  3月8日,鎳價還在暴漲,突破10萬美元每噸的關口,刷新了歷史新高。

  “妖鎳”不僅讓吃瓜群眾目瞪口呆,也讓倫敦金屬交易所慌得“拔網線”——宣佈取消所有在英國時間2022年3月8日淩晨0點或之後執行的鎳交易。

  風暴中心的青山控股,更是讓人為其捏把汗。

  市場傳聞稱,青山控股如果拿不出那麼多現貨,潛在空頭頭寸損失可能高達60億美元至120億美元,而惡意逼空的外資,則趁機以其在印尼的某鎳礦60%股份為代價提出要挾。

  但如此被動的局面並沒有持續太久。

  項光達8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回應説:“老外的確有些動作,正在積極協調。今天接到很多電話,國家有關部門和領導對青山都很支援。”

  他還表示,青山的倉位和經營都沒有問題。

  3月9日,青山控股回應稱,將用旗下高冰鎳置換國內金屬鎳板,已調配到充足現貨進行交割。

  壓力這就來到了外資身上:我拿得出貨,你掏得出那麼多錢嗎?

  如今,吃瓜網友已經搬好了小板凳,一邊坐等“大戰”後續,一邊圍觀項光達。

  “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溫商

  項光達覺得,全世界最勤勞的是中國人,中國最勤勞的是溫州人。

  他就是溫州人。

  1958年,他出生在溫州龍灣沙城鎮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溫州海洋漁業公司從事機修,那是當年的“鐵飯碗”。

  因為聰明好學、吃苦耐勞,項光達幾年後就從一名普通機修工成長為車間主任。

  但他並不滿足於此。1988年,他和親戚張積敏花幾千塊錢辦了個廠,生産汽車門窗。在此之前,國內的汽車門窗主要靠進口,因此他們的産品一上市就大受歡迎,中國一汽、廣州標致都成了他們的客戶。

  “(當時)中國生産汽車,十輛車裏七八輛的汽車門窗都是用我們的。”項光達不無得意地説。

  上世紀90年代初,項光達的公司年利潤已達千萬。

  成功的滋味令人沉迷。直到1992年,他去德國考察,發現賓士寶馬的汽車門窗都不是外購的,而是自己生産的。

  他想,中國的汽車行業不斷發展,那是不是未來中國的汽車廠也會自己做門窗?這麼一琢磨,他覺得汽車門窗這個産品沒有前途。

  轉型的念頭就此産生。

  彼時,不銹鋼在中國還是個稀罕貨,基本依賴國外進口。“我要是把它做出來了,就不愁銷路!”項光達帶著團隊,一頭“殺”進了不銹鋼生産領域,並於1998年創立了浙江青山特鋼。

  “‘青山’二字,一是因廠址在青山村,二是取自‘咬定青山不放鬆’之意。”項光達後來解釋説。

  正是這股“不放鬆”的勁頭,帶公司渡過了一道道難關。

  2005年前後,全球鋼鐵市場逐漸出現産能過剩勢頭,民營鋼廠壓力山大,青山也不例外。

  有人勸項光達再次轉型,去做來錢更快的房地産和金融。項光達不願意,堅信製造業才是國家經濟命脈,鋼鐵行業有無限潛力。

  多年後再看,事實已然證明了項光達的判斷力。

  “鎳王”橫空出世

  成為“鎳王”,算得上項光達的高光時刻。

  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中國作為産鋼大國,用於生産鋼鐵的鎳,多年來卻主要依賴進口。因此,國外一些生産鎳的公司就拿中國鋼企當“韭菜”,動不動漲價。

  “製造業,技術都可以學,但資源匱乏就特別難。”項光達沒少為這事頭痛。

  他想自己搞鎳。

  有個俄羅斯客商聽説後問他:“你要做多少噸?”項光達説:“10萬噸。”俄羅斯商人笑了:“那你要活得久一點,至少要活到100歲,不然做不到10萬噸。俄羅斯鎳做了五六十年了,現在也就是20多萬噸。”

  但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

  2008年,眾多跨國礦企遭金融危機衝擊,項光達趁機去世界最大的鎳礦出口國印度尼西亞“抄底”,成功拿下當地4.7萬公頃的紅土鎳礦開採權。

  此後幾年,項光達又使用“鈔能力”,去印度、辛巴威等國買礦建園。

  到2018年,青山控股成了全球最大的鎳鐵生産商。

  根據青山控股公開的資訊披露,其2021年的鎳産量達到60萬噸,2022年要達到85萬噸,2023年將躍升至110萬噸。

  而2021年全球礦山鎳産量是270萬噸,也就是説,青山控股當年的鎳産量已佔到全球約22%。

  這並非只是項光達個人或者青山控股這家公司的勝利。

  有媒體評價稱:“更有全局意義的是,項光達對鎳礦的大規模開發,令青山在全球鎳期貨市場的買入或賣出,能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市場價格,這讓中國的鎳相關製造業擺脫了被動的國際鎳價波動,擁有了成本自主權。”

  項光達給出了更直觀的數據:“原來國外賣我們50萬元/噸的時候,它的成本也就15000元,現在青山進軍鎳行業,把成本減了下來(期貨鎳價約十幾萬元/噸),支援了國內産業。”

  此言不虛。

  最近幾年,新能源汽車發展風雲激蕩,鎳是製造三元鋰電池的關鍵材料,因此成為各大動力電池生産者爭搶的資源。

  就連馬斯克也一直擔心鎳不夠用,稱“鎳是我們最大的瓶頸”。

  想在新能源領域加速超車歐美的中國企業,更是心急如焚。

  此前曾有報道稱,有相關中企的老闆請項光達出手相幫,項光達憑藉自己在印尼的關係,幫其“一路綠燈”把工廠建到了鎳礦旁邊。而且,該公司還能使用青山控股在印尼的工廠、港口、電力和道路。這讓求助的企業成本降了一半。

  這種火力支援,多少幫助了當時的一部分中企發展,而後它們成為了特斯拉、lg、三星的上游供應商。

  有人直言,誰手頭有鎳礦,誰就捏住了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咽喉。

  項光達自然也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2017年,電池廠商瑞浦能源成立了。短短三年後,當寧德時代、松下、三星等全球電池巨頭激戰正酣時,它還能突出重圍,衝到中國鋰電池裝機量前五。

  瑞浦能源的母公司是永青科技,而永青科技的母公司正是青山控股。

  進軍新能源産業後,青山控股的目標也並不局限于電池領域。

  2020年,青山控股與徐工集團投資55億元共建新能源産業基地,從事項目包括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研發生産。

  只有前進,才不會被割“韭菜”。也只有前進,才能掌握話語權。

  這個道理,沒人比項光達更明白。

來源:上觀新聞    | 撰稿:秦紅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上觀新聞    | 撰稿:秦紅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