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專訪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共同富裕要讓人民真實可感
中國新聞網 · 柴燕菲 趙曄嬌 王逸飛 | 發佈時間2022-03-10 08:03:29    

   去年3月,國新辦新聞發佈會透露“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援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去年6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援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意見》公開發佈。這段時間來,浙江如何開新局、向未來?

  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委書記、浙江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袁家軍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浙江將努力通過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讓企業競爭力更強、讓社會活力更足、讓人民生活更好,讓人民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是看得見、摸得著、真實可感的事實。

  示範區建設紮實穩健起步 探索共同富裕有效路徑

  近20年來,在“八八戰略”指引下,浙江高水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中,浙江接過重任,探索共同富裕有效路徑。

  這是一項開創性事業,沒有經驗可以參考借鑒。回望一路,浙江如何開局起步?

  “浙江要堅決扛起探路者責任,邊學、邊謀、邊幹,立柱架梁、夯基壘臺。”袁家軍表示。

  建體系、強推進、抓改革、建機制,這是起步之路的四個關鍵詞。

  袁家軍介紹,建體系即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援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意見》及《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實施方案》初步構建“1+7+N”重點工作體系、“1+5+n”重大改革體系。

  “1+7+N”中“1”是一套指標體系,“7”是經濟高品質發展、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公共服務優質共用、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社會治理等7個先行示範,在浙江,這也被生動地稱為“7條跑道”;“N”是一系列具有引領示範作用和普遍意義的突破性抓手。

  “1+5+n”則是探索有利於共同富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1”是擴中提低、收入分配,“5”是縮小地區發展差距、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公共服務優質共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n”是一系列具有引領示範作用和普遍意義的重大改革。

  在強推進方面,袁家軍表示:“就是堅持在高品質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聚焦解決‘三大差距’問題,紮實抓好共同富裕重點工作。”

  透過幾組數字可以看到成績單:2021年,浙江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每人平均消費支出穩居全國省區第一;通過實施農業“雙強”、鄉村建設、農民共富行動,城鄉居民收入倍差從1.96縮小到1.94;為山區26縣出臺“一縣一策”,山區26縣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與全省平均之比從0.725提高至0.732,設區市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最高與最低市倍差從1.64縮小到1.61。

  同時,在探索推進擴中提低上,浙江亦在向打造橄欖型結構社會前進。一般來説,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低收入群體收入持續較快增長,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標誌。2021年,浙江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萬至50萬元群體比例提高3.2個百分點、達72.4%;20萬至60萬元群體比例提高3.8個百分點、達30.6%。

  推動共同富裕,改革創新可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袁家軍介紹,浙江紮實推進共同富裕制度及政策創新,研究制定擴中提低、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等重大改革方案,推動商業補充醫療保險、鄉村整合改革、未來社區等改革取得實效,綠色發展財政獎補機制等一批改革經驗向全國推廣,各市縣和首批28個共同富裕試點探索形成一批典型。

  在建機制層面,浙江已成立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領導小組,省委、各市縣全部建立社會建設委員會,常態化謀劃推進示範區建設。同時成立浙江省委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諮詢委,大成集智推動共同富裕理論和實踐探索。

  構建體系化工作格局 推動“七個先行示範”

  示範區建設紮實開局,浙江的“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之路業已開啟。

  春節後上班第一天,浙江即召開全省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推進大會,傳遞出持之以恒、全力以赴推進示範區建設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

  2022年,浙江將迎來示範區建設一週年,其也被定義為機制創新年、改革探索年、成果展示年。

  袁家軍表示,浙江要對標落實中央《意見》部署,體系化、科學化塑造變革,圍繞重大共性問題創新突破,創造條件、完善制度,穩步朝著共同富裕目標邁進。

  袁家軍介紹:“今年浙江的主要目標可以概括為‘三個一批’。第一是打造一批標誌性成果,第二是探索一批共富機制性制度性創新模式,第三是謀劃一批重大改革方案。”

  其中,浙江將打造哪些標誌性成果備受外界關注。袁家軍闡釋了該省的出發點,“我們將堅持國家所需、浙江所能、群眾所盼、未來所向,努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群眾有感、可示範推廣的標誌性成果”。

  據悉,目前浙江已梳理出十方面“成果清單”。包括高品質就業創業體系、擴中提低、山區26縣整體高品質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改革發展、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全民全程健康服務體系、浙有善育、浙里長壽、“浙江有禮”省域文明實踐、為民辦事智慧速辦。

  實現上述目標,需在示範區建設這一開放複雜的巨系統中構建起體系化推進格局。為此,浙江力爭跑好“七個先行示範”跑道。

  “‘七個先行示範’是浙江體系化推進共同富裕探路的主跑道,更是浙江為全國探路的使命和要求。”袁家軍介紹:“我們聚焦‘七個先行示範’聚力推進重大改革整合突破,突出54項重點工作和34項重大改革,紮實推進機制創新和改革探索。”

  以推進經濟高品質發展為例,浙江明確要構建數字經濟引領的現代産業體系,探索建立全域創新支撐共同富裕機制,構建高品質就業創業體系,強化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機制,構建品質消費普及普惠促進體系。

  再如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該省將紮實開展擴中提低行動,探索構建大社保體系,研究共富型財稅政策體系,探索構建新型慈善體系,探索建立共富型統計監測體系。

  袁家軍向記者表示,浙江將腳踏實地、久久為功,按照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循序漸進,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實打實地一件事一件事辦好,蹄疾步穩、提高實效,不斷形成階段性標誌性成果。

  共同富裕是共同事業 需要人民共同奮鬥

  從更長遠來看,實現共同富裕、建設美好社會,目的是為了人民,力量亦來自於人民。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靠共同奮鬥,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這正是探路者浙江的方向原則所在。“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共同期盼、共同事業,是共建共治共用的共同富裕,必須政府、企業、社會、個人共同努力,凝聚起全社會共同奮鬥推動共同富裕的磅薄力量。”袁家軍説。

  據介紹,面向未來,浙江將主要從四個方面努力推動這種力量的形成。

  其一是鼓勵勤勞創新致富。包括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和企業生態,激勵創新創業創造,形成人人參與的發展環境、充滿活力的發展機制。

  在實踐上,如圍繞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該省已實現企業開辦一日辦結,一般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最多80天”,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等事項達185項,為市場主體提供法律諮詢服務122萬次,幫助企業解決問題15萬個。

  浙江亦強調堅持政府科學有為。袁家軍表示:“我們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探索構建‘共性+個性’公共政策工具箱,做到科學精準施策,既努力讓群眾有獲得感,又不作過高承諾、不吊高胃口、不搞‘大呼隆’‘一刀切’。”

  “擴中提低”改革是觀察這種“科學有為”導向的切口之一。圍繞此項改革,浙江既在“共性”維度提出促就業、激活力、拓渠道、優分配、強能力、重幫扶、減負擔、揚新風八大路徑,推動普惠性政策落地,又在“個性”層面圍繞當前階段重點關注的九類群體,率先推出一批差別化收入分配激勵政策。如技術工人主要從工資制度、培育機制等方面提出具體激勵舉措,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主要從用工管理和權益保護、技能培訓、社會保障等方面提出具體激勵舉措。

  此外,浙江倡導企業在辦好自己的事基礎上履行社會責任、參與慈善公益事業。倡導企業在高品質發展、競爭力提升基礎上義利並舉,推動先富帶後富,發揮優勢、幫助增強造血功能。

  袁家軍表示:“我們還要引導全社會廣泛參與。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效於民,探索構建民情通達機制、大成集智機制,廣泛匯集社會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提出需求意見、推進創新突破、評價工作成效。”

  “總之,我們要努力通過示範區建設,讓企業競爭力更強、讓社會活力更足、讓人民生活更好,讓人民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是看得見、摸得著、真實可感的事實,努力探索具有普遍意義的共同富裕路子。”袁家軍説。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撰稿:柴燕菲 趙曄嬌 王逸飛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撰稿:柴燕菲 趙曄嬌 王逸飛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