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探尋山區26縣跨越式高品質發展路徑:優質要素何以落地?
浙江新聞客戶端 · 王世琪 見習記者 胡靜漪 拜喆喆 | 發佈時間2022-02-25 08:24:19    

   溫州蒼南,近海海面,風力發電機組深扎海底,一排排白色風車在海風作用下緩緩轉動。

  陣陣海風,為蒼南“吹”來一個又一個優質項目——華能蒼南4號海上風電項目、華潤蒼南1號海上風電項目已于去年開工,華能蒼南2號海上風電項目將於今年開工。2021年蒼南縣完成固定資産投資177.96億元,比上年增長25.6%。

  招大引強是山區縣所需所盼,在優質資源要素向高能級城市集中的趨勢下,如何打造價值洼地,山區縣需要開闢獨特的路徑。

  “我們依託風能這一核心競爭力,與央企搭建起良性合作關係。”蒼南發改局固定資産投資科相關負責人道出固定資産投資快速增長的奧秘。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蒼南已經集聚了中廣核、華能、華潤等一批重量級央企,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們與蒼南的合作並非“一錘子買賣”,中廣核正在醞釀抽水蓄能項目,華能則在風能的基礎上謀劃起空氣壓縮能的開發。

  “這建立在投桃報李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上述負責人介紹,蒼南成立央地合作工作專班,加強央地互動,在項目審批、土地供應、資源匹配等方面提供服務。從簽約到備案核準,華能蒼南2號海上風電項目只用了5個多月。

  把比較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山區26縣都在發力,遂昌也在嘗試走出一條獨特的道路。

  2月14日,浙江遂昌經濟開發區成功出讓兩宗工業用地,浙江弘利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投資的年産17萬噸光電專用環氧樹脂及其功能材料項目和昕立(浙江)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資的年産2萬噸電解液、催化劑項目落地。

  遂昌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黨工委委員羅亮用“百里挑一”形容剛剛落地的項目:“國家級綠色示範基地和省級化工園區兩張名片,吸引了不少國內頭部企業前來接洽,開發區將按照深加工、智慧化的標準優中擇優,引導新材料和醫藥健康産業形成新的百億級産業。”

  與蒼南用足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不同,遂昌靠的是近年來打造的平臺優勢。“平臺是推進有效投資、吸引資源要素的有效途徑,通過平臺招商引資是推動持續發展的新引擎。”遂昌縣發改局固定投資科科長雷勇波説,2021年,遂昌實現招商引資簽約金額達148億元,簽約項目32個,落地項目21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6個,高新技術産業投資增長52.4%。

  山區縣吸引優質資源要素,就要把自身優勢極致放大。在採訪中,不少招商員告訴記者:去大城市招商,時間有限,要在瞬間“踩準”對方注意力,需要對“優勢”有精準的理解。

  元宵節次日,柯城區政府裏很熱鬧。這裡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出征儀式——20人的招商團隊將兵分四路,奔赴杭州、上海等地開展新一年工作。“我們就在衢州主城區,幹什麼都方便。”招商員們常常這樣介紹柯城。“市區一體”早已成為柯城區招商主打的招牌——把城市首位度優勢牢牢抓在手裏,讓項目負責人見到柯城人便想到:我不是把項目落到柯城,而是落在正在打造“四省邊際中心城市”的衢州。

  好環境還要優服務,柯城全力服務市級項目,成立了市級項目專班,實行“一週一報告,兩週一協調”服務於項目。時代鋰電國際産業合作園的徵收簽約工作涉及500余戶的房屋,柯城僅用了13天就全部完成,該項目總投資達479億元,是衢州市本級迄今為止計劃單體投資最大的先進製造業項目。

  柯城正不斷放大主城區平臺優勢,在緊鄰杭衢高鐵的航埠工業園區,柯城將建成特色生態産業平臺,發展優勢産業軸承智慧裝備,圍繞上市龍頭企業金沃精工打造一條完整的軸承産業鏈。2021年,柯城區全年固定資産投資增速達27%,高於全省平均16.2個百分點,位列衢州市第一。

  “深度挖掘比較優勢,追求可持續發展才是山區縣招大引強的要義所在。”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説,省裏出臺了“一縣一策”和一系列配套要素支援政策,比如對山區26縣給予更大自然資源要素傾斜,將省重大産業項目年度用地指標的三分之一左右用於山區26縣項目;支援山區26縣標誌性公共設施建設項目,年度安排2000畝左右等。

  “我們要選擇最有潛力、有帶動效應的項目,確保可持續發展。”蒼南發改局固定資産投資科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1月,遠景零碳産業基地正式開工,作為華能的供應商,遠景的風機製造能力補充了蒼南新能源産業鏈的上游空白。而與此同時,蒼南外海的風能也已引起多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的關注。未來,綠電將會成為坐擁風能優勢的蒼南吸引優質製造業的重要資本,一條由新能源轉向高端製造的發展路線呼之欲出。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王世琪 見習記者 胡靜漪 拜喆喆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王世琪 見習記者 胡靜漪 拜喆喆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