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號稱包教包會包分配,網上配音培訓後真能躺贏賺大錢?
法治日報 · 趙麗 見習記者 張守坤 | 發佈時間2022-02-17 10:22:58    

  “下午好呀同學,可以看一下老師的這個學員,因為工資不高想發展副業增加收入,下班後利用業餘時間去接配音單獲取收益,一個星期就有3000+的額外收益。”

  “可以看下咱們這位學員,春節期間接了一些婚禮的影像錄音,收入十分可觀。今天是活動倒計時的最後一天,給自己一個學習改變的機會,報名即可抽獎:iPhone13、免單、現金紅包、耳機,快加老師好友諮詢虎年活動。”

  ……

  近年來,隨著有聲讀物、短視頻等興起,錄製有聲書、配音等也受到大眾的關注,一些培訓機構看到了其中的商機,大力開展相關培訓。但其中有些培訓機構為牟利,存在過度行銷、虛假宣傳、誘導消費等行為,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去年上半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曾對這一現象進行檢查,多家知名培訓機構都因虛假宣傳、虛構原價和虛假優惠折價等被頂格處罰。

  這類培訓機構到底有哪些“坑”?如何進行規制?帶著這些問題,《法治日報》記者近日進行了深入調查。

  號稱百分百就業

  交完學費就變臉

  “今晚7點到9點,專門邀請魯老師授課,她是電視臺主持人、省級普通話測試員,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係,後在北京電影學院表演係配音班進修,獲得過中國國際動漫節聲優大賽最具人氣獎……”

  今年1月26日,記者在網上體驗了一回某教育機構的有聲書配音免費精品課程。上課前,助教老師將主講教師的資訊和聽課連結發了過來,並強調這是專屬連結,錯過了沒有回放。而實際上,記者將該“專屬連結”轉發後,其他人也可以正常登錄觀看。

  課程一開始,魯老師介紹的並不是專業知識,而是濃墨重彩地描述配音行業的美好前景:“有聲書、短視頻、婚禮主持等等,這個行業從業人員缺口極大,只要能接到單就能掙到錢,我們和超過180個兼職副業接單平臺有合作,選擇我們機構的課程就能實現百分百就業。”

  之後,魯老師熟練地變換各種語氣和説話聲線,為同學們進行配音展示。在講了十幾分鐘如何發聲的小技巧後,又開始進行成功學員案例展示——“這位同學利用假期在家接單,半個月就收入5000多元,單子都接不過來了”“這位學姐利用業餘時間學習和接單,現在月收入一萬多元……”

  課程最後,魯老師提醒道,只有現在報名,才能享受魯老師就業班專享價格,還送價值7320元的精品課;演播班原價7660元專享價4580元,高階班原價8160元專享價4980元,全能班原價10840元專享價5580元,3個月即可學成,僅限前15名聯繫客服的人員。

  90分鐘的直播課,有超過50分鐘是在用各種“話術”吸引學員購買課程。不僅如此,記者在當晚還同時觀看了3家不同培訓機構的直播課,結果發現除了PPT圖片不同外,授課內容和流程幾乎完全一致,甚至最後舉的成功學員例子也一模一樣。

  而在相關投訴平臺,記者看到有不少消費者投訴稱,在花了高額培訓費後,多堂原定課表上的直播課縮水成錄播課,在少有的幾節直播課上,學員也無法和老師連麥互動,承諾的一對一教學更是沒有做到。老師課後僅會留一些繞密碼、普通話發音訓練,且對學員訓練情況反饋非常滯後,“交學費前後對我的態度判若兩人”。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培訓機構的老師存在“過度包裝”的嫌疑,機構宣傳這些老師是“央視配音師”,但實際上其只是在某App上為幾條廣告配音;有些老師被宣傳為曾獲某聲優大賽最具人氣獎,但記者翻遍歷屆獲獎人員名單也沒有找到其人。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培訓機構的許多“金牌教師”,實際上只是播音主持專業的在讀大學生,課上教授的內容基本上都是播音學教材上的,所以才會出現多家培訓機構課程內容完全一致的情況。

  不僅是師資和教學問題,學費方面也同樣存在虛假宣傳的問題。在網上的廣告中,時常可以見到0元、1元零基礎學配音的宣傳。記者隨機點開其中一條廣告連結,在填寫了個人資訊後,有老師添加了記者的社交賬號併發來學習資料。記者點開後發現是一節45分鐘的試聽課。該機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想要學完全部課程需要3個月至6個月,學費是7000元至10000元不等。

  “廣告上不是説0元就可以學嗎?”記者問道。對方回復:0元入學並不是不花錢,而是這邊可以提供分期貸款服務,學費最高可18個月分期支付,“0元入學就是通過辦理分期貸款的方式入學,然後每個月還幾百元學費”。

  推薦學員用網貸

  宣稱無條件退款

  “現在3門課總共只需5000元左右,之前都要9000多元的,馬上報名還有一個立減1000元的優惠,贈送一個音效卡,先到先得。”經不住授課老師的推薦,來自四川成都的小林添加了對方的聯繫方式,聽説可以分期付款,並得到“如果不滿意,14天內可以無條件退款,並且不産生手續費和利息”的保證後,小林申請貸款支付了學費。

  聽了3天課後,小林對課程內容和安排非常不滿意,於是聯繫對方申請退款,但對方一直推脫,並且三番五次勸説堅持學完有好處,對今後前途有幫助。小林找到發放貸款方平臺客服進行諮詢得知,退款只能由培訓機構申請。小林又找培訓機構,對方回復稱學員只能申請3次退款,現在已達3次並未通過,該筆款項無法退還。目前,小林只能一邊每月償還500多元的分期貸款,一邊進行維權。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為了讓人更有“信心”入學,不少培訓機構都會主動提到“教育貸款”,並宣稱這類貸款無利息和手續費,且可以在一定時限內或隨時能夠無條件退款。

  記者點擊其中一位客服發送的貸款申請連結發現,貸款協議中雖然利息不高,但並非無息,而且需要繳納一定比例的手續費。在見到記者未付款後,對方表示該優惠連結只有兩小時期限,過期作廢。而兩天后,該客服又發來截圖稱上次申請已經作廢,想貸款學的話還可以繼續申請。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遇到一些培訓機構在幫學員辦理貸款時會提醒,職業要選擇企業人員,學歷一定要填寫大專或者本科,月薪填寫1萬元以上,這樣貸款快而且額度高。據了解,有一些未成年人也因此背上了網貸。

  此外,有多位學員告訴記者,堅持學完後,培訓機構並未像最開始承諾的那樣介紹工作機會和兼職渠道,而是迅速解散了學員群。而部分培訓機構大力推薦的新手兼職接單網站,往往需要學員多次交費後才有機會試音接單,即便接到單子收益也很少,遠低於培訓機構承諾的費用。

  記者調查了解到,想要達到培訓機構宣傳的效果,需要入駐市場上較大的有聲製作平臺,而這些平臺往往有著嚴格的審核機制:要求使用專業設備錄製,不接受手機錄音;播音主持、配音等相關專業畢業,或播音、商配經驗1年以上;具備簡單的後期製作能力,會基本剪輯等。

  配音圈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雖然現在網路上各種配音的工作越來越多,但不是毫無門檻的,那些真正的聲音從業人員大多數都是科班專業人員,具備了較好的聲音基礎並且長時間積累訓練,而大部分配音演員收入並不高。一些配音培訓機構所謂的每小時1000元、靠兼職就能輕輕鬆鬆月入過萬元,根本不現實。

  還有業內人士透露,一些機構宣傳的包接單,其實就是把自己包裝成甲方,找一些便宜的版權書,用較低的價格買學員的時間來錄書,10小時的幹音也沒多少錢,而學員前面交的課時費可以完全覆蓋這一成本。

  違法違規情形多

  培訓機構需規制

  在接受記者採訪的專家看來,這些培訓機構存在多種違規違法情形。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副教授朱曉娟認為,聲音培訓屬於專業類培訓,培訓機構首先應該取得相關資質和教育部門的許可,並依據培訓所需的基礎條件開展培訓工作,相應地,教師也應該符合教師資格與學歷等要求,以確保達成專業類培訓所需達成的目的,而許多培訓機構及其老師明顯不符合此要求。

  針對一些培訓機構廣告中存在的“0元學”、包就業承諾等,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律師唐鈺告訴記者,根據我國廣告法有關規定,廣告內容不得含有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類似“限時零元領取”“指導價99元,買課時送音效卡”這些相關課時若未按照宣傳的價格進行交易,則涉嫌價格欺詐。

  “教育、培訓廣告不得含有對教育、培訓的效果作出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性承諾的內容,也不得含有利用科研單位、學術機構、教育機構、行業協會、專業人士、受益者的名義或形象作推薦、證明,從這些規定來看,這些培訓教育機構不符合要求。”唐鈺説。

  唐鈺説:“線上簽約方式,對於後期爭議糾紛的解決處理帶來了諸多不便。學員主張撤銷、解除培訓合同,要求退款,往往只是通過電話一遍遍地與客服溝通,而很多培訓機構對學員的投訴都無法做到及時回復與處理。另外,有些學員考慮到通過訴訟、仲裁等法律途徑維護合法權益的成本過高,協商無法解決後不了了之,也降低了一些培訓機構的違法成本。”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培訓機構在網路平臺發佈引流廣告,在社交群進行學員管理,又在付費平臺開設直播、在自建平臺及職業教育網站上線課程,而入駐這些平臺只需提供機構營業執照等簡單手續即可。整個授課環節較為分散,針對一些培訓機構的投訴也長期存在,但並未得到根治。

  朱曉娟認為,廣告的加入與線上的操作,使得參與主體眾多、環節流程複雜,加上各方均有盈利的需求,在審核與源頭控制上放鬆甚至流於形式,給交易秩序維護和消費者權益保護帶來極大的挑戰。

  “電子商務交易主體數量眾多,要求市場監管部門均主動監管不現實也不可能,電子商務經營的特點決定了社會共治的適用需求。主管部門在許可培訓機構經營時應嚴格進行審核把關,定期抽查、監督約談,及時整改不規範的經營情況。運用科技力量加強監管,設置及時反饋處理機制,在接到投訴時及時回應,對違法行為依法處罰。”朱曉娟説。

  在唐鈺看來,不能因為現在職業教育培訓市場出現的問題而過度遏制這一行業的發展,對於從事該民辦職業教育的機構,應建立公開透明規範的民辦職業教育準入、審批制度,探索民辦職業教育負面清單制度,建立健全退出機制。

  “要以社會化機制公開招募並擇優遴選培訓評價組織,培訓評價組織應對接職業標準,與國際先進標準接軌,按照有關規定開發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負責實施職業技能考核、評價和證書發放。政府部門要加強監管,防止出現亂培訓、濫發證現象。行業協會要積極配合,為培訓評價組織提供好服務環境支援。”唐鈺建議道。 

來源:法治日報    | 撰稿:趙麗 見習記者 張守坤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法治日報    | 撰稿:趙麗 見習記者 張守坤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