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作家丹·布朗的暢銷小説《達·芬奇密碼》中女主角小時候通過跟祖父玩遊戲的方式學會很多較難的數學演算法,寓教于樂是人類所能想到的最美好的教學方式。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游戲和學習卻往往是對立的。
晏北飛,他曾參與製作過國外遊戲名字他曾參與製作過的國外遊戲名字響噹噹。例如,《指環王》、《抓鬼敢死隊》 X-box360主機遊戲、手遊《鋼鐵俠2》 等。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動畫中也有他的身影,展館部分的動畫正是出自他之手。這樣一位成功的遊戲製作人,如今轉身投入兒童教育領域,致力於製作出寓教于樂的兒童遊戲軟體。無疑是教育行業的一大幸事。作為一個成功的遊戲製作人,他能帶來真正的寓教于樂嗎?
晏北飛從2004年開始做遊戲,他在遊戲項目中初期是負責美術把控,例如人物角色的設置,後面又涉及到遊戲關卡其他領域。至今他在行業裏從事了十幾年的時間。他之所以想創業,有一部分原因是厭倦了重復上班的生活,於是想換一種生活方式。想要更自由的安排自己的時間,我們知道普通的上班族節假日的假期也就短短一週的時間,而晏北飛不想變得那麼被動,於是他在2012年的時候給自己放了半年的假期,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半年的假期過後,晏北飛又重新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他從大公司辭職出來之後,來到一個小公司工作,但是由於不能適應小團隊的工作方式,晏北飛自己租了一個房子,開始辦畫室。在教小孩子學畫畫的這段時間裏,晏北飛開始獨立做項目,後來想著把遊戲思維引入到教育當中,這樣能夠把遊戲思維長遠的保留下來。
從做遊戲轉變到做兒童教育,這個轉變其實是需要非常大勇氣的,晏北飛雖然做了這麼多年遊戲,但是內心當中對遊戲還是有一點排斥心理。他喜歡畫畫,喜歡美術,更希望自己從事教育,他覺得在教學生學畫畫的時候很快樂,很純粹,不用去想任何雜念的東西。
在做遊戲這麼多年當中,他發現可以把遊戲裏的技術用在做教育軟體,從目前市面上來説,一些教育軟體就像PPT(演示文稿軟體)一樣比較簡單,沒有什麼創意。晏北飛想用遊戲這種理念,用遊戲的思維把幼兒教育的內容重新翻修一遍,讓小朋友或者家長更感興趣,更有體驗感,而不單單的只是ABCD這樣去看一個圖做遊戲。
晏北飛想要做教育,而果拉項目主管李玉嬌則不這麼認為,李玉嬌是一個遊戲原畫(師),個人特別喜歡打遊戲,所以他認為做遊戲和做教育意義都挺大的。李玉嬌説:“從一個遊戲企業變成一個教育企業是有好處的,雖然國內很多人覺得遊戲是精神鴉片什麼的,但其實遊戲在我心裏,它是第九藝術它是可以給世人傳達很多小説電影其他藝術作品傳達不了的東西,所以我們能夠把遊戲擺正了去看我們是可以通過遊戲傳達出很多我們正能量的觀念的”。
晏北飛團隊帶著做遊戲的思路現在改行去做教育。這樣可以把教育做“活”,書本上的東西特別的死板,小朋友也不愛看,如果把遊戲的思想融入到教育裏邊,小朋友學起來就會比較輕鬆比較快樂。這更像是教育跟遊戲進行一場合作,而且能夠獲得雙贏。
我們説遊戲是一種形式,一種載體,教育是目的。閱讀、看圖、對話任何一種形式,都能完成教育的目的,那麼,為什麼遊戲不行呢?上海果拉公司的策劃説:“我們幼兒的繪本或者是一些APP(手機軟體)它的文字上的劇情上的都是我來負責,我願意從我力所能及的地方,比如説文字上讓小朋友們讀到更有趣的故事,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學到的東西能更積極一點。”從做遊戲軟體到教育軟體,對晏北飛團隊自身來説是一種提升對社會也是一種責任,他們希望把它做得更好,不管我們未來能賺到多少錢,對他們來説有一種滿足感。
上海果拉科技將自己開發的兒童教育遊戲軟體取名為“魔盒”,有孩子打開這個軟體像打開魔術盒子一樣,這個墨盒同時代表著是遊戲與教育的相互磨合成為真正的寓教于樂。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標注出處
看完這篇還不夠?如果你也在創業,並希望自己的項目被報道,請戳這裡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