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 手機版 浪潮新聞 專題 網信浙江 今日浙江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潮評社 財經 房産 浙商 娛樂 社會 汽車 旅遊 English
banner-s

趙美合:從教師行業到生態農業,他為平山奉獻一生

創業故事2019-10-25 18:14:21
在平山縣葫蘆峪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創立之前,趙美合在家鄉平山從事了十五年教育行業。趙美合説他一生都沒有離開過家鄉,生在平山,長在平山,即使轉行發展,還是沒有與家鄉的土地分離,這裡有他想奉獻一生的事業。..

        在平山縣葫蘆峪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創立之前,趙美合在家鄉平山從事了十五年教育行業。趙美合説他一生都沒有離開過家鄉,生在平山,長在平山,即使轉行發展,還是沒有與家鄉的土地分離,這裡有他想奉獻一生的事業。

照片 (22).jpg

        1985年畢業以後,趙美合從事教師工作,15年後因為身體原因離開了教育行業。2009年,一個偶然的機遇,他感受到自己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父母都是農民,幾十年來,農村的山還是那個山,糧還是那個糧,老百姓的生活一成不變,改變不了落後的面貌,他認為黨培養了自己幾十年,當不了老師也應該做出點成績,這才選擇從事農業行業。農業項目投入大見效慢,有恒心有毅力、能夠堅持下去的人才能有收穫,趙美合的合作社發展經過了很多艱難的歷程,可以説酸甜苦辣都嘗試過。

        最初他們想改變家鄉周圍的面貌,建立了一家公司叫做葫蘆峪農業開發公司,建立園區首先需要整合資源,把土地整合到一起,他們一開始召集幾個村的社員開會,和他們商談以後農業的發展形勢和農村的出路,但是在談及具體操作時出現了問題,老百姓願意將耕地流轉到合作社,但是多年來,拾荒拓荒或是部分耕地成荒的情況使得情況變的複雜,如何流轉成了一個問題。這個時候為了建立園區合作社,他們採取各種方法,將荒山荒坡具體分到一家一戶,逐步將三個村的山場土地資源整合到合作社進行開發。

照片 (5).jpg

        一開始他們誰也沒有建過農業園區,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沒資金的時候學著去融資,由於政策各方面跟不上,部分資金不能及時到位,園區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後就出現了資金鏈斷裂的問題,他們也咬著牙堅持了下來。

        因為他們的基地是荒山荒坡開發出來的基地,使用的肥料都是有機肥,通過縣省有關部門提供的幫助,他們通過考察,成為了國家級有機示範生産基地,利用有機品牌提高産品的附加值,以此維護園區的發展。

照片 (17).jpg

        合作社原本的銷售模式是通過超市、批發市場、社區銷售等等,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模式已經不適應生産的發展,需要網際網路的介入,他們現在往網際網路方面靠齊,借助網際網路平臺推廣宣傳,擴大銷售。趙美合説,他已經在農業方面堅持了10多年,就像馬拉車一樣,不管怎麼樣必須拉下去,中間不能停,不論經歷多少艱難困苦必須幹成功,不成功不罷休。

照片 (15).jpg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不同的經營模式會帶來不同的發展,我們相信在新的合作社式的生態環境和生態管理下,趙美合的事業會有新的方向。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標注出處

看完這篇還不夠?如果你也在創業,並希望自己的項目被報道,請戳這裡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