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幼小的種子因為柔軟的心而成長,在愛的澆灌下迸發出強大的力量。從大涼山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神,到山東孩子們在漫天狂沙裏的天真,這股堅定而強勁的力量讓燕子老師堅守著自己的信念,開始了“弈巴巴”這個項目。
曹燕,一名專業的幼師,家長和孩子們親切地叫她“燕子老師”,一叫就是十年。在這十年的幼兒教育過程中,她最大的收穫就是純真的心態。孩子的世界永遠都是那麼純真,《小王子》書中講,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個孩子,只是很多人忘記了,而身處幼兒行業,每天接觸孩子,就會保持這種心態,這是最難能可貴的。
曹燕説她現在的事業要感謝她的女兒,從前沒有結婚沒有孩子的時候,她的工作是為了一份責任,但當她十月懷胎,看著孩子在自己的肚子裏一天天長大,她體會到了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是無數的期盼和愛,她想把教育産品做得更好,因為教室中的每一個孩子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的期望。
2013年,曹燕去四川大涼山支教,發現那裏的孩子非常缺乏教育,卻渴望外面的知識,她很想給他們知識,卻苦於沒有媒介,那時曹燕的心中已經播下了一顆種子,如果有一天自己有能力經營一家公司,一定要為那些孩子們發聲。他後來還去過一次山東,在滿是泥灰的操場上,孩子們一下課就奔跑笑鬧,曹燕想著這裡需要一個操場,我要給他們捐一個操場。這些信念就像一顆顆愛的種子,在她心中逐漸長大。她把她們的課程做成視頻,把課程的價格一降再降,只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在啟蒙階段接觸到好的課程、好的老師、好的理念,打開一扇門甚至只是一扇窗,這是她有生之年選擇做的事情。
“弈巴巴”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名稱,它蘊含著燕子老師和整個團隊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呼喚忙於事業的爸爸回歸家庭,讓更多的人知道,爸爸這個家庭角色是無法取代的,他們也可以像媽媽一樣,用正確的方式教育陪伴孩子。“弈巴巴”的“弈”是圍棋裏的對弈,它可以理解為一種溝通,爸爸與孩子的溝通,丈夫與妻子的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巴巴”是爸爸的諧音,它呼喚爸爸進入家庭,多陪伴孩子。
曹燕説,弈巴巴課程的第一個劇本是她女兒創造的,有一天女兒突然對她説,“媽媽你沒有翅膀,你不會飛”,問她為什麼,她就很自豪地説,“爸爸每天回來給我舉高高的時候,我就會飛了,我就有翅膀了”,曹燕當時的感動無法言喻,在一個兩歲孩子的心中,是爸爸給了她飛翔的翅膀,所以她把這個故事寫了下來,希望更多人能看到,也能回歸家庭,多去擁抱孩子,多去與孩子溝通。
弈巴巴現在主要包含三個項目,巴卡拼音、巴卡心算、巴卡圍棋,希望以此為載體,傳播給中國千千萬萬個孩子,甚至傳播到全球華人華僑手中,發出中國聲音,傳播中國文化。其中巴卡拼音有很強大的理論支撐,是根據獲得諾貝爾獎的羅傑斯佩裏的左右腦分工理論建立的。曹燕舉例説,小孩子可能記不住漢字,拼音在他們看來就像一些小蝌蚪,但他們天生喜歡看圖片,將拼音中的一些字母配上形象生動的圖片,甚至把它擬人化,用故事、圖片、形象和聲音來刺激孩子的五感,孩子們特別喜歡,也能夠很快記住。有一個小朋友,四歲的時候學習了巴卡拼音、巴卡心算,迅速地在幼兒班脫穎而出,從不愛講話的內向性格變得更加自信,如今幾年過去了,孩子的父母回了西藏,還經常給她留言,説産品真的非常好,想要把它傳播到西藏去,讓更多人學習。
世界上有千萬條好走的路和一座難爬的山,曹燕偏偏選擇了那座山。當我們問她是否後悔的時候,她笑著搖了搖頭,“如果這是長征,我們就走過去,如果這是條河,我們就架橋過去,如果是一座山,我們就爬過去,一定會有辦法,這是一個信念,更是一種使命。”
古話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弈巴巴的産品服務一老一小,下到剛剛會走,上到九十九,都是她們服務的對象。在十年的教育過程中,曹燕知道孩子是祖國的希望,未來的希望,當她成為母親的時候,她發現孩子更包含了父母的愛,包含了一個家庭的希望,這是她選擇的事業,更是她不變的期許。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標注出處
看完這篇還不夠?如果你也在創業,並希望自己的項目被報道,請戳這裡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