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即將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的舉辦,對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提出殷切期望:“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適應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需要,勤學苦練、深入鑽研,勇於創新、敢為人先,不斷提高技術技能水準!”
勞動創造財富,勞動開創未來。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社會保持平穩發展勢頭,在糧食生産、航太科技、智慧製造、疫情防控等大戰大考中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這些都離不開廣大勞動群眾的辛勤付出與智慧汗水,他們在默默勞動中爬坡過坎、克難攻堅,書寫一頁頁精彩的篇章。自古以來,嚮往勞動、熱愛勞動、享受勞動、尊重勞動就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從“愚公移山”“鋤禾日當午”到“鐵人”王進喜、“時代楷模”黃文秀,愛勞動、勤奉獻的典型人物事跡層出不窮,華夏大地流淌著勞動大眾的血液,讓社會上下時時充滿生機與活力,賦能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可愛的勞動者們不僅為社會發展創造物質財富,也留下豐富可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我們將理論知識付諸勞動,踐行知行合一。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無論是大國工程,還是品牌創新,都需要持續弘揚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伴隨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行業分工越來越精細,對各領域産品製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大市場主體和個人應該主動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契合消費者對高品質産品的使用需求,以品質謀生存,以創新求突破。俗話説,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勝過平庸去做一萬件事。如同挖井打水,堅持深挖就能取到更甘甜的水。當下,社會各行業領域應該與時俱進,積極搭建技能比武的舞臺,營造追求獨具匠“新”的濃厚氛圍,激發大國工匠的主觀能動性,為推動高品質發展、實施製造強國戰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智慧和力量。
勞模工匠是黨和國家事業的認同者、維護者和建設者,著眼市場競爭環境和未來長遠發展,要求我們加快優化科技人才培育機制,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厚植輸送創新人才資源的土壤。經過數十年日積月累的探索趕超,我國從曾經的製造弱國一躍成為全球製造業中心,目前正向製造強國邁進,勞模工匠、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超過以往。新形勢下,職能部門、社會組織、企業、高等院校等各方力量必須居安思危,主動參與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實現技能提升、高職教育轉型升級與産業轉型升級的相向而行。在職業教育推動上,社會各界也需要轉變傳統認識,摘除有色眼鏡,對複合式、創新型、發展型技術技能型人才高看一眼、厚愛三分,為職業教育、就業選擇上提供更堅實有力的保障。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市場競爭潮流浩浩蕩蕩、不可逆轉,要想在各種挑戰面前立足不倒,除了在品質、技術上苦煉內功,更要打通創新人才培育渠道,讓優秀勞動人才在新時代廣闊空間大有可為,齊心協力為穩定産業鏈供應鏈、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貢獻應有力量。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陸凱莉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陸凱莉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