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間的數字經濟“戰”已然打響,各地都在爭當“領跑者”。把數字經濟作為“一號工程”的浙江,會如何走自己的進階之路?
空前重視:把數字經濟作為“一號工程”
3月7日,全國兩會期間,浙江省省長袁家軍説,浙江省把數字經濟列為“一號工程”,以國務院批復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國(杭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為契機,大力發展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新經濟。去年浙江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等“三新經濟”增加值達1.25萬億元,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37.1%。
4月11日,袁家軍在2017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強調,要加快打造新經濟大省,要把數字經濟作為“一號工程”,大力發展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新産業和一批重量級未來産業,力爭成為“領跑者”,積極爭創國家數字經濟示範省,加快構建以新經濟為引領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蓄勢而發:發展數字經濟正當其時
浙江為什麼要把數字經濟作為“一號工程”來抓?浙江省工業和資訊化研究院院長蘭建平分析,把數字經濟作為“一號工程”來抓,深化數字浙江建設,為浙江打造“數據化”驅動資訊經濟的升級版、全面建設數字經濟強省指明瞭方向。
從數字浙江到國家資訊經濟示範區,浙江産業基礎雄厚;從“寬頻浙江”到“雲上浙江”,浙江服務體系完備;從“效能革命”到“最多跑一次”,浙江發展生態良好……對浙江而言,在擁有良好的資訊經濟産業基礎、服務體系和發展生態前提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正當其時。
搏擊浪潮:爭當數字經濟“弄潮兒”“領跑者”
“希望浙江數字經濟為全國做榜樣”,這是來自中央的,對浙江數字經濟的期望和囑託。
浙江已涌現出一批引領行業發展的龍頭企業,使得浙江資訊經濟在部分領域實現全球“並跑”或“領跑”。雲計算領域,阿裏雲已同亞馬遜、微軟構成雲計算的3A陣營。金融領域,杭州帶領全國進入“無現金”社會,速度超過日本和美國。城市管理方面,杭州在全球率先啟動了“城市數據大腦”建設。
4月12日“出爐”的《中國“網際網路+”指數報告(2018)》顯示,數字經濟佔GDP的比重,由2016年佔比30.61%上升至2017年佔比32.28%。從指數排名來看,廣東連續三年排名第一,江蘇、浙江緊隨其後,三省總和佔全國的33.1%。
從城市增幅看,2017 年,數字中國發展具有明顯的地域輻射效應。以長三角地區,廣深, 廈門,川渝,武漢,長沙,濟南,鄭州,西安,瀋陽這些城市為局部核心,其周邊城市的增幅均表現良好。
砥礪前行:爭做“領跑者” 路在腳下
廣東、江蘇等先發省份數字經濟發展優勢明顯。廣東省電子資訊産業基礎雄厚,電子商務發達。面對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廣東抓住新一輪産業變革的戰略機遇,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積極培育壯大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興資訊技術産業。2017年廣東省數字經濟指數排名全國第一,並在多項分類指標中名列前茅。
近年來,江蘇積極推動新一代資訊技術與工業相結合發展,數字經濟技術型與融合型指標位居全國前列,綜合指數排名僅次於廣東,位列第二位。
浙江省作為經濟大省、製造業和網際網路産業大省,借助阿里巴巴、網易、海康威視等龍頭企業的飛速發展,數字經濟強省建設成績顯著,也應看到成為“領跑者”所面臨的挑戰和壓力。
除了省級層面,各城市間的競爭也在加劇。各地的政府紛紛開啟數字化的時間表,亮出自己的“殺手锏”。以成都為例,它的目標是到2022年力爭形成完善的數字經濟生態體系,成為國內領先的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一切似乎在説,搶抓數字經濟重大機遇的過程中,各省各城市可能遠隔千里,在爭做“領跑者”上卻有著共同的目標和千絲萬縷的關係。
來源:新華網 | 撰稿:劉志媛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新華網 | 撰稿:劉志媛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