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10日對外公佈《“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這一關鍵領域迎來第一部五年規劃。
《規劃》為未來5年中國生物經濟發展定下多個發展目標,提出“生物經濟總量規模邁上新臺階”。
官方不僅要求“十四五”期間生物經濟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穩步提升,還提出:年營業收入百億元以上企業數量顯著增加。
下個5年,生物經濟會是風口嗎?
生物經濟為何重要?
眼下,生命健康領域已被廣泛視作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中最有望實現革命性突破的重點領域之一。據統計,在《科學》雜誌創刊125週年時公佈的125個最具挑戰性的科學問題中,52%屬於生命科學領域。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和影響,主要國家政府和各大生物醫藥企業都加大了在生物安全、疫苗和藥物研發等方面的投入,客觀上推動生物經濟進入加速發展期。
中國科學院院士徐濤表示,中國將生物經濟相關領域科技創新和産業發展作為戰略重點,推動生物經濟取得長足進步。生物經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生物産業體系日趨完善,形成研發、製造與應用的完整産業鏈,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原料藥出口國、第二大藥品和醫療器械消費市場、重要的藥品研發服務貿易出口國。
作是全球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中國生物産業門類、體系齊全,具備加快發展生物經濟的有利條件,但生物經濟發展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尚屬空白。
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司長王翔介紹,《規劃》注重生物經濟供給側和需求側協調發展,以生物資源的保護、開發、配置、使用為基礎,系統推進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向國民經濟的醫藥、健康、農業、能源、環保等領域廣泛滲透,加快構建現代生物産業體系,為生物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徐濤強調,“十四五”時期是中國生物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只有成功把握這一重大戰略機遇期,加快解決制約生物經濟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更好掌握生命科學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原創方法,才能不斷提升産業發展的品質和效益,推動中國生物經濟加快實現由大轉強和高品質發展。
哪些領域值得關注?
生物經濟涉及廣泛,此次《規劃》明確四方面重點發展領域:
一是順應“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的新趨勢,發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醫藥。
二是順應“解決溫飽”轉向“營養多元”的新趨勢,發展面向農業現代化的生物農業。
三是順應“追求産能産效”轉向“堅持生態優先”的新趨勢,發展面向綠色低碳的生物質替代應用。
四是順應“被動防禦”轉向“主動保障”的新趨勢,加強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
其中,醫藥工業事關人民生命健康,是生物經濟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亦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廣泛關注。
過去一年,醫藥工業表現亮眼。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醫藥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23.1%,增速較上年同期提升15.3個百分點,高於全部工業整體增速13.5個百分點。實現營業收入33707.5億元,累計同比增長18.7%,較上年同期提升11.4個百分點,增速創近5年來新高。實現利潤總額7087.5億元,累計同比增長67.3%。
尤其生物藥及疫苗行業發展迅速。2021年,生物藥品製造、基因工程藥物和疫苗製造等子行業實現營業收入5918億元,同比增長113.8%;實現利潤在醫藥工業利潤總額中的比重達41.7%,有力推動行業整體發展。
圍繞生物醫藥産業發展,此次《規劃》著墨不少。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周健表示,下一步要加快前沿技術發展。把握全球生物技術加速迭代的新趨勢,加強前沿和原始創新領域佈局,從“跟隨式”創新向“引領式”創新邁進,鼓勵産學研醫深度融合,推動一批新藥、新型醫療器械研發和産業化,力爭在部分領域實現“並跑”乃至“領跑”。
提升醫藥企業競爭力也成為未來五年工作重點。
周健提到,要實施醫藥領航企業培育工程,結合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帶量採購等政策的實施,支援大型企業實施創新轉型,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形成一批國際化程度高、全球佈局發展的大型制藥公司。培育産業發展新興力量,支援專注細分領域、專業化水準高、創新能力強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
創新引領發展
生物經濟,什麼來引領發展?
此次《規劃》將“堅持創新驅動”作為“十四五”發展生物經濟的五個原則之首,強調加快技術創新和産業化應用,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健全科研攻關機制,加快突破發展瓶頸,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提升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水準。
中國生物經濟科技突破正不斷涌現,産業創新也持續活躍。
近年來,生物領域成為投資熱點,科創板上市企業中生物企業佔比達1/3,“十三五”期間規模以上醫藥企業研發投入年均增長約8%。生物製造體量進一步擴大,現代生物發酵産品佔全球70%以上份額。
但王翔指出,中國生物經濟創新發展還面臨不少挑戰。
比如,原始創新能力仍較為薄弱,基礎生命科學理論、底層關鍵共性技術、高端儀器和試劑、生物資訊資源等積累不夠,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仍不完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還比較少,百年疫情衝擊國際開放合作等不利因素。
此次《規劃》從多方面部署提升生物經濟創新能力。既提出瞄準重點領域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重點研發計劃,超前部署引領性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打造生物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亦要求強化企業創新主體,發揮龍頭企業引領支撐作用,培育細分領域的單項冠軍,支援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
徐濤表示,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準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四類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各具特點和優勢,要充分發揮各類創新主體的骨幹引領作用,並加強戰略科技力量與廣大中小企業、科技金融機構等其他創新主體的協同合作,才能提升創新體系的整體效能。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