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讓古老的“母親河”煥發新光—記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的“東光實踐”

發佈時間: 2022-09-23 16:41:37 | 來源: 滄州新聞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b84a8723-c4c6-457a-a44b-ae71f96af984.jpg

鳥瞰大運河東光城區段

1c4d9965-3a66-46ac-bbde-0954a660d2c5.jpg

謝家壩

3ebc6ed8-9bd0-4a6f-a93d-bb1756db6ad4.jpg

東光縣大運河氧生園

cd4d2785-547d-477e-b006-41eea8b065da.jpg

大運河滄州武術文化公園

9f135938-c508-4595-8719-603edcd737bd.jpg

東光縣運河段航拍圖

abf77d11-fdb6-4a33-8aa1-766a5a20b3be.jpg

東光縣運河段堤頂路

運河文化名城,千年魅力東光。大運河東光縣段全長36.98公里的水道,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大動脈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段自南向北依次流經的連鎮、東光、南霞口3個鎮的運河故道,雖流過千年曆史,基本保持了大運河的原始風貌,是一扇展示歷史的靜態窗口,也是一條充滿生機的文化長廊。閃耀著中國智慧、浸潤著探索創新精神的世界文化遺産點謝家壩,被譽為世界“水利奇跡”,幾百年來守衛著東光縣運河沿岸的百姓。

千年大運河、百年謝家壩、萬畝林海氧生園、五十余非遺項目,傳承著家國情懷、工匠智慧和民生理念,深沉地滋養著東光文化的根與魂。

今年以來,東光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工作部署和大運河規劃要求,全面做好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三篇文章,著力將大運河東光段打造成運河文化保護帶、運河生態景觀帶、全域文化旅遊帶和助力鄉村振興産業帶。

世界遺産、文化遺跡、名人輩出,綿長文脈裏的“魅力運河”。

大運河承載著千年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孕育著東光的文脈,是東光縣人民的“母親河”。宋代沉船遺址、東南友誼關閘、連鎮蓄水池等,成為散落在東光縣運河沿線文化遺珠。

東光古稱觀州,是千年運河古縣。據《東光縣誌》載,漢高帝四年(西元前203年)始置東光縣。取“東陽”之義,名為東光。“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馬致遠、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清末愛國武術家霍元甲等歷史名每人平均出自東光。

據史料記載,明、清兩代每年都有約400萬石漕糧經東光運至北京。此外,還有大量瓷器、鹽、煤等貨物靠運河運輸。運河上各個商貿船隊的大量工作人員在卸貨裝貨時,下船到運河兩岸消費、娛樂,船隻也需要補給、修整。四方客商、工匠、藝人蜂擁而至。漕運的繁忙和南北物資的融匯給東光帶來了經濟繁榮。

沿東光境內的大運河一路行走,這裡不僅散發著獨有的人文風貌、地域氣質,而且每一段水渠、每一處閘壩都閃耀著中國智慧。

京杭大運河北段多彎道,致使險工險段眾多,謝家壩為險段之一。歷史上洪水在此處曾多次決口。水患頻發,治河亦成為國之大事。清朝末年,當時連鎮鎮鄉紳謝家捐資從南方購進大量糯米,組織人力用糯米熬粥加灰土與泥土混合築堤,為了紀念謝姓鄉紳,堤壩便被命名為“謝家壩”。

謝家壩為大運河北段僅存的兩處夯土壩之一,壩體為灰土加糯米漿逐層夯築,故稱為“糯米大壩”。夯土以下為毛石墊層,基礎為原土打入柏木樁築成。整個壩體長218米,厚3.6米,高5米。堤壩整體穩定性好,築成後,此處再沒有出現決堤狀況,並留存至今。

謝家壩對防禦洪水起到了重要作用,保護了沿岸居民的生命財産安全。大壩是先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考古的一個重大發現,再現了中國近代在漕運水利設施中夯築的先進工藝,同時也為研究清末的夯土技術及南運河段險工護岸的發展過程提供了實物資料。

200多年過去,謝家壩主體基本保存完好,局部裸露區域出現風化現象。近距離觸摸這座被演繹成傳奇的糯米大壩,宛若觸摸著大運河文脈,感受著家國情懷、中國智慧及民生理念。

大運河畔,謝家壩附近,堤頂路的東側,一棟紅墻灰頂的建築引人矚目。這裡是一座全面展示大運河的水工智慧博物館。在東光縣文旅局副局長劉德生的介紹下,水工智慧博物館散發出的民族智慧和文化魅力,令人驚嘆。

博物館佔地面積1083平方米,是利用當地民房改建而成,外觀主色為陶磚紅色,大門右側採用夯土墻元素與世界文化遺産謝家壩建築工藝相呼應。館內佈局分世界奇跡、濟運護漕、南運雄風、京杭保障4個部分,讓人們了解三彎頂一閘的工程智慧。

參觀者可在無數彌足珍貴的實物、文字、圖片、模型等浸式場景,回溯千年曆史,獲得文化教育體驗,全面感知大運河文化生命力。

大運河滋養了傑出的東光人物,“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這首膾炙人口的小令,出自東光傑出人物馬致遠;中國京劇“四大名旦”之一荀派創始人荀慧生出生在東光,沿大運河進京後,拜“徽班晉京”代表人物王瑤卿先生為師,人送雅號“白牡丹”,形成“荀派”的藝術特色。

東光縣以武術大俠霍元甲祖籍的油房口村為重點,打造大運河武術文化小鎮。圍繞霍元甲武術,開展滄州及東光武術文化溯源及綠化亮化美化工程,打造集武術展示、休閒觀光、旅遊一體的濱河生態公園,展現“河海相濟、文武滄州”的滄州文化特色,這裡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運動健身、賞景攝影,構成大運河畔清晨最美的風景。

造林綠化、涵養生態、古井“復活”,森林公園裏的“美麗運河”。

初秋時節,東光縣大運河水倒映著翠綠濃蔭。縱貫東光三鎮、綿延20公里的東光氧生園運動休閒森林公園,草木蒼翠,碧水潺潺。這裡常年負氧離子含量達到每立方釐米3300個之多,最高時達到1萬以上,留下了“吸氧勝過蘇杭”的美譽。

近年來,東光縣委、縣政府全力推進大運河沿線綠化和城市區提升改造工程,構建大運河綠色生態長廊。

去年,東光縣印發實施了《東光縣全面推行林長制實施方案》,通過開展增綠補綠、見縫插綠,實現應綠盡綠,推進重要區域、重要節點精緻精細綠化,用實際行動深入推進林長制改革。通過開展強化森林資源培育、森林資源管理、森林資源保護三方面工作,大力推進大運河綠色廊道建設。

植樹造林,功在當代、利在韆鞦。近些年,東光縣依託萬畝林海氧生園,提升沿線綠化水準,打造東光鎮碼頭等重要節點,以種植高大喬木為主,配置小喬木、灌木和花卉,開展了運河沿線綠化美化工作,種植法桐、速生楊、海棠、金枝槐、國槐、紅葉李、竹子7萬餘株,撒播花卉5.5萬平米,完成綠化21公里,實現“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並在全縣82個村莊種植喬灌木3.9萬餘株。

縣裏實行三級林長制以來,通過開展運河生態帶建設,打造大運河生態防護廊道,推進森林城市(鎮)、森林村莊、森林長廊和園林綠化建設等活動,以大運河景觀帶和森林公園建設為重點,整合旅遊資源,打造森林康養生態旅遊示範區。

生態補水是保護大運河的重要工作之一。東光縣持續加大地表水引蓄力度,今年上半年,全縣共累計引水7865萬方,其中,通過大運河引水490萬方,在改善運河水生態環境的同時有力支援了農業生産,確保了夏糧全面豐收。

縣裏採用“公安+水務+文保”聯合執法等形式,完善大運河長效巡查管護機制,每週開展大運河文化文物巡查活動。實施標注運河行動,為連鎮給水所、連鎮炮樓安裝市級文物保護碑,標注運河35個灣道,在105國道和堤頂路設置交通標識、旅遊標識牌68塊。

東光縣將運河沿線42個村全部列入美麗鄉村建設,新建公廁15座、改造戶廁1695座、清運垃圾5300余噸、清理納污坑塘59個、清理黑臭水體8處、清除殘垣斷壁470處、清理亂堆亂放1787處,運河沿線村莊面貌顯著提升。

令人欣喜的是,位於大運河一個河灣處的東光鎮油坊口村,一眼乾涸多年的600歲古井重新涌出清水。油坊口村有67戶村民。據村史記載,西元1404年建村時,村民挖了這口井,距今已有600多年。數百年來,油坊口村村民始終以這口古井的井水為飲用水,守著這口古井繁衍生息。村中老人長壽者多,村民覺得這得益於古井水的滋養,因此也稱它“長壽井”。

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這口古井的水位逐年下降,最終乾涸。村民吃水雖然不再依賴這口古井,但大家感念古井的“恩情”,細心地為古井加裝井蓋,進行保護。直到2019年,一位村民無意間發現乾涸多年的古井又涌出水來。近兩年古井水位持續上漲,目前深約10米。

古井復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隨著東光縣對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持續推進,使大運河生態不斷得以修復和改善,大運河水充盈了起來。

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下半年以來,東光縣深層地下水位持續回升。截至今年6月底,東光縣深層地下水位同比上升15.69米,考核排名位列全省第5名、全市第1名。

挖掘非遺、活態傳承、策辦活動,文化相因中的“多彩運河”。

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一個地方寶貴的社會財富和巨大的無形資産,具有歷史賡續與民族認同、藝術審美與文化自信、開放共用與商業經濟的多元價值屬性。

去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意見》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是連結民族情感、維繫國家統一的重要基礎。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産,對於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東光自漢代設縣歷經1800餘年,是大運河燦爛文化中的閃光點。這裡自古人文薈萃,能工巧匠輩出,獨特的人文地理環境優勢,造就培育了一批批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

已有數百年曆史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觀州鑼鼓,將顯著的地域特色與強烈的時代風韻相融合,奏出了鑼鼓的威風、激越的氣勢,彰顯了運河兒女率真、豪邁的情懷;雕花陶球則融合泥塑、繪畫、書法與雕刻為一體,花樣多達3000多種,圖案集中了古代與現代、民族與世界、具象與抽象的各種圖案;凝聚著修身助人、正義愛國精神的沙家門武術,是發源於東光縣且僅存于東光縣的一個武術稀有拳種,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曆史;單憑一個咔碗,就能將有三四位主角的大戲吹出來,將吹奏藝術展現得淋漓盡致……

東光縣非遺文化是大運河文明歷史所孕育出的優秀傳統文化,更是人們文化自信的來源之一。到目前,東光縣共有省、市、縣級非遺57項,其中4項省級非遺,市級非遺包括古兵器復原、大運河全鹵面等13項,縣級非遺民間剪紙藝術、李文煥燒雞製作、暗器製作、字畫手工裝裱、趙家燒雞、夏家果子、洼裏高雜技、中醫林氏接骨膏、葫蘆鑲嵌、根雕手工雕刻、東光落子等40個。

對文化遺産的共同保護是東光縣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提出整體保護與活化傳承的文化之路。

近年來,東光縣以“保護非遺,享受傳統文化”為主旨,不斷加強人民群眾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意識,以實際行動營造濃厚的非遺保護氛圍。

為更好傳承非遺文化,讓廣大中小學生了解家鄉的非遺項目,暑期,東光縣組織假期在家的孩子們到東光縣大運河非遺文化葫蘆烙畫工作室,零距離觀看學習葫蘆製作工藝,認識並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為了實施大運河非遺文化活態傳承,東光縣開展雕花泥塑陶球、觀州泥塑等非遺項目進鄉村、進校園、進社區活動。同時,加快建設非遺傳習基地,在油房口村建設大運河陶球展覽館、沙家門武術傳承基地等,讓群眾近距離感受到非遺魅力。

縣裏開展了一系列運河文化活動,如“賡續紅色血脈傳承,助力大運河文化帶美麗鄉村建設”主題活動,線上舉辦“品古河新韻、護綠水藍天——大運河保護與檢察公益訴訟主題書畫攝影作品展”活動等,讓人們沉浸式感受大運河文化的滋養。

縣政府與市體育局在氧生園聯合舉辦大運河體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系列活動。同時,持續開展“我愛大運河母親河”家鄉文化大搜索活動,收集歷史故事、人文資料和文物線索,進行全面深入的挖掘和研究。

文旅融合、農旅相接、激發經濟,古韻新風中的“幸福運河”。

“天下轉漕,仰此一渠”。大運河縱橫南北、穿越古今,是中華民族舉世無雙的珍貴遺産。運河之美,因水而生;運河文脈,依水綿延。

因河而生、靠河而興的東光縣,以大運河文化這一大IP屬性,從保護開發利用的理念步入實踐,以點、線、面相結合構建文化和旅遊發展新格,將大運河沿岸逐漸打造成更具人文價值和時代魅力的文化遺産長廊。

東光縣以文旅、農旅和商旅的融合,激發經濟提振,他們積極致力運河文化符號價值的挖掘,通過對漕運文化、武術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等文化IP的創意開發和創新利用,為區域經濟發展打造新的增長極。

據介紹,目前,東光縣明確了打造“一壩一園一區一基地”的大運河文化景觀帶的保護利用思路。

一是加快謝家壩世界遺産文旅項目建設步伐。縣裏按規劃對謝家壩本體實施保護工程,目前完成項目前期調研、評估,編制保護修繕與展示工程計劃書;謝家壩環境提升工程已完成周邊綠化提升,正在積極推進;連鎮鐵路給水所修繕項目,正在編制修繕方案;小龍灣生態公園已種植國槐、楊樹等各類樹木700余棵。

二是加快培育建設“一園一區一基地”旅遊片區。東光縣將運河沿線散落的文化遺跡串珠成鏈,一園是指大運河武術文化公園、一區指氧生園康養區、一基地指麒麟臥黨史教育基地。完善位於油房口村的武術文化園區設施,村內古井、迎鳳亭、荷花池、霍氏村史館、霍氏演武場已建設完成;加快氧生園核心區樹種更新,補植海棠3000棵,正在提升園內基礎設施水準;提升麒麟臥黨史教育基地生態環境,新種植各類觀賞樹木、荷花4000株。

三是加快發展特色種植,發展林下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在大運河沿線發展林下種植油菜花、中藥材等7000余畝,縣裏鼓勵引導桑葚、辣根、苦參、紅高粱、羊肚菌等特色種植,加快建設小邢美麗鄉村運河風情區、東吳文創園傳統文化體驗基地、王青桑葚採摘基地。提升“魅力東光·運河一日遊”免費旅遊專線,通過“看、聽、品、賞”強化人們對運河文化的感知度。同時,持續提高農民收入,打造助力鄉村振興産業帶。

縣政府負責同志説:“東光縣通過大運河文化IP,利用文化産業豐富的業態,將資源進行整合、轉化、再造,從而實現大運河文化無形資産價值的有效發揮。同時,深入融合文旅、農旅産業,推動大運河沿岸優秀傳統文化和美麗鄉村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一條大運河,半部中國史。“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的聲音猶在耳畔。東光縣以千年古運河文化賦能文旅、農旅發展,實現運河文化復興與縣域經濟社會民生等各項事業同頻共振、共興共榮,堅持將運河文脈與時代發展潮流疊加融合,不斷催生新創意、建設新品牌、滋養新業態,為建設好人民的“幸福運河”,凝聚東光智慧、貢獻東光力量。

牛健存尹晶晶魏志廣攝影報道


推薦閱讀
鞠志傑帶領部分人大代表就中心城區外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情況進行視察 要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立足運河沿線資源優勢,著力謀劃特色文旅項目,打造一批精品工程,全力推動我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取得更大成效。9月22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鞠志傑率部分全國、省、市、縣、鄉五級人大代表組成視察組,就大運河流經我市轄區全段(除主城區外)建設情況進行視察。要抓好文化保護傳承,摸清底數、深挖資源,加大各類文物和非遺項目保護力度,讓更多文化遺産活起來。
記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的“東光實踐 今年以來,東光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工作部署和大運河規劃要求,全面做好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三篇文章,著力將大運河東光段打造成運河文化保護帶、運河生態景觀帶、全域文化旅遊帶和助力鄉村振興産業帶。古井復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隨著東光縣對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持續推進,使大運河生態不斷得以修復和改善,大運河水充盈了起來。縣裏實行三級林長制以來,通過開展運河生態帶建設,打造大運河生態防護廊道,推進森林城市(鎮)、森林村莊、森林長廊和園林綠化建設等活動,以大運河景觀帶和森林公園建設為重點,整合旅遊資源,打造森林康養生態旅遊示範區。
蘇州:大運河背後的“江河湖海” 運河的碼頭與江南,有著蘇式的情結,又藏著通江達海的密碼。聯繫運河上下南北的蘇州,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個超級碼頭。運博會不僅為運河沿線城市成功搭建文旅融合發展平臺、文旅精品推廣平臺、美好生活共用平臺,而且逐步成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標誌性項目、國際國內有重要影響的大運河文旅融合品牌。
第四屆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在蘇州開幕 開幕儀式後,與會嘉賓依次夜遊虎丘、山塘河、山塘街,全方位欣賞沿途古跡風情,實地領略蘇州大運河文化遺産的經典韻味,感受古典與現代交相融合的大運河蘇州段景觀與人文。舉辦大運河文化旅遊博覽會,是江蘇省委、省政府高品質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大舉措,為運河沿線城市成功搭建文旅融合發展平臺、文旅精品推廣平臺、美好生活共用平臺,逐步成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標誌性項目、國際國內有重要影響的大運河文旅融合品牌。自南門出虎丘,于李鴻章祠碼頭登船,遊覽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點——山塘河,欣賞沿途“小橋流水、枕河人家”的迷人夜景,領略大運河江蘇段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地方民俗風情。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