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小時候在這裡長大,運河有水的時候,我們幾個夥伴兒還在河岸上跳過水,在河道裏游泳,滔滔的運河真的成為兒時的記憶了!”汶上縣南旺三村的村民孫鵬柱望著乾涸的運河河道回憶著説道,“剛才我去參觀運河博物館,確實還原了古運河的風貌,新的科技手段展示既生動又逼真,遊覽體驗的過程讓我感覺像是又回到了當年在運河邊遊玩的時候!”
千年流動的京杭大運河作為中國古代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屆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世界遺産委員會會議上,大運河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2022年1月11日,大運河南旺樞紐考古遺址公園又被評為第六批省級愛國教育基地,也被認定為省級地名文化遺産。
大運河貫通南北、聯通古今,其中最具科技價值的節點之一便是南旺分水樞紐工程,大運河南旺樞紐博物館對其進行了形象展示,這一工程解決了大運河跨越水脊的難題,確保了運河漕運連續500餘年暢通無阻。如今,為了保護大運河南旺分水樞紐工程遺址,當地在工程原址上建設了南旺樞紐考古遺址公園,也是京杭大運河上唯一一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公園內有分水龍王廟古建築群、運河北堤、白公祠、潘公祠等遺址,通過在遺址發掘保護的基礎上重新規劃設計,使其逐漸煥發出新的活力。汶上縣立足南旺分水樞紐豐厚的文化資源,通過科技賦能,採用了3D動畫、VR倣真龍船、水工模型、3D投影等等一系列技術,對南旺樞紐博物館進行數字化改造,利用全息影像技術進行視覺呈現,遊客在這裡可以進行沉浸式體驗,從而吸引著遊客們了解歷史、走近文物,認識運河文化、感悟古人智慧,讓南旺分水樞紐這顆京杭大運河上的“東方明珠”再現光輝。
流淌千年的京杭大運河,孕育了運河兩岸的良田沃野、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汶上縣大運河遺址保護中心副主任黃登欣説道,“南旺樞紐屬於遺址類文化遺産,它的展示性不強,為了提高它的展示型,通過科技賦能來增加它的體驗感和觀感,讓更多的遊客來參與、來體驗、來感悟大運河的文化和智慧。”據統計,2021年南旺樞紐考古遺址公園接待機關團體前來參觀學習累計42次,黨員幹部及群眾累計86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