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大運河上比划船 臨平塘棲開展“迎亞運”全民健身活動

發佈時間: 2021-10-28 17:23:30 | 來源: 杭州日報 | 作者: 沈維 沈鵬陽 柴媛媛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10月27日下午,臨平區塘棲鎮第五屆人民運動會划船比賽在古鎮廣濟橋畔開賽,13支來自塘棲鄉村的參賽隊伍紛紛上場競技。“1、2、3……”隨著比賽哨聲的響起,激烈的划船比賽正式開始,“船員們”緊握船槳用力往外劃,帶動著木船快速向前衝去。

“我已經30多年沒劃過船啦!”今年58歲的衛桂榮是“船員”之一,對於今天能重拾船槳,參與到划船比賽中去顯得十分地開心。


塘棲划船活動現場(沈鵬陽攝)

塘棲鎮內河道縱橫、水網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在“老底子”的時候,老百姓的出行大多通過水陸,划船出行自然成為村民們的第一選擇。而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塘棲的陸路變得愈發便利,人們也逐漸遠離了靠船出行的方式。

“塘棲是一個水鄉,這裡的居民對船有著特殊的情懷。”塘棲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比賽與人文情懷相結合,在大運河上開展‘划船’比賽,也是希望以此來呼籲更多的群眾積極參與到健身隊伍中去,營造起全民健身、共用亞運的濃厚氛圍,來迎接2022年杭州亞運會的到來。”

據悉,本次塘棲鎮運動會共有來自轄內各村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的51個代表團共計2300多名運動員參賽,包括划船在內,比賽項目共涵蓋了中國象棋、登山、拔河、三人制籃球、乒乓球、健身排舞、趣味運動和羽毛球等十二大項。


推薦閱讀
擁抱千年 牽手此刻:從中國大運河看見“人民” 10月9日,《北京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發佈,為打造生態之河,北京提出將修復大運河生態環境,建設觀水、近水的濱水休閒空間,整體打造水城共生、人水和諧的大運河生態文化景觀長廊。近期,中新社記者前往北京通州、山東棗莊、江蘇揚州、浙江杭州等沿線城市調研看到,在各地聯手共推此項工作的背景下,讓運河文化融入民眾生活、使運河造福人民不僅成為共識,更成為著現實:精心打造的親水公園、依河重建的古城景區,亦或逆襲蝶變的運河漁村、新舊呼應的“文化長廊”……今時此刻,萬頃碧波依舊連通南北,映出的惠民圖景已更為生動。這裡不僅保留了運河的古風貌,更注重大運河的活態傳承,將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同生態環境保護提升、沿線名城名鎮保護修復、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運河航運轉型提升有機統一起來。
大運河上比划船 臨平塘棲開展“迎亞運”全民健身活動 塘棲划船活動現場(沈鵬陽攝)塘棲鎮內河道縱橫、水網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鄉。而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塘棲的陸路變得愈發便利,人們也逐漸遠離了靠船出行的方式。10月27日下午,臨平區塘棲鎮第五屆人民運動會划船比賽在古鎮廣濟橋畔開賽,13支來自塘棲鄉村的參賽隊伍紛紛上場競技。
運河文化 讓人民生活更美好 這樣的文化地標,這樣的文化長廊,都是作為公共品提供給公眾的公共文化,這是文化惠民、文化共富的典例。文化長廊就是一種文化追求,而沒有文化內涵的山水,再靚也不足為觀。有識之士早就提出,要進一步擦亮西湖、京杭大運河、良渚古城遺址等世界文化遺産,打造良渚文化、運河文化、南宋文化、詩路文化等等。
將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 打造成為中華文化重要標誌 按照中辦、國辦印發的《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要求,近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為此,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接受記者專訪,介紹《規劃》相關情況。六大重點任務一是優化總體功能佈局二是闡釋文化價值內涵三是加大管控保護力度四是加強主題展示功能五是促進文旅融合帶動六是提升傳統利用水準五大重點工程一是保護傳承工程二是研究發掘工程三是環境配套工程四是文旅融合工程五是數字再現工程。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