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中國揚州運河大劇院正式啟用 續寫千年運河文脈

發佈時間: 2021-07-19 11:06:46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中國揚州運河大劇院正式啟用續寫千年運河文脈

7月18日,中國揚州運河大劇院正式啟用,續寫千年運河文脈。 崔佳明 攝

中新網揚州7月18日電 (記者崔佳明)大運開啟,演繹未來。7月18日,中國揚州運河大劇院正式啟用,高峰論壇、實力大戲、曲藝下午茶、演繹秀、文藝影院等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陸續登場。

揚州是個好地方,依水而建、緣水而興、因水而美,是國家重要歷史文化名城。作為中國唯一與大運河同生共長的城市,縱貫南北的大運河見證了揚州文化興衰嬗變。京腔經運河南下會演,徽班從揚州登船北上,古代揚州幾度成為全國戲曲匯集之地。“揚州運河大劇院三個月試運營期間上演劇目50多場,接待量超3.5萬人次。”揚州運河大劇院負責人説,“續寫千年運河文脈,為古運河重生增添新的時代注解是我們的使命和責任。”

大劇院南門大廳,《徽班進京》和《盛世梨園》兩幅巨制壁畫,再現了揚州戲劇史的高光時刻。 崔佳明攝


大劇院南門大廳,《徽班進京》和《盛世梨園》兩幅巨制壁畫,再現了揚州戲劇史的高光時刻。 崔佳明攝

這是揚州打造的大運河畔文化新地標,它融合了明月文化、園林文化、玉雕文化等諸多城市特質,營造出“月圓揚州”的唯美意境,表達著“夢圓揚州”的美好祝願。走進運河大劇院南門大廳,《徽班進京》和《盛世梨園》兩幅巨制壁畫迎面而來,通過傳統漆器工藝,結合現代美術設計,再現了揚州戲劇史的高光時刻。

夜幕下的運河大劇院華燈璀璨。 孟德龍攝


夜幕下的運河大劇院華燈璀璨。 孟德龍攝

當日晚,夜幕下的運河大劇院內華燈璀璨,盡顯氣派。歌劇廳內,“一輪明月,漫天繁星”的“星空頂”彷彿綻放的春花,閃亮而耀眼。由馮雙白編劇,劉小荷、張帝莎總導演的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獲獎舞劇《朱自清》正式公演,以藝術致敬先賢,以舞劇再現先生。

舞劇《朱自清》以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朱自清生平事跡、文學成就及其在華人世界的影響為基礎,用倒敘的故事形式展現了一代文學大家朱自清,用他為人師的認真,為人子的孝敬,為人夫的體貼,為人父的慈愛,為人友的真誠,書寫了他為人傑的人生。舞蹈高潮疊起,場景震撼,感動全場,讓觀眾久久沉浸在緬懷大師為人師表,一身傲骨的遐想之中。

大劇院南門大廳,《徽班進京》和《盛世梨園》兩幅巨制壁畫,再現了揚州戲劇史的高光時刻。 崔佳明攝


大劇院南門大廳,《徽班進京》和《盛世梨園》兩幅巨制壁畫,再現了揚州戲劇史的高光時刻。 崔佳明攝

與此同時,為期兩天的“藝術管理與鑒賞高峰論壇”也在運河大劇院啟用當日開幕,多位國內音樂、劇院、舞劇等行業專家蒞臨論壇,探討劇院運營及發展的話題,尋求舞臺表演藝術的未來。《在希望的田野上》《那就是我》《採蘑菇的小姑娘》的詞作者、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陳曉光開講《中國歌曲一百年》。他以不同時期的歌曲創作、歌曲作曲家與演唱實踐為線索,暢談中國歌曲百年的發展。陳曉光説,“作為大眾藝術,歌曲是中國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在他看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曲,每個時代的歌曲都體現一代人的精神氣質。

7月18日,中國揚州運河大劇院正式啟用,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獲獎舞劇《朱自清》公演。 崔佳明攝


7月18日,中國揚州運河大劇院正式啟用,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獲獎舞劇《朱自清》公演。 崔佳明攝

“以優秀文化內容的生産者、文化項目的投資者、文創企業的孵化者、文化精神的傳承者為己任,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表演藝術中心。”揚州運河大劇院負責人説,未來,大劇院將是揚州文化輸出與引進的便捷通道,與國內外優秀文化交流交融、彼此滋養互鑒的最好場所。(完)


推薦閱讀
未來安徽將打造一批運河文化旅遊經典品牌線路 接下來,安徽省還將統籌謀劃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利用工作,以本體修繕、整治環境為重點,重點推進柳孜運河遺址、通濟渠泗縣段等大運河遺産保護工程,組織編制柳孜運河遺址博物館、永久性保護設施建設等項目方案。過去幾年,安徽省大力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安徽段建設,在規劃編制、遺産保護、項目建設等方面積極開展系列工作。【項目建設】柳孜運河遺址環境綜合整治明年完工淮北市發改委相關人士介紹,當前國家文化公園——柳孜運河遺址區建設項目先期開工的柳孜運河遺址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目前正在有序推進,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運河生態修復6400平方米、景區道路建設,以及配套安防監控系統、標識標牌系統等,預計2022年上半年完工。
中國揚州運河大劇院正式啟用 續寫千年運河文脈 7月18日,中國揚州運河大劇院正式啟用,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獲獎舞劇《朱自清》公演。”大劇院南門大廳,《徽班進京》和《盛世梨園》兩幅巨制壁畫,再現了揚州戲劇史的高光時刻。大劇院南門大廳,《徽班進京》和《盛世梨園》兩幅巨制壁畫,再現了揚州戲劇史的高光時刻。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如何呈現大運河的前世今生 “世界運河與運河城市”專題展以具有共同運河文化基因和身份認同的運河城市為主體,從世界遺産、水利智慧和城市風情三個方面,探索世界運河淵源,詮釋運河城市特色。博物館還專為青少年觀眾打造“運河迷蹤”展,在全開放式的體驗空間,以青少年喜愛的古風和二次元風格呈現,通過“密室逃脫”遊戲方式,讓觀眾了解運河水工科技、體驗運河探索樂趣、領略運河沿岸風物。該展覽以“城鎮歷史景觀再現”的模式,打造了一個有歷史場景和真實業態、讓觀眾可以互動體驗的空間。
在文學長河中沉浮的運河城市 以商埠型城市為襁褓,運河文學成為中國古代商業文明的精神代表。不僅北京,運河沿線一些原本不起眼的小城鎮,也是因為大運河而成為歷史上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運河文學深刻再現了運河城市的獨特本質,對中國古代文學和古典審美精神具有重要影響。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