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長賜”號貨輪駛離蘇伊士運河

發佈時間: 2021-07-08 15:57:05 |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吳丹妮馬爾瓦·葉海亞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主席烏薩馬·拉比耶7日召開新聞發佈會説,今年3月因擱淺造成蘇伊士運河堵塞的“長賜”號貨輪當天正式駛離運河。

拉比耶説,“長賜”號船東已與管理局簽署和解協議。他未透露協議最終確定的賠償金額,但重申該事件給蘇伊士運河帶來了損失和負面影響。

據埃及金字塔線上網站報道,伊斯梅利亞經濟法院6日同意解除對“長賜”號的扣押令,並允許其應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要求於7日離開運河,繼續前往荷蘭鹿特丹港。

懸挂巴拿馬國旗的重型貨輪“長賜”號3月23日在蘇伊士運河新航道擱淺,造成航道堵塞。經救援,擱淺貨輪3月29日成功起浮脫淺。由於船東拖延繳納賠償款,伊斯梅利亞經濟法院于4月批准扣留該貨輪。

蘇伊士運河管理局4月要求“長賜”號貨輪船東一次性賠償9.16億美元,隨後決定將索賠金額降至5.5億美元。

5月30日,蘇伊士運河管理局公佈“長賜”號貨輪擱淺事故調查結果,認定貨輪船長應對擱淺事故負責。


推薦閱讀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如何呈現大運河的前世今生 “世界運河與運河城市”專題展以具有共同運河文化基因和身份認同的運河城市為主體,從世界遺産、水利智慧和城市風情三個方面,探索世界運河淵源,詮釋運河城市特色。博物館還專為青少年觀眾打造“運河迷蹤”展,在全開放式的體驗空間,以青少年喜愛的古風和二次元風格呈現,通過“密室逃脫”遊戲方式,讓觀眾了解運河水工科技、體驗運河探索樂趣、領略運河沿岸風物。該展覽以“城鎮歷史景觀再現”的模式,打造了一個有歷史場景和真實業態、讓觀眾可以互動體驗的空間。
在文學長河中沉浮的運河城市 以商埠型城市為襁褓,運河文學成為中國古代商業文明的精神代表。不僅北京,運河沿線一些原本不起眼的小城鎮,也是因為大運河而成為歷史上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運河文學深刻再現了運河城市的獨特本質,對中國古代文學和古典審美精神具有重要影響。
杭州:泛舟上塘古運河 《如夢上塘》開啟沉浸式夜遊 這條原下城、拱墅的“界河”,如今是新拱墅的融合之河。記者董旭明拍友余文華攝7月7日晚,遊客坐船體驗《如夢上塘》沉浸式夜遊。拱墅提出“拱·創繁華”夜間經濟提振行動,精心打造4A級標準的上塘古運河景區,書寫拱墅區的新篇章。
愛心接力 打造“最美”運河風景 立足崗位做平安港航的“守護者”2003年,為更好地服務船民,鎮江港航正式成立了由諫壁船閘一線青年職工為主體的“水上雷鋒服務台”,提出了“您過閘我服務有困難我幫助”的服務承諾。2月13日,鎮江港航微信公眾號網上物資代購系統正式上線,船民不用上岸,只需動動手指就能購買到生活所需物資,港航志願者們奔波在運河沿線,幫助船民採購補充緊缺生活物資,為疫情期間停靠在鎮江港航轄區範圍內船民的正常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定期組織志願者引導船民使用船舶污染物智慧一體化接收櫃、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裝置和岸電設備,向過往船民宣傳防污知識,為美化運河貢獻了港航力量。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