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朱曉進:推動大運河由地理空間轉變為文化空間
如何更好地利用大運河有形和無形的文化遺産?如何把大運河建設成歷史文化充分彰顯、文體旅遊設施齊備、風景優美的文化旅遊長廊?全國政協委員、民進江蘇省委主委、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朱曉進呼籲:加強國家層面的組織領導和協調,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標準,推動大運河由地理空間轉變為文化空間。
朱曉進説,千年運河兩岸遍佈數以千計的不可移動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産,眾多古村名鎮依河而生,建設大運河文化旅遊廊道,不僅能將運河兩岸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串聯成線,成為展示運河流域歷史文化的人文走廊、生態綠廊、休閒長廊,還能通過輻射以線帶面,極大地促進運河流域文化建設和旅遊發展。
但是,目前大運河文化旅遊廊道建設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建設與管理標準不統一,已建成的綠道、體育休閒公園等設施的使用功能單一,未能發揮文化旅遊廊道的作用,公共文化服務和體育健身運動設施配套也不足。大運河文化旅遊廊道不應該僅僅是通行功能,還應該讓它成為一條承載文化+旅遊+體育+休閒+幼兒樂園的廊道,讓全齡人群都能各有所樂。
朱曉進建議,應加強國家層面的組織領導和協調,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標準,要做好大運河整體保護、開發利用規劃和建設控制性詳規,要加強運河文化的系統性發掘、研究,綠道建議統一採用國際賽事標準6米寬,並統一分割騎行、步行線,有條件的地方分別建設親水步道和自行車、旅遊大巴專用道。在建設過程中要注重文旅融合,圍繞推動運河文化旅遊,推動大運河由地理空間轉變為文化空間,積極培育與運河文化相關聯的創意設計服務、文化休閒服務、文化藝術服務等特色文化産業,以活動、賽事促大運河綠道建設和完善,擴大影響力。
此外,要加強運河沿線文化旅遊基礎性服務設施建設,運河沿線各省文化旅遊、體育部門可配合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全民健身計劃,在大運河綠道沿線,結合居民集中居住情況和周圍居民文化體育活動需求,規劃並逐步建成一批服務設施齊全、對居民免費開放文化體育休閒配套設施,將大運河建成環境優美、服務設施齊備的文化體育旅遊休閒綠色長廊,增加大運河的文化旅遊輻射面。
(原標題:朱曉進委員推動大運河由地理空間轉變為文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