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全國政協委員朱曉進:推動大運河由地理空間轉變為文化空間

發佈時間: 2021-03-10 17:32:48 | 來源: 北京晚報 | 作者: 孫穎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如何更好地利用大運河有形和無形的文化遺産?如何把大運河建設成歷史文化充分彰顯、文體旅遊設施齊備、風景優美的文化旅遊長廊?全國政協委員、民進江蘇省委主委、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朱曉進呼籲:加強國家層面的組織領導和協調,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標準,推動大運河由地理空間轉變為文化空間。

朱曉進説,千年運河兩岸遍佈數以千計的不可移動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産,眾多古村名鎮依河而生,建設大運河文化旅遊廊道,不僅能將運河兩岸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串聯成線,成為展示運河流域歷史文化的人文走廊、生態綠廊、休閒長廊,還能通過輻射以線帶面,極大地促進運河流域文化建設和旅遊發展。

但是,目前大運河文化旅遊廊道建設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建設與管理標準不統一,已建成的綠道、體育休閒公園等設施的使用功能單一,未能發揮文化旅遊廊道的作用,公共文化服務和體育健身運動設施配套也不足。大運河文化旅遊廊道不應該僅僅是通行功能,還應該讓它成為一條承載文化+旅遊+體育+休閒+幼兒樂園的廊道,讓全齡人群都能各有所樂。

朱曉進建議,應加強國家層面的組織領導和協調,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標準,要做好大運河整體保護、開發利用規劃和建設控制性詳規,要加強運河文化的系統性發掘、研究,綠道建議統一採用國際賽事標準6米寬,並統一分割騎行、步行線,有條件的地方分別建設親水步道和自行車、旅遊大巴專用道。在建設過程中要注重文旅融合,圍繞推動運河文化旅遊,推動大運河由地理空間轉變為文化空間,積極培育與運河文化相關聯的創意設計服務、文化休閒服務、文化藝術服務等特色文化産業,以活動、賽事促大運河綠道建設和完善,擴大影響力。

此外,要加強運河沿線文化旅遊基礎性服務設施建設,運河沿線各省文化旅遊、體育部門可配合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全民健身計劃,在大運河綠道沿線,結合居民集中居住情況和周圍居民文化體育活動需求,規劃並逐步建成一批服務設施齊全、對居民免費開放文化體育休閒配套設施,將大運河建成環境優美、服務設施齊備的文化體育旅遊休閒綠色長廊,增加大運河的文化旅遊輻射面。

(原標題:朱曉進委員推動大運河由地理空間轉變為文化空間)

 

 

推薦閱讀
王愛和:規劃建設浙贛粵運河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浙贛運河規劃全長約760公里(江西境內全長410公里),規劃投資匡算約1700億元。受訪者供圖去年11月,位於中國長江中下游的江西省印發了《關於推進交通強省建設的意見》(簡稱《意見》)。(完)。
探尋運河古跡 撫觸歲月鄉愁 本期“文化八仙桌”,就以梅公祠為切入點,邀請有關人士暢談尋訪古跡過程中的故事和對滄州歷史文化濃濃的情感。王吉倉也是鄉土歷史文化的酷愛者,參與過許多古跡的尋訪活動,並在尋訪滄州歷史名人王國祚墓地、軼聞、著作上取得歷史性成果。梅公祠的前世今生,梅公祠所承載的歷史人文知識,在微信朋友圈裏轉發,引起廣大市民熱切關注。
北京將建國家級植物園,面積360公頃 廣渠路東延綠化景觀提升工程,實施綠化面積約17公頃。持續開展道路景觀提升工程,實現街區道路100%林蔭化。北運河景觀生態林建設工程,實施綠化面積約267公頃。
張寶娟調研運河大劇院建設 昨天下午,市長張寶娟專題調研運河大劇院建設情況。張寶娟強調,要建立健全運河大劇院運營管理機制,精心組建運營團隊,提升管理服務水準,最大程度發揮好運河大劇院作用。要充分挖掘運河文化資源,積極引進更多高水準、有影響力的優秀文藝作品,努力創作一批反映揚州文化、運河文化的新作品、好作品,使運河大劇院成為揚州文化事業的新亮點、文化産業的新增長點。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