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精心打造蘇州“運河十景” 讓文化名片活起來火起來​

發佈時間: 2020-12-14 16:15:57 | 來源: 蘇州新聞網 | 作者: 趙焱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蘇報訊(記者趙焱)昨天,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許昆林專題調研大運河文化帶和水環境建設工作,沿大運河蘇州段由北向南,乘船考察了兩岸風貌和稻香望亭、滸墅關、楓橋夜泊、橫塘驛站、寶帶橋等五個規劃建設中的蘇州“運河十景”景點。許昆林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文化保護和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形成聯動格局、強化綜合施策,精心策劃打造蘇州“運河十景”,讓大運河文化真正活起來、火起來。

望亭是京杭大運河進入蘇州的第一鎮,傳承了4000多年的稻作文化,擁有古長洲苑、月城、皇亭碑等古址遺存。望亭鎮至常州奔牛鎮的運河,開鑿于春秋時期,距今已2500多年,是京杭大運河最早的一段河道。許昆林登上望運閣眺望,仔細了解“稻香望亭”景點整體規劃建設情況,對相城區早謀劃、早動手,聚力打造運河兩岸景觀提升工程給予肯定。他指出,要注重挖掘運河文化特色資源,抓好配套項目建設,帶動區域文旅業態總體提升。

隨後,許昆林乘船抵達蘇州高新區滸墅關,一路察看沿途風貌。千年古鎮滸墅關因大運河而繁盛,許昆林走進“滸墅八景”代表地之一的文昌閣,詳細了解滸墅關的悠久歷史和下一步建設運河文化小鎮等情況。他指出,要紮實做好古跡保護、修復等工作,重現昔日鈔關盛景,打造一幅古韻十足的現代版“運河繁華圖”;要加大老舊廠房搬遷力度,採取有效舉措儘快改變兩岸面貌。

楓橋風景名勝區因唐詩《楓橋夜泊》而聞名中外,當前正以“活保護”的方式,辦好楓橋詩會,推動詩歌進校園,努力唱響《楓橋夜泊》一首詩;積極打造船舫民宿、夜間沉浸式演出等,實現“千年一夜”的文化穿越。許昆林走過楓橋、穿過鐵鈴關,來到楓橋書場等地,現場了解歷史文化傳承保護情況。他要求,進一步提升水質改善“硬環境”,用好書場等平臺,講好文化故事,開發更多優秀文創産品,全力打響“楓橋夜泊”這張靚麗名片。

橫塘驛站背城面河,是大運河沿線為數不多的水陸兩用驛站。認真聽取下一步整體提升工程規劃情況後,許昆林指出,要緊緊圍繞“古驛站”這一核心元素,引進頂級專業團隊,完善規劃設計,恢復碼頭等古建築,還原歷史風貌、彰顯傳統特色,讓“運河驛站”真正名副其實。

在吳中區寶帶橋,許昆林走上這座目前國內橋身最長、孔數最多的古代連拱石橋,詳細了解古橋歷史以及周邊澹臺湖公園、吳中博物館等設施的規劃建設情況。他指出,要在做好寶帶橋本體提升的基礎上,精心推進蠡墅老街等周圍片區的開發利用,打好文化牌、提升影響力,將寶帶橋區域打造成為大運河蘇州段的標誌性打卡地。

在調研中,許昆林強調,蘇州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節點城市,要突出文脈傳承,大力抓好運河文化發掘、遺産保護等工作,精心打造40公里蘇州核心段,持續打響“江南文化”品牌,促進文旅産業加快發展。各地各部門要樹立系統思維和整體觀念,壓實責任、逐段施策,統籌推進保護、傳承、利用等各項工作。要通過綜合整治切實提升運河兩岸風貌,推進碼頭標準化、專業化改造,推動沿岸工廠建設成為“花園式工廠”,在有條件的區域實現健身步道連通。要積極推進大運河蘇州段航道航運提標升級工程,統一提升防洪標準。要加強水上交通管理,分級分類制定推行統一的船舶標準,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要加強水環境治理,做好清淤工作,推進大運河蘇州流域整治,進一步提升水質。

市領導黃愛軍、洪宗明、俞杏楠、金潔、蔣來清、王飏,吳中區、相城區、蘇州高新區和市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調研。

 

推薦閱讀
精心打造蘇州“運河十景” 讓文化名片活起來火起來​ 蘇報訊(記者趙焱)昨天,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許昆林專題調研大運河文化帶和水環境建設工作,沿大運河蘇州段由北向南,乘船考察了兩岸風貌和稻香望亭、滸墅關、楓橋夜泊、橫塘驛站、寶帶橋等五個規劃建設中的蘇州“運河十景”景點。在調研中,許昆林強調,蘇州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節點城市,要突出文脈傳承,大力抓好運河文化發掘、遺産保護等工作,精心打造40公里蘇州核心段,持續打響“江南文化”品牌,促進文旅産業加快發展。他指出,要在做好寶帶橋本體提升的基礎上,精心推進蠡墅老街等周圍片區的開發利用,打好文化牌、提升影響力,將寶帶橋區域打造成為大運河蘇州段的標誌性打卡地。
未來京杭大運河將添“雙龍騰飛”新景觀 記者昨天在萬福快速路施工現場採訪時看到,經過施工人員的奮戰,萬福快速路建設重點節點工程跨京杭運河大橋,完成兩側鋼桁架吊裝,開始吊裝中央部位鋼桁架,萬福快速路跨京杭運河大橋上部鋼結構施工迎來新階段。跨京杭運河大橋為揚州萬福快速路項目的節點控制性工程,大橋全長224米,設計時速為80公里,為連續下承式鋼桁架拱橋。”中交二航局萬福快速路項目現場負責人介紹,為確保首節鋼桁架吊裝工作有序開展,項目部成立了專項施工領導小組,多次組織召開籌備會並進行吊裝試驗。
琴聲燈影運河來,大運河皮影藝術館落戶通州臺湖鎮 ”王熙表示,皮影戲始於漢唐,在上千年的傳播時間裏,除了“旱路往來”途徑外,還有“水路舟楫”途徑。大運河皮影戲藝術展説起皮影戲和大運河的淵源,中國民協皮影藝術委員會秘書長、策展人林中華如數家珍,“京杭大運河沿岸是我國皮影藝術重要分佈區,有多個流派皮影文化遺存,由北向南分佈著京城影戲(東派、西派)、灤州影戲(冀東影戲)、冀南影戲、山東影戲(濟南、泰安、棗莊)、中原影戲(信陽羅山)、南京皮影戲、浙江海寧影戲以及上海七寶影戲,這些不同流派的皮影藝術,造型不同,腔調各異,表演方式也各具特色,但是梳理一下,卻不難發現從江南到燕趙,南北迤邐的皮影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大運河很可能是各地皮影藝術融合發展的重要紐帶之一。瀟湘晨報發佈時間:12-0922:35瀟湘晨報官方百家號12月4日,通州區臺湖鎮雙益發文化園內,一派熱鬧景象。
大運河保護開發成為沿岸各地“必修課” 房車運河之旅先行一步張弘的運河驛站項目計劃“以房車旅遊為引”,而林玉森就是做房車的。公眾號的簡介這樣描述張弘眼下的生意:運河驛站系列項目將以房車旅遊為引,把本身具有文化、區位、市場、創新創意、經濟優勢的單點,串聯起來成為一條具有歷史意義的國家級IP旅遊線路、一條兼具文化和創新的經典運河旅游動線。”作為項目的牽頭人,張弘每天要發好幾條朋友圈資訊,除了在運河沿岸城市“打卡”,更多的是在為自己的運河驛站項目尋找合夥夥伴。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